马斯克告别政坛回归车间:这次他能带来真正的突破吗?

2025年05月27日10:32:10 科技 1160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最近,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宣布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部长一职,要“回归车间”,全身心投入特斯拉SpaceXxAI的业务。他在X上发帖说:“真正的创新不在华盛顿的会议室里,而是在工厂的流水线上。”

这句话听起来很“马斯克”——充满理想主义,又带着点对抗体制的叛逆。但问题是,离开政府后的他,会给旗下公司的发展带来多少的推动力呢?

马斯克告别政坛回归车间:这次他能带来真正的突破吗? - 天天要闻

回顾过去一年多,马斯克助选特朗普,在DOGE的任职,更像是一场“政治行为艺术”。他和特朗普联手,试图用硅谷的“裁员增效”逻辑改造美国政府,结果呢?

裁员受阻:联邦雇员受法律保护,马斯克无法像在X平台那样砍掉80%的员工; 预算削减难:2万亿美元开支缩减目标最终只动了不到5%,大部分是“象征性优化”;官僚体系反噬:政府效率部自己反而成了“新官僚机构”,甚至因为流程繁琐被国会调查。

马斯克在离职前接受采访时承认:“在商业世界里,CEO可以独裁;但在华盛顿,你得学会和100个‘董事会’谈判。”

这让我想起2024年他在特斯拉股东会上说的一句话:“如果你想让一件事变慢10倍,就把它交给政府。”(2024年5月)现在看来,这句话成了他DOGE生涯的最佳注脚。

马斯克说要“住到工厂里”,听起来很热血,但他的几大核心业务正处在关键节点,每个都充满变数。(1)特斯拉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FSD(全自动驾驶)已经迭代到V12.5,但依然面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调查,特斯拉不敢激进推送更新; 城区复杂路况下的“长尾问题”(比如施工路段、突发事故)仍未彻底解决。

马斯克曾承诺“2025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但如果他继续分心于xAI和SpaceX,这一目标可能再次跳票。

SpaceX的星舰Starship)已经成功完成轨道级测试,但下一步更关键:成本控制,马斯克说要让单次发射成本低于1000万美元,但目前还在5000万以上。最大的问题是马斯克能否在“火星梦”和“财务报表”之间找到平衡? SpaceX需要更多商业化落地,而不仅是酷炫的爆炸视频。

马斯克的成功秘诀一直是设定不可能的目标,比如“10年内送人类上火星”,然后用第一性原理拆解问题,接下来高压推进执行。但这套方法近年来开始显现疲态:特斯拉Cybertruck市场销量不佳,Neuralink脑机接口**人体试验进度远低于预期,Hyperloop超级高铁基本被放弃。

问题出在哪?我认为马斯克太依赖“个人英雄主义”创新,而忽视系统化组织能力。特斯拉的工程师曾私下吐槽:“埃隆的‘天才灵感’经常让项目返工,反而拖慢进度。”

马斯克告别政坛回归车间:这次他能带来真正的突破吗? - 天天要闻

马斯克回归公司是好事,但他必须解决三个核心问题:

(1)专注 vs. 分心 他同时担任特斯拉、SpaceX、X、Neuralink、The Boring Company五家公司的CEO,这本身就是效率黑洞。如果他真的想突破,可能需要学乔布斯——1997年回归苹果后,第一件事就是砍掉70%的产品线。

(2)技术创新 vs. 商业变现 星舰很酷,但SpaceX需要更多“星链”级别的赚钱业务;FSD很前沿,但特斯拉需要更便宜的Model 2来抢占市场。

(3)个人魅力 vs. 团队赋能 马斯克是天才,但天才也会累。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近年流失率高达30%,如果他继续“独裁式管理”,公司可能陷入“马斯克依赖症”,一旦他精力分散,整个体系就停滞。

马斯克的回归宣言让我想起他在2018年的一段话:“真正的创新者不会在舒适区停留。”现在,他回到了自己最擅长的战场——车间、实验室、发射场。

但这次的不同在于:竞争对手更强了,资本市场更谨慎了,公众耐心更有限了,甚至来自政府层面的对抗会更强烈了,别忘了,DOGE部门让政府雇员一直心有余悸。

如果马斯克能聚焦核心业务,放下“全能CEO”的执念,或许还能带来惊喜。但如果他继续“四处救火”,可能只会让投资者和粉丝更失望。

说到底,创新不是靠住不住车间,而是靠战略定力。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小米玄戒O1相关谣言回应来了 - 天天要闻

小米玄戒O1相关谣言回应来了

上周,小米正式举行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这次活动中,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玄戒”芯片正式亮相。据悉,玄戒O1旗舰处理器由小米自主研发设计,有着190亿晶体管,芯片面积109mm²,实验室安兔兔跑分突破300万。
科技金融:“扫一扫,千万到手” - 天天要闻

科技金融:“扫一扫,千万到手”

5月22日,“金鱼嘴·机构日”金沙江联合资本·AI+智能硬件专场在南京金鱼嘴基金大厦举行。参加路演的9家企业覆盖工业机器人、智慧城市、医疗健康设备等领域。今天,记者走进全国首个基金特色街区——南京金鱼嘴基金街区,源码资本、毅达资本、华映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标识铺满一整面墙,另一面墙上则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苹果iPhone 17 Pro Max - 厨师cook做到了! - 天天要闻

苹果iPhone 17 Pro Max - 厨师cook做到了!

苹果iPhone17系列塑料模型的第一个上手视频。这是接近最终的设计。iPhone17的外观将会是这样的。左边有三个摄像头,LED闪光灯、麦克风和骗子位于最右边的角落,可能是为了给独立显示面部识别腾出空间。这个音量键、电源键、操作键和无用的
安卓16对智能手机手电筒亮度将可调节 - 天天要闻

安卓16对智能手机手电筒亮度将可调节

安卓 16 QPR1 Beta 版推出,带来诸多精彩功能,未来版本可能还会有更惊艳的升级,其中一个可能就是 “手电筒亮度调节” 工具。也许很快,用户就能控制设备闪光灯的光强度了。谷歌为推出此功能筹备已久。
特朗普对苹果和三星说:要么在美国制造,要么支付25%的关税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苹果和三星说:要么在美国制造,要么支付25%的关税

唐纳德・特朗普正力促苹果、三星等主要智能手机制造商,将面向美国市场的产品生产环节迁回美国。他警告说,若不照做,就会对其产品征收 25% 的进口关税。特朗普先是通过其 “真相社交” 平台发布了这一消息,后又在椭圆形办公室的简报会上重申了一遍。
小米重磅发布,又“史上最强”!收入、盈利均创历史新高!小米SU7系列交付新车75869辆,卢伟冰介绍小米AI布局 - 天天要闻

小米重磅发布,又“史上最强”!收入、盈利均创历史新高!小米SU7系列交付新车75869辆,卢伟冰介绍小米AI布局

每经编辑:陈柯名,黄胜5月27日晚间,小米集团公布财报,2025年第一季度,集团收入及盈利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为人民币1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7.4%。业务分部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手机×AIoT分部收入为人民币927亿元,同比增长22.8%,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