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315丨拜博口腔非法获取用户信息近年投诉量激增,律师称情节严重可追刑责

2025年03月16日00:30:35 科技 3991

上游315丨拜博口腔非法获取用户信息近年投诉量激增,律师称情节严重可追刑责 - 天天要闻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大数据“获客软件”窃取消费者隐私信息的相关行为。其中,知名连锁品牌拜博口腔被曝购买非法获客软件“火眼云”。

上游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拜博口腔所在的口腔行业,近年来因电话骚扰在市民服务热线12345上投诉量激增。多位市民表示,在浏览口腔健康内容或咨询后,就会频繁接到拜博口腔的推销电话。

据晚会报道,企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火眼云”获客软件,被拜博口腔等口腔机构用于非法获取用户信息。该软件可偷取企业公众号关注者、微信群成员及文章阅读转发者的手机号码,甚至通过抓取短视频评论区关键词强行获取用户电话、微信账号。

上游315丨拜博口腔非法获取用户信息近年投诉量激增,律师称情节严重可追刑责 - 天天要闻

拜博口腔被曝购买非法获客软件“火眼云” 视频截图

“在公众号上预约洗牙,当天就收到3条短信和2个电话推销种植牙套餐。”“在短视频平台评论过‘牙疼’,第二天就有自称拜博客服的人员加微信。”此次曝光证实,这些骚扰行为或许与“获客软件”直接关联。

网友“金中女青年”曾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表示,自己天天接到口腔医院的骚扰电话,她甚至总结出了口腔医院骚扰电话的套路,“先是智能语音,发现你说话了就转人工。你反问她是哪家口腔医院,她就不说话,如果你告知她要做项目,她会回复你有专人报价。”

而据澎湃新闻相关报道,口腔诊所拿到的市民信息正是来自一些合作的第三方企业。这些第三方企业专门负责广泛拨打电话,来“挖掘”出有需求的市民,进而再将这些市民信息出售给民营口腔诊所,以便进一步营销邀约。而一旦“挖掘”出有需求的市民,信息会以“一条100元”的价格出售给合作的口腔门诊。

当晚,上游新闻记者拨打了重庆泰康拜博口腔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的联系电话,但截至记者发稿前未能接通。

企业从三方数据公司非法获取用户信息数据,是否需要承担共同侵权责任?记者咨询了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的吴增民律师。吴增民表示,企业未经公民同意而获取其个人信息或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如通过爬虫技术窃取),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电话营销或其他形式的骚扰,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吴增民谈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可以包括非法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非法获取这些信息并进行骚扰。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或者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用于非法目的,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他认为,对于企业通过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并用于电话营销或其他形式给公民造成骚扰的行为,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上游新闻记者 周荞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微信右上角的加号,原来这么好用,隐藏着4个实用功能 - 天天要闻

微信右上角的加号,原来这么好用,隐藏着4个实用功能

微信右上角的加号原来这么好用,还隐藏着四个实用功能,真的是太好用了。在使用微信聊天的时候会发现在聊天页面右上角有一个加号,平常都知道打开之后可以扫一扫付款,也可以扫一扫添加好友。除了这几个用途之外,其实右上角的加号还隐藏着四个非常实用的小功
最后的幻觉:小米为何仍不肯离开印度? - 天天要闻

最后的幻觉:小米为何仍不肯离开印度?

撰文 泰坦在全球化与地缘政治交织的棋盘上,小米正在印度进行一场越来越艰难的“持久战”。面对印度政府的高压政策、巨额罚款和持续的技术围堵,小米的处境已形同“战略围困”。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尽管盈利被严重压缩、市场份额下滑、前景黯淡,小米依然没
央视曝光:大众点评给刷好评开绿灯 - 天天要闻

央视曝光:大众点评给刷好评开绿灯

记者接到消费者反映,他们在网络平台上吐槽某商品不好用的差评帖,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并且发现在好多直播电商平台的差评区里,充斥的竟然都是各种好评和夸夸帖。究竟是谁,在互联网各大平台上操控舆情,兴风作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