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两件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其一,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正式落地实施;其二,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本文将聚焦于这场“关税战”,深入剖析其对英伟达H20等芯片价格的影响,以及由此给浪潮信息等AI服务器制造商带来的连锁反应。
一、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剖析
英伟达作为美国知名的芯片设计公司,其AI芯片在架构设计、专利技术以及品牌所有权等方面均归属于美国。在芯片制造环节,英伟达选择将业务外包给台积电(位于中国台湾)或三星(位于韩国)。
此次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后,台湾地区对美出口将面临高达32%的关税税率,韩国对美国出口则需承担高达25%的关税税率。以英伟达H100显卡为例,其在美国市场的零售价约为3万美元。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后,该显卡价格至少会上涨至3.75万美元(计算方式:3+3×25%)。
倘若台积电或三星选择在美国设厂,那么便可避免缴纳这32%或25%的关税,这部分关税成本将转化为在美工厂的利润。从英伟达的财报数据来看,其芯片约60%销售至美国市场。基于此,台积电或三星未来极有可能在美国设立代工厂,以此规避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的影响
中国对美加征关税,是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有力反制举措。若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下,企业纷纷将工厂迁移至美国,美国的“再工业化”政策将得以顺利推进,这显然对中国不利。
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的深层意义在于,促使一些在华有业务的企业,即便有心将所有产能转移至美国,也应考虑将部分产能转移至非美国地区,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按照中国对美加征34%的关税政策,若英伟达的芯片全部在美国生产,那么,运至中国的价格将乘以“1+34%”,这将显著降低英伟达芯片的性价比。
对于已经囤积了大量英伟达芯片的浪潮信息而言,这无疑是存货增值的利好消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为浪潮信息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小结
然而,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市场日益封闭化,即便企业为躲避关税在各个市场设立工厂,生产成本依然会上升。全球化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大规模生产或优化资源配置(例如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生产)来实现降本增效。但当各地关税壁垒不断提高时,每个市场生产的产品价格仍会上涨。
总体而言,我认为,浪潮信息的存货价值未来有必要进行重新评估。尤其是考虑到美国芯片可能面临断供风险的情况下,存货价值的评估显得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