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陆游、高适、张大千等无数名人魂牵梦绕的天彭牡丹,究竟有何魅力?
4月11日,由本报联合洛阳日报社等14个省(区、市)城市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十四省名城联动 千万里国色芳华”——大型融媒体联动直播活动走进第41届天彭牡丹花会。本次直播得到了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权威媒体以及洛阳、太原、菏泽、咸阳等十四省牡丹名城党媒的支持,获得近40家平台同步直播,全网浏览量1000万以上,向全国人民展示天彭牡丹传承上千年的“密码”。
彭州种植牡丹已有上千年历史,初始种植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以“野趣之美”和“花大盈尺”的富贵之姿闻名于世。在天彭牡丹保育发展中心,记者将镜头聚焦到天彭牡丹品种收集、研发、繁育、种植、推广应用、观赏游览、休闲赏花的全过程。这个占地共101亩的基地内,共收集培育牡丹10万余株,品种多达350余种,8大色系、10大花型的彭州牡丹全部呈现,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牡丹品种1种(紫斑牡丹),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牡丹品种3种(四川牡丹、滇牡丹、圆裂牡丹)。白雪塔、香玉、金腰楼、青龙卧粉池、绿幕隐玉、墨润绝伦、紫蓝魁、胭脂红、彭州紫、玉楼子、太平红……一个个品种展示下来,让观众们充分领略到天彭牡丹的独特之美。
丹景山上的主会场,则更有一种“国色芳华”的唯美氛围。这里搭建了唐宋国风街区,主播在这里体验了全套妆容服饰,配上古色古香的布景,一秒穿越盛唐风华。除了山上的牡丹园,丹景山主会场还打造了唐风市集,以盛唐街巷为原型,集结非遗手作、牡丹文创、特色美食等,主播在这里漫步街区、上山寻花、品尝美食,让观看直播的网友们羡慕不已。“妆容和服饰都好好看,我也想来体验!”“牡丹花茶、牡丹酥等茶点看上去就非常好吃,市集里的文创也很有意思,真的很适合沉浸式体验!”……弹幕上的网友们热烈讨论,连连点赞。
不仅如此,据彭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百里一·龙兴集,“牡丹雅韵生活集”同样成为年轻人新宠。活动围绕“春日复苏+女性焕新+在地生态”三大维度,结合汉服文化贯穿、彭州牡丹、项目ip形象联动,通过“周周有主题、场场有爆点”的节奏来展现“醒春·花朝焕新集”,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沉浸式消费场景。
此外,彭州还同步开展“常记彭州送牡丹”百年庭院精品展、“一朵妖红梦里看”牡丹主题书画展、“国色天香竞芳华”赛花会、“熊猫遇牡丹 春色满山川”赏花季、“国色耀中华”十省名城话牡丹、“舌尖上的芳华”天彭牡丹宴等特色活动,以天彭牡丹为媒,展现彭州全域旅游的多样性与吸引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陈泳 李柯雨 陈方耀 摄影 于谭阳 陈浩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卢娅芮 审核 单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