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talkie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ai独角兽minimax旗下产品talkie疑似在美服调整。目前在美区苹果商店已经无法搜索到talkie,安卓版本暂时还未受到影响。

图片来源:美区app store
目前尚无法得知talkie调整的具体原因。除了自身产品调整和运营策略的可能性,也不排除可能违反苹果相关政策,或与美国对中国ai公司日益严格的监管政策有关。
据媒体报道,minimax 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重要的商业化进展,今年的收入将达到约 7000 万美元。在一直难以商业化的 ai 初创公司中,这已是一个很高的预测。而大部分收入来自talkie的广告收入。 minimax出于自身产品调整和运营策略调整talkie的可能性较低。
根据公开信息,苹果商店下架app的原因可能包括违反安全和隐私政策、侵犯知识产权、包含不当内容、规避苹果支付系统、技术问题、违反开发者指南、商业模式问题以及与ios自带功能冲突等。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审查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出于地缘政治和技术竞争的考量,美国对于中国的应用越来越不友好。
在中国市场上,由于消费者对人工智能应用不愿付费,开发者普遍面临盈利困境。为弥补开发和训练人工智能工具的巨大成本,部分科技公司转向美国市场,并获得了成功,尽管其受到了立法者的日益严格的审查。
为了避免引起注意,许多中国开发的应用选择使用海外主体。例如,talkie 和 question.ai 的开发商在应用商店中显示为新加坡公司。相关应用通过在中国境外的服务器运营其国际业务。然而,即使tiktok 将全球总部迁至洛杉矶和新加坡,并承诺将美国用户数据存储在中国境外,仍面临禁令威胁的境况。同样的情况这些新兴应用或许也难以避免。
太平洋论坛的网络安全和关键技术主管马克·马南坦指出,随着这些中国应用在美国越来越流行,它们可能面临与 tiktok 相同的命运。两党对风险的共识使得任何与国内有关的应用都可能受到质疑。一些议员警告称,这些应用可能会影响用户看到的内容或获取用户数据。
公开信息显示,talkie已火爆全网,是中国ai出海的明星产品。talkie允许用户创建并与基于虚构或真实人物的虚拟角色进行互动,充分利用了当下人们对个性化和沉浸式体验的需求。
根据sensor tower,talkie在2024年上半年成为美国下载量第四的人工智能应用,超越了由谷歌支持的竞争对手character.ai,后者排名第十。talkie在今年前八个月的全球下载量已达到1700万次。
minimax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创新的产品设计,还得益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
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ai应用在年轻用户中尤为流行,18至35岁用户占据了character.ai、talkie、linky ai和hiwaifu等顶级应用用户基础的70%以上。这一群体对于新技术和社交媒体应用的接受度和使用频率都极高,为ai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