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人脑互联的可能性与挑战

2024年02月17日22:05:23 科技 1314

在科技发展的长河中,人工智能(简称AI)和神经科学的交汇处孕育出了一项极具革命性的设想——AI与人脑之间的直接互联。这一概念预示着人类可能通过技术手段将大脑与智能系统无缝对接,实现前所未有的信息交换与功能扩展。然而,这一愿景也伴随着诸多技术、伦理及安全方面的复杂问题。

AI与人脑互联的可能性与挑战 - 天天要闻

图一

一、技术可能性

1、神经接口技术的发展

神经接口是一种能够读取、解码并影响大脑信号的装置,它有望成为实现人脑与AI互联的关键桥梁。当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如侵入式电极阵列可以精确记录神经元活动,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BCI)技术则利用脑电图(EEG)等方法收集大脑信号。这些技术已应用于帮助瘫痪患者操控外部设备或进行初步的意念交流。

2、AI的认知模拟

AI领域内的深度学习和其他机器学习技术正在逐步逼近对人类认知模式的理解和模拟。随着AI模型不断优化,它们可能学会解读并响应人脑的信号,甚至模拟大脑的部分功能,从而为二者间的沟通创造可能。

AI与人脑互联的可能性与挑战 - 天天要闻

图二

二、应用前景

  • 医疗康复:AI与人脑互联可显著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比如使丧失行动能力的个体能够通过意念控制假肢或其他辅助设备。
  • 增强认知:通过将AI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记忆存储融入个人思维过程,人们可能获得超越常态的认知能力,例如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创造力等。
  • 精神健康治疗:识别并调整异常脑波活动,AI可以帮助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

AI与人脑互联的可能性与挑战 - 天天要闻

图三

三、面临的挑战

1、技术难题

  • 信号解析难度大:尽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捕捉到大脑的电信号,但如何准确地解码复杂的神经编码,并将其转化为可被AI理解的信息仍是巨大挑战。
  • 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任何植入人体的设备都必须高度生物相容且长期稳定,同时避免引发免疫反应或组织损伤。

2、道德伦理困境

  • 隐私保护:如果人脑与AI实现全面互联,那么个人最深层的思维、情感甚至梦境都可能变得透明化,这将极大地挑战现有的隐私权观念。
  • 意识边界模糊:当AI开始参与甚至改变人的思维过程时,如何定义“自我”和“自由意志”的边界?

3、安全隐患

  • 恶意攻击风险:一旦黑客入侵这种接口,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思维操纵甚至人身伤害。
  • 技术滥用担忧:技术进步有可能带来军事应用的滥用,比如研发具有思想控制功能的武器。

AI与人脑互联的可能性与挑战 - 天天要闻

图四

综上,AI与人脑互联是科学技术前沿的一片蓝海,其蕴含的巨大潜力和社会价值不不容小觑。但是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必须充分关注并解决相关的伦理、法律和技术难题,以确保这项颠覆性技术的安全、合理及可持续发展。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