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实习生 何淑蔓
4月7日,成都天府国际基金小镇举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科技创新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天府新区在智能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其中,外骨骼机器人已服务全国400多家医院,无人驾驶技术实现厘米级精确定位。活动通过“场景化验证”模式,推动实验室技术向现实应用转化。
无人接驳车
人工智能领域从业者王仕感叹道:“没想到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就在身边。”此次活动不仅是天府新区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亮相,更凸显出新区通过真实场景打通技术落地的关键堵点,让实验室的创新火种转化为可感知的智慧生活图景。
走进四川天府新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现场,一位由布法罗aider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辅助下以为脊髓损伤患者缓缓向场地中心走去。“下肢步行外骨骼通过安全、简洁交互控制方式、拟人化步态及高精度电机控制算法,辅以多传感融合技术,帮助患者重新站立、坐下和行走,重建神经、肌肉真实行走记忆,加速下肢功能康复。”布法罗展台负责人曾凡栖告诉记者,该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全国400多家医院。
布法罗aider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
在成都科创生态岛,无人驾驶接驳车成为一道风景。体验者表示:“车辆运行平稳,像坐进了未来汽车。”低速自动驾驶漫游车是由四川金瑞麟企业推出,展台负责人介绍,第二代自动驾驶漫游车主要向景区观光使用,依托于大数据大模型、5g和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景区解放双手游览体验。同时,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等技术的融合,车辆能全面感知环境,定位精度达5厘米以下,激光雷达识别精度在1厘米以内,确保主动安全。
不远的一处泳池内,天府新区企业潜行创新(成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潜鲛p200 pro正在做着水下测试。水下的潜鲛p200 pro搭载机械臂的机身在工作人员的控制下来回游动,灵活自如,8组矢量推进器在水面切割出等边三角形航迹。
低速自动驾驶漫游车、无人巡逻机器人、无人清扫车、数字人、水下机器人、工业玻瓶检测aoi一体机……这些智能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智能系统。整个系统展示了天府新区在人机协同、智能物联方面的创新成果,呈现了一个智能化应用的示范场景。据了解,此次活动不仅是天府新区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亮相,更折射出新区如何以“场景化验证”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难题,将实验室的技术突破转化为可感知的城市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