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发布消息,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在中美经贸问题上不断对华发难,高举制裁大棒,扬言要对中国汽车进行打压。这可以说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国家安全”依旧是美国能拿出来的理由。
日前,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对中国制造的汽车展开调查,或将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随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迅速跟进,在接受NBC采访时对中国汽车的发展极尽污蔑。 甚至不惜发布反智言论,以证明产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
雷蒙多表示,中国制造汽车的联网系统,将会收集美国公民的信息以及美国基础设施信息。同时,假如美国马路上有300万辆来自中国汽车,中国有能力在同一时间让这些汽车全部熄火。

所以她表示,美国商务部必须马上采取行动,开启对中国汽车的审查,并出台新的法律对中国汽车进行制裁或限制。
所谓的“国家安全”,不过是中国汽车,或者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对美国汽车产业构成挑战和威胁,为了继续保证美国车企的利益以及不让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美国必须限制中国汽车在美国的销售。
对于美国荒谬的言论。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反讽称,这是美国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中国同样也应该担心,美国政府是否能够在同一时间让所有中国的苹果手机用户黑屏。更别说,我国还有上百万辆特斯拉汽车,还有波音客机在空中飞行,这些我们是否也应该合理的表示担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雷蒙多的反智言论实际上打的是美国自己的脸,也让美国花费半个多世纪,辛苦建立的全球新殖民体系被戳穿。众所周知,美国的贸易体系核心主要有“三面大旗”,分别是市场经济制度、自由贸易制度以及公平竞争制度。
二战后,作为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头号挑战者德英法等国已经一蹶不振,美国继承了大量来自西欧科技成果,又顺带从西欧和日本薅了一大把羊毛,这一套操作下来,奠定了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霸主地位,就连最为鼎盛时期的苏联,也无法挑战美国在全球的科技领头羊地位。
美国在一战之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就已经是日薄西山,美国成了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全世界贸易体系中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在这个基础上,二战后,在美国的操纵下,全世界围绕美元为核心,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获得全球金融霸主的地位。这意味着在二战之后,美国已经拿到了科技、经济以及金融上的掌控权。

换句话来说,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了绝对的先发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又主导建立了世界贸易体系,也就是市场经济、自由贸易以及公平竞争。这“三面大旗”其实也可以连起来理解,市场经济体制意味着商品的自由流通,而美国拥有全球最为强大的工业能力,可以保证美国商品卖得出去,钱赚得回来。
自由贸易制度可以决定美国可以出口什么产品,向什么地方出口产品,为美国工业品出口减少障碍,以实现美国利益的最大化。公平竞争,美国有最先进的科技,最短的技术成果转化周期,加上强大的工业能力背书,美国可以轻松做到产品先进且价格便宜,对其他国家同时代的产品形成绝对的技术优势,实际上这一点在现在依旧没有改变。
一言以蔽之,美国通过对二战后世界贸易体系的制度设计,保证了美国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的贸易优势,并以此不断薅全世界的羊毛。

但现在的美国已不是二战后的美国,美国除了在尖端技术领域依旧保持领先之外,在其他领域已经不再领先。尤其是在金融化的背景下,美国产业空心化也越来越严重。
最重要的是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崛起,已对美国的全球贸易地位构成挑战,尤其是中国在一些新兴领域的崛起,已经取代了美国的领导地位,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新能源汽车领域。
中国2023年汽车出口总数量达52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为120万辆,2项数据都是世界第一。这意味着在未来最有可能产生能源革命的领域,美国无法实现对中国的领先。所以美国开始无所不用其极地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进行围剿,甚至不惜违反自身所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让“三面大旗”直接倒下,只为防止中国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继续突飞猛进。
这也说明美国主导的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本身就不存在,只有符合美国利益的才叫“秩序”,只要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就是在破坏“规则”。而当这些“规则”开始不利于美国时,这些规则就可以随意被破坏,美国掀起新一轮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打压,不就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