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咨解读两高报告4:这23个被强调的案例,是“风向标”也是“警示灯”

2025年03月27日20:50:43 科技 5192





从绝望走向希望,从黑暗走向光明,我是曹保印。解读两高报告,今天解读最高法报告中提到的23个案例。

2025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提到了23个具体案例。杨智渊分裂国家案;樊维秋驾车冲撞行人案、徐加金校园持刀行凶案;石某在酒店偷拍他人隐私牟利案;李建平案;暨某非法影响股价案;孙某等隐名设立同业公司,盗用原单位技术秘密案;某公司董事长虚构债务申请破产案;“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某公司恶意抢注、囤积商标案;黄某敲诈勒索企业案;某大型企业与一小企业签订购销合同,约定收到第三方款项后再支付其账款案;某“职业索赔人”被判按正常食用消费额10倍赔偿案;知识产权首例反禁诉令案;首次适用反外国制裁法案;涉国防光缆被阻断案;薛某直播侮辱他人案;“人贩子”余华英案;河北初中生杀害同学埋尸案;某小学生校园下楼受伤案;“行人闯红灯致人摔倒被轧身亡案”;“患者在医院开水间摔伤案”;“楼上住户厨房改厕所案”。

国咨解读两高报告4:这23个被强调的案例,是“风向标”也是“警示灯” - 天天要闻

(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律师拍摄)


这些案例有什么样的代表性,能从中发现什么样的审判规律?对当事人来说有特殊价值吗?或者说,对正在打官司的当事人来说,有什么启示?

这些案例,覆盖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知识产权、经济犯罪、民生权益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既反映了当前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问题,也揭示了审判规律和价值导向。我从代表性、审判规律、对当事人的启示三个维度,加以分析:

第一个维度:案例的代表性。


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杨智渊分裂国家案,体现对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行为的“零容忍”,释放“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司法立场。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顶格判处死刑,强化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严惩导向,回应社会对“人贩子”的深恶痛绝。  

严惩暴力犯罪与公共安全威胁:樊维秋驾车冲撞行人案、徐加金校园持刀行凶案,均判处死刑,彰显对严重暴力犯罪的“从严从重”原则,强化司法对社会安全的保障职能。  

知识产权与市场秩序保护: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判赔6.4亿元、孙某盗用技术秘密案,连带赔偿1.6亿元,说明高额惩罚性赔偿震慑侵权行为,体现对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的严格保护。  

暨某操纵证券案,罚金4500万元;某公司恶意抢注商标案,罚款10万元,旨在打击金融犯罪和商标滥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国咨解读两高报告4:这23个被强调的案例,是“风向标”也是“警示灯” - 天天要闻

(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律师拍摄


平衡权益保护与责任认定:小学生校内受伤案、医院开水间摔伤案,明确“安全保障义务”的合理边界,避免过度苛责管理方,体现司法对责任认定的审慎态度。行人闯红灯致人死亡案,则突破传统认知,将行人纳入交通肇事罪主体,强调“规则意识”对公共安全的必要性。  

回应新兴问题与网络治理:石某偷拍隐私牟利案,石某被判有期徒刑十年;黄某网络敲诈勒索案,黄某被判有期徒刑十年,说明严惩网络黑灰产,强化公民隐私权和企业商誉保护。薛某直播侮辱他人案,则将网络言论纳入刑法规制,遏制“网络暴力”对个人权益的侵害。  

第二个维度:揭示了审判的规律。

从严惩处重大犯罪,强化司法威慑力:对分裂国家、严重暴力犯罪、侵害未成年人等行为坚持“顶格处罚”,传递“法律底线不容突破”的信号。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民生权益领域,司法更倾向于“从严从快”,以回应社会关切。  

严格保护创新与市场秩序:知识产权案件普遍适用惩罚性赔偿,如6.4亿元判赔,证券、金融犯罪案件加大财产刑力度,如罚没违法所得。通过经济手段提高违法成本,倒逼市场主体守法经营,服务高质量发展。  

精准界定责任边界,避免“和稀泥”式裁判:在校园安全、医疗纠纷等案件中,明确“无过错则不担责”,防止责任泛化。说明司法更注重事实证据与法律关系的精准分析,减少“息事宁人”的妥协性判决。  

强化规则意识与诚信原则:职业索赔人10倍赔偿被驳回,旨在否定滥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行为,倡导诚信诉讼。虚构债务申请破产案,严惩虚假诉讼,维护司法程序公正。说明司法对“钻法律空子”的行为持否定态度,强调法律制度的本质价值导向。  

国际司法主动性与规则引领:反禁诉令促成境内外和解、首次适用反外国制裁法,旨在通过司法手段维护中国企业海外利益,争夺国际规则话语权。中国司法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衔接。  


国咨解读两高报告4:这23个被强调的案例,是“风向标”也是“警示灯” - 天天要闻

(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律师拍摄


第三个维度:对当事人有什么样的启示。

启示1:法律风险意识需前置。对企业来说,技术秘密保护、合规经营(如证券操作、商标注册)是生存底线,高额赔偿案例警示“侥幸心理”代价巨大。对个人来说,网络行为、日常出行均需遵守法律边界,如偷拍、闯红灯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启示2:证据保存与事实梳理是关键。如技术秘密侵权案,权利人需完整留存研发记录、保密协议等证据链。校园安全案,学校因日常安全管理记录完备而免责,凸显证据对责任认定的决定性作用。  

