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作为一款美式豪华品牌,但在国内的影响力却不及BBA,近几年凯迪拉克加速着向新能源的转型,力求实现一定的弯道超车,而作为凯迪拉克首款纯电车型,IQ锐歌也在此次广州车展上完成了升级换代,不过大部分变化都在一些细节上,整体气质并未改变,目前24款车型仅推出了后驱标准续航版,指导价29.77万。

外观方面,24款IQ锐歌与现款保持一致,将美式独有的敦实沉稳气息与前卫科技感相互融合,前脸部分采用了全封闭式的黑色背板封闭格栅设计,内部为可以进行发光的斜向饰条,而整体轮廓依然呼应了车标LOGO的盾形元素,两侧大灯保留了经典的獠牙式设计,拐角型的灯带纵向延伸到前包围两侧的导流槽区, 相对锐利的边角轮廓也展现出孔武有力的前脸既视感。

IQ锐歌的车侧拥有修长且敦实的侧面造型,车顶带有一定的下沉式延伸,尾柱区域的设计富有特色,尾灯组不仅延伸到了尾柱区域,在后方还带有饰板结构搭配,镀铬材质的上窗线则一直贯穿到尾部,让车顶也带有了悬浮气质,腰身整体呈现长条的方正轮廓,虽然腰线的边角并不过于锋利,但相对清晰的折痕及内凹式的车门下方形成了饱满的立体感,车身底部配有一圈黑色的组件,并通过镀铬饰条进行装饰。

IQ锐歌的车尾在视觉上呈现出前卫科技风,较大倾角的尾窗上沿配有凸出的扰流板,中部也带有赛车灯结构,从侧边尾柱延伸而来的尾灯组在车窗下沿又形成环绕式结构,上方则为翘起的鸭尾设计,后包围两侧留有呼应车头的导流槽区,同时八字胡延伸的灯带结构也较为独特,车尾底部覆盖有大面积的黑色组件,并采用层叠式的线条勾勒,略微上翘的处理也使得尾部轮廓保持紧致。

进入车内,IQ锐歌可谓是引领了这一代通用车系的设计思路,开创了全新科技化的座舱布局,中控台采用了相对圆润的台面设计,并通过深浅两种配色形成了素雅的氛围感,作为定位相对较高的车型,车内细节的做工和用料也保持了相对高级的水准,内嵌式的贯穿出风口均配有镀铬饰边进行装饰,台面中央一块曲面悬浮中控最为吸睛,高度的集成化使得车内按键数量也相应缩减。

33英寸的miniLED显示屏拥有8960*1320的超细腻分辨率,面对复杂的车内光线影响同样有高亮的显示效果,车机内带有高通8155芯片,配上12GB的内存支持让车机运行和响应也保持高效,系统内配有完善的功能应用,包括GPS、多媒体、CarPlay和车联网等悉数配备,同时还可通过OTA进行升级。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相较现款车型,24款IQ锐歌却并没有标配Super Cruise超级辅助驾驶系统,使得全车智驾水平仅有L1级。

空间方面,5003*1977*1637mm的尺寸表现让IQ锐歌拥有了中大型SUV的定位,其轴距则达到了3094mm,相对方正的座舱加上可观的数据表现让车内拥有了宽敞的乘坐表现,仿皮包覆的座椅造型也较为厚实,同时也采用了最前沿的带音响的头枕设计,增加了乘客的视听体验,车顶大尺寸的一体式天窗让车内采光表现进一步提升。

IQ锐歌搭载了一台250kW(340Ps)的后置电机,可输出440N·m的充沛扭矩,5.9秒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对于体长超5米的车身而言较为轻快,电门的设定也兼顾了一些油车的特点,线性沉稳的调校让澎湃的动力能逐步释放到四个车轮之上。电池部分采用了68.4kWh的三元锂电,并加入了气凝胶隔热技术,502km的CLTC综合续航相比现款车型有一定缩减,但也足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前后多连杆的悬架组合拥有兼顾舒适和韧性的阻尼调校,加上电池组带来的车身整体重心下移,使得整车行驶表现保持厚重,无论是经过连续的颠簸还是坑洼路段均可过滤化解掉多余的振动,同时过弯或变线时也不会感知到大幅的侧倾。

写在最后
IQ锐歌作为一台气质相对科技前卫的中大型纯电SUV,在外观方面保持了美系独有的大气特点,同时座舱设计也引领了家族的全新风格,新车指导价相比现款有了8.2万的下降,性价比的提升也大概率会对销量带来不小的刺激,不知道你喜欢这台IQ锐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