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国互联网社交的发展史:一部我们的青春史

2024年03月29日21:25:30 科技 1063

初次见面时掏出手机扫个码,微信、微博点个赞,已经在不觉中成为了中国人的社交动作。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为中国人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新的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习惯。

在过去30年里,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社交媒体的形态和功能经历了多次演变,从最初的BBS(网络论坛)和博客,到后来的社交服务网络(SNS)如微博、微信,再到如今的短视频、直播等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和产品形态,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打破了传统的地理和时间限制,为人们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即时沟通和社交平台。这些变化不仅推动了社交媒体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人们社交环境和社交身份的动态流变。

陌生人社交的崛起

中国是在1994年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在国内最早的一批用户印象中,那时候的互联网与其说是“交流信息的平台”,不如说是“传递信息的渠道”更合适。电子邮件让人们更加方便快捷地对点联络,聊天室里的人们顶着临时ID,与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实时闲聊,还来不及深入的话题在下线后随着临时ID永远消失。

聊聊中国互联网社交的发展史:一部我们的青春史 - 天天要闻

本世纪初的网吧。

最早期的互联网让人们第一次实现了与陌生人的沟通,但这种“有交流无社交”的局面,一直到BBS出现才迎来真正地改变。

中国的第一个BBS网站是在1991年出现的,但一直到1995年后计算机的大幅降价、拨号上网成为历史、Windows替代DOS系统,水木清华(1995)、猫扑(1997)、西祠胡同(1998)、天涯社区(1999)、 华声论坛(2001)等BBS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BBS的特点是由许多板块或话题组成,各个板块或话题是独立的“部落”,各自吸引着有共同兴趣或关注的青年人集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有着明确主题并积极互动的社区。和聊天室相比,BBS在保留“匿名性”的同时,更通过固定ID让网友的发言有了痕迹,这意味着吸引网友的不仅是“有趣且值得聊的话题”,更包括“志趣相投且聊得来的陌生朋友”。

由此一来,“匿名制的伪装身份社交”就此成为了BBS的核心卖点。在BBS这个匿名的网络社区中,人们可以构建自己的虚拟身份,主要通过文字交流来建立社交关系,这是当时主要的网上社交方式。

1999年上线的天涯,是中国网络文化的先驱,精英大V和草根用户在这里聚集,家长里短、国家大事和国际风云在这里碰撞,天涯成为那个时代年轻人聚集的网络社区,被称为是“80后的时代回忆”。

作为天涯论坛的老用户,小寒在天涯上拥有近9万的粉丝,因为喜欢在论坛里发帖子,他在天涯论坛积累了第一批读者,早在大学期间就签约了出版社,拿到了8000元稿费。不仅如此,他在天涯上认识了各行各业的“牛人”,大家的交谈基本都是基于兴趣和灵魂的共鸣,有些人到现在都还保持着联系。“天涯改变了我的人生。”小寒说。

对于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的大学生而言,校园BBS就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BBS、复旦大学的日月光华BBS、中国人民大学的天地人大BBS都是那时的大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网络交友社区。

聊聊中国互联网社交的发展史:一部我们的青春史 - 天天要闻

水木清华BBS。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高原,上学时就是天地人大的资深用户,2000年上大学时,她和其他4个室友一起凑钱,找了一个计算机系的男生拼装了一台“大头电脑”。每个人都分时段上网,看学校通知和社群活动信息,学生们对任课老师的评价是学期选课的重要参考,各个匿名ID分享校内校外的八卦,各种网络热点也经过BBS发酵升温,通常一个人上网时,屏幕前面凑了3、4个脑袋。

从知识社会到草根媒体

BBS给了人们发表言论的自由空间,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言论自由得到较大的满足,而此时凸显个人才能、张扬个性的需求更日益突出,Blog应运而生。

2002年,方兴东与王俊秀一起发表了《中国博客宣言》,第一次将Blog翻译成博客,方兴东认定博客能引领中国向知识社会转型,当年8月,“博客中国”( Blogcn.com)成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04年国内网民总数仅为9400万,同期国内博客数量达到300万,而大约每30个网民中就有一个是博客使用者。

2006年至2009年被认为是博客的黄金年代。新浪博客、网易博客、搜狐博客、天涯博客、博客大巴等各种博客平台在中国盛行,国内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博客和博主,比如后来博客总阅读量破亿的韩寒、知名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如今的“币圈首富”李笑来、步步高董事长段永平等等。写博客、看博客、讨论博客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潮流。

聊聊中国互联网社交的发展史:一部我们的青春史 - 天天要闻聊聊中国互联网社交的发展史:一部我们的青春史 - 天天要闻

2018年,运营近12年的网易博客宣布关停,网友们纷纷表达对博客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2009年9月,新浪微博悄然上线,140字符限制,配合博客时代的名人策略,新浪微博成为了网民“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的新空间。