启示3:诚信诉讼原则不可违背。职业索赔人败诉、虚假破产案入刑,表明司法对滥用诉讼、虚构事实的行为将严格制裁。  

启示4:关注司法政策与裁判趋势。反禁诉令、反外国制裁法适用,启示企业“走出去”需提前研究国内外司法联动策略。行人交通肇事罪,则提醒公众需更新认知,传统“弱势群体”身份不能豁免法律责任。  

启示5:合理预期诉讼结果。学校、医院免责案,启示当事人应理性评估自身过错程度,避免盲目索赔。合同条款无效案,启示商业合作中需避免显失公平的约定,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这些案例的集中发布,既是司法实践的“风向标”,也是社会行为的“警示灯”。其核心规律可概括为:从严惩处重大犯罪、严格保护创新与市场秩序、精准界定责任、强化规则意识、提升国际司法话语权。对当事人而言,启示在于强化法律合规、注重证据管理、坚守诚信原则、关注裁判趋势。司法正通过个案裁判推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用法”的共识,这也是法治进步最直观的体现。

我是北京国咨律所首席顾问曹保印,如果您想咨询法律问题,请给我留言。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根据北京元法堂、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曹保印【曹说法·解读两高报告系列】视频整理)






国咨律师简介
国咨解读两高报告4:这23个被强调的案例,是“风向标”也是“警示灯” - 天天要闻

(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律师任超)

任超: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华环保联合会公益法律服务律师。主要业务领域为合同纠纷、环境侵权诉讼、保险争议、esg企业合规管理等。曾多次在《上海保险》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法学学术论文。

 国 咨 律 所 
国咨解读两高报告4:这23个被强调的案例,是“风向标”也是“警示灯” - 天天要闻
国咨解读两高报告4:这23个被强调的案例,是“风向标”也是“警示灯” - 天天要闻







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2012年4月9日经司法行政部门依法核准成立。12年以来,陆续承办了大量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法律事务。国咨所以现代管理体制及先进的法律文化底蕴,汇集了大批优秀、精干的法律专业人才,其中既有全国知名的专家型律师,又有业界深具实战经验的资深律师。国咨所还聘请了一大批全国著名的法学专家、医学专家等作为学术顾问,指导律师办理各类疑难法律业务。多名合伙人和律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高超的职业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对案件办理方向的把握及案件的过程和结果的研判具有突出的能力。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QQ浏览器推出QBot:全面升级为AI浏览器 聚合5大AI新能力 - 天天要闻

QQ浏览器推出QBot:全面升级为AI浏览器 聚合5大AI新能力

快科技5月19日消息,QQ浏览器宣布推出QBot,升级为AI浏览器,搭载腾讯混元和DeepSeek双模型。升级后的QQ浏览器将成为超级助手,在浏览时提供多种AI功能,帮助用户更高效地获取和处理信息,满足工作、学习等需求。据悉,新版QQ浏览器可体验AI搜索、AI浏览、AI办公、AI学习、AI写作五大功能。如在搜索方面,支持用户以文字、...
华为WATCH FIT 4系列首发水上运动轨迹,业界最强智能方表来了 - 天天要闻

华为WATCH FIT 4系列首发水上运动轨迹,业界最强智能方表来了

在这个追求个性与自由的时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变化——他们既渴望在都市中展露自己精致时尚的品味,又向往山野间释放运动激情。这种“双面生活”的潮流下,智能穿戴设备早已超越工具属性,成为彰显态度、探索世界的重要伙伴。2025年5月19日,华为在nova 14系列及鸿蒙生态新品发布会上,推出的华为WATCH FIT 4系列,...
防 “钓” 必看!网络钓鱼识别与个人信息防护指南 - 天天要闻

防 “钓” 必看!网络钓鱼识别与个人信息防护指南

01什么是网络钓鱼?WHAT网络钓鱼:是一种常见且极具危害性的网络攻击手段。攻击者通过伪装成可信的机构、个人或网站,利用欺诈性的电子邮件、短信、即时通讯消息、网页等,诱使用户泄露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密码、信用卡号等,或在用户设备上安装恶意软
杭州市西湖区“质”涌西湖AI实践课堂开班 - 天天要闻

杭州市西湖区“质”涌西湖AI实践课堂开班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云山5月12日,由杭州市西湖区科协打造的人工智能+科普重点活动项目——“质”涌西湖AI实践课堂(第一期)在古荡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课,来自周边社区的24名居民朋友成功报名参训。
小米通报网络黑公关案:一团伙操控近万个账号诋毁小米,多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天天要闻

小米通报网络黑公关案:一团伙操控近万个账号诋毁小米,多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5月19日,小米法务部发文:2025年5月15日,我司从司法机关处获悉,此前我司报案的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网络黑公关案件,已经告破。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据了解,自2024年12月起,直至近期小米汽车相关的系列热点事件,该犯罪团伙利用文案自动生成软件捏造关于的小米...
中国邮政东盟跨境货运专列开通 - 天天要闻

中国邮政东盟跨境货运专列开通

这是南宁国际铁路港繁忙景象(2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新华社南宁5月19日电(记者林凡诗)17日,中国邮政集团广西分公司组织一列满载700吨板材的集装箱货物,在南宁国际铁路港搭乘中越班列发往越南安员站,标志着中国邮政在国内通过铁路运输的东盟跨境货运专列正式开通。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