凭借更高的自由度、更强的传播属性和社交属性,微博迅速拉拢了许多本属于博客的用户,更是将互联网时代不断新增的网民收入怀中。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博的篇幅更小,交互性更强,信息传递更为及时、快速。而且,微博并不依赖于电脑终端,相反,以移动终端为主,以碎片化信息为主要传播内容的微博,自由度更高、传播性更强,介于传统博客和实时通讯之间,呈现出半广播半实时交互的性质。真正做到了“4A”,即“Anyone、Anywhere、Anytime、Anything”(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事)。

在社会领域,作为一种门槛极低、参与性强的“草根媒体”,新浪微博让每个人都成了传播者,极大地激起人们的表达欲望和参与热情。通过“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微博公益捐助、微博卖滞销农产品等等,新浪微博让无数微弱的声音在网络空间中被放大成振聋发聩的公共话语,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2010年,《新周刊》将年度传媒网站的荣誉颁发给了“新浪微博”。一时间,“围观改变中国”成为了线上线下的热议话题,人们夸赞新浪微博“弥补了传统媒介在信息发布方面的缺陷”。

熟人社交的热络

除了博客、微博这类陌生人社交广场,以QQ、微信为代表的熟人社交也在蓬勃发展。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轻松与朋友、家人和陌生人保持联系,分享生活、观点和经验。

中国的80、90后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记忆:跑到网吧“挂”2个小时的QQ,只为了增加一天的升级天数,然后看着QQ等级从星星变成月亮,再从月亮变成太阳。听到一声“咳嗽”,代表收到了系统消息;听到“敲门声”,就代表有好友上线了;跟好友留言“互踩”、拒绝“跑堂”,上闹钟掐点“抢车位”和“偷菜”……以QQ聊天、QQ群为主要社交形式,再复加QQ宠物、QQ空间、QQ秀等多样化玩法,使得QQ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更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社交平台。

聊聊中国互联网社交的发展史:一部我们的青春史 - 天天要闻

腾讯QQ经典头像。

发布于1999年的OICQ(2000年11月更名为QQ)仅用了9个月就突破了100万人次的注册用户,2002年3月,QQ注册用户突破1亿大关,成为了国内即时通讯的绝对领导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它在中国社交的统治基础。一直到微信问世的2011年,QQ依旧很火,月活仍高达6.476亿,但此时很多中、老年人士对网络社交都还不太“感冒”;在微信推出后,用户覆盖率大大增加。

黄建新第一次上网就是使用微信。几年前在女儿要出国留学、电话通讯行不通的情况下,他才勉为其难第一次“触网”。女儿给他的手机里安装了微信,在经过一个星期的紧急培训后,黄建新勉强学会了“文字消息”“语音消息”“视频通话”几个功能,临行前女儿不放心,给他画了一本“微信使用指南”,千叮万嘱他要每天学习,以免断了联络。

“以前只能打电话,现在随时随地就能视频见面。”现在,退休后的黄建新不仅通过上网聊天实现了和家人每天“面对面”,热爱书法的他还加入了“大理州老干部诗书画协会”,平时协会定期组织“笔会”,都会在微信群“书法三组”里发布通知。黄建新告诉记者,别看群里都是60岁到80岁的老人,但个个都会上网,大家经常在群里分享书画心得,发送节日问候。

百度指数显示,微信用户群中占比最大的是30-39岁这个年龄段的用户。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早在2018年,微信就已经超过电话和面对面沟通,成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最常用的联络方式。

聊聊中国互联网社交的发展史:一部我们的青春史 - 天天要闻

去年12月,一位70岁的重庆阿姨因微信被封号哭诉“两天看不到微信,生活都没乐趣了”,此事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3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网络社交的环境一直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民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社交功能在新媒体中泛化,也因此衍生出更多的细分市场,B站、抖音、YY直播、小红书、快手等视频和在线直播平台都嵌入了社交功能,而这些泛社交功能的应用软件也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各领域,虚拟世界逐渐走向“真实”。人们即使面对面的如常真实交流,也仍然使用朋友圈继续网络互动,在虚拟与真实之间,频繁地自如转换。

社交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需求。纵观这30年,互联网改变、革新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在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基础架构之上,基于虚拟数字信息交互,人们通过网络交往,形成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却又有着显著区别的社交方式。

聊聊中国互联网社交的发展史:一部我们的青春史 - 天天要闻

撰稿:黄江勤

排版:张艺博

编审:鲁楠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或内置青海湖电池 姜海荣确认荣耀200系列真的快了,否认网传外观 - 天天要闻

或内置青海湖电池 姜海荣确认荣耀200系列真的快了,否认网传外观

虽然近期网间关于 @荣耀手机 旗下数字系列新机——荣耀200系列的消息。不过官方并未做出任何回应。而日前,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中国区CMO @姜海荣-Harrison 终于出面对荣耀200系列的传闻予以了辟谣,并首次透露该系列新机即将到来。而根据目前曝光的消息来看,该系列新机将有望成为数字系列首款内置青海湖电池的机型。日前,有...
报告称三星Z Fold6 FE发布计划可能取消 三星正在考虑 - 天天要闻

报告称三星Z Fold6 FE发布计划可能取消 三星正在考虑

【CNMO科技消息】有人猜测三星Z Fold 6 FE可能会与Z Fold 6和Z Flip 6一起推出。然而,一份新报告称,这家韩国科技巨头可能会重新考虑推出入门级可折叠智能手机的计划。  据The Elec报道,三星可能正在审查其推出Z Fold 6 FE的计划。报道称,该公司的零部件合作伙伴计划于本月开始批量生产Z Flip 6和Z Fold 6可折叠
京东怂了,选择给买天梭表的女子退货退款,女子:我要一个说法 - 天天要闻

京东怂了,选择给买天梭表的女子退货退款,女子:我要一个说法

京东作为三大购物平台之一,这些年的发展一直都很不错。一方面是京东送货快,另外一方面就是京东告诉众人京东平台不允许假货存在,严厉打击卖假货的商家。为此,京东这些年得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认可。可是最近的一起事件,让人看清了原来京东也有这样“丑陋”的一面。
苹果或于2026年推出折叠屏iPhone 可能采用三星技术 - 天天要闻

苹果或于2026年推出折叠屏iPhone 可能采用三星技术

【CNMO科技消息】根据TrendForce发布的调查数据,2023年折叠屏手机的全球出货量预计为1590万部,同比增长25%,折叠屏手机在所有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市场份额,合计提升至1.4%。不过,即便如此,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之一,苹果至今没有推出折叠屏产品。而近日,CNMO注意到,一则泄露的信息显示,苹果的折叠屏iPhone将...
OPPO Reno12 系列手机官宣 5 月 23 日发布 - 天天要闻

OPPO Reno12 系列手机官宣 5 月 23 日发布

IT之家 5 月 15 日消息,OPPO 官方今日宣布全新一代 Reno12 系列手机将于 5 月 23 日 16:00 全新发布。slogan 为“这次,给世界一点“银”色瞧瞧”。根据官方之前的预热信息和爆料信息,OPPO Reno12 将首发天玑 8250 处理器, OPPO Reno12 Pro 将首发天玑 9200 + 星速版处理器。该系列机型全系采
英特尔推出 Thunderbolt Share 软件:传输数据、共享屏幕与外设 - 天天要闻

英特尔推出 Thunderbolt Share 软件:传输数据、共享屏幕与外设

IT之家 5 月 15 日消息,据 VideoCardz 报道,英特尔推出 Thunderbolt Share 软件,支持在两台电脑间高速传输数据、共享屏幕画面及外设。IT之家注:英特尔官方新闻稿暂未公开,解禁时间为今晚 11 点。据介绍,Thunderbolt Share 是英特尔授权给 OEM 厂商的一款软件应用,用于提升其雷电 PC 与配件产品的附加值
谷歌开源安卓版 Gameface,支持用户通过表情控制手机光标 - 天天要闻

谷歌开源安卓版 Gameface,支持用户通过表情控制手机光标

IT之家 5 月 15 日消息,谷歌在去年的 I / O 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 GameFace 项目,让玩家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控制 PC 游戏角色;在今年 I / O 大会上,谷歌宣布向安卓开发者开放源代码。开发人员可以将 GameFace 无障碍功能集成到应用程序中,让用户可以通过面部手势或移动头部来控制光标。例如,用户可以张嘴代表移动光...
消息称松下5月22日除Lumix S9相机外还将发布一款18-40mm变焦镜头 - 天天要闻

消息称松下5月22日除Lumix S9相机外还将发布一款18-40mm变焦镜头

IT之家 5 月 15 日消息,松下已经官宣将在 5 月 22 日 22 点发布新品,参考IT之家此前报道,这款新品有望为 Lumix S9 全画幅无反相机,将搭载“独特的 LUT 功能(滤镜按钮)”。据 L-Rumors 最新消息,松下届时还将发布一款 18-40mm 轻巧变焦镜头,不过目前只确认这是一款紧凑型全画幅自动对焦镜头,光圈等参数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