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变“弱智”了,但有人性了

2023年09月07日21:59:01 科技 1223

自然语言处理模型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嘛?

少年人,想用它来写作业的,暂时死了这条心。

中年人,害怕因为它丢了饭碗的,暂时不用太担心。

老年人,值得拥有,希望开发团队为你上点心。

AI:变“弱智”了,但有人性了 - 天天要闻

早在一年前Chat GPT就火出圈,成为人人热议的话题。但因为种种因素,国内并不“方便”使用。终于前不久,国产的版本——百度某言向大众开放了。就是说,我们有了自己大厂出品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而且是免费的(目前)。

毫无意外,短短的几天内,两种产品的测评对比铺天盖地。多方的见解基本统一:

它们虽然都是深度学习技术下的自然语言模型,但基于算力、训练时长、算法复杂度、迁移能力等指标上,某GPT全面领先某言,甚至在实际运用上,某GPT能对自己生成的内容进行理解,并且依据对话的上下文进行推理,而某言依然在根据预设模板进行回答的阶段……

AI:变“弱智”了,但有人性了 - 天天要闻

是不是听起来乏味又晦涩,不想看下去?没关系,它们叫“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意思就是我们可以直接问“本人”:你为什么叫自然语言?它会亲自给你解释:自然语言指的是——说人话!

无论是某GPT还是某言,使用了它们就代表着,我们和数码世界的沟通再也不必迁就那些只有IT人士稔熟的繁文缛节,我们可以像面对面和一个人类那样、自然而然地说,自然而然地问。

AI:变“弱智”了,但有人性了 - 天天要闻

我们“假设”青少年都有手机,都可以上网。

少年可以简单地复制粘贴一切家庭作业,然后颐指气使地说:给我写答案。

这件事在以前的搜索引擎年代,是不可理喻的。即使同一个数学题型,换一个参数,就在百度或者google里查无此题。但是某言可以。它满怀自信,大大方方在1分钟之内给你写下公式步骤和答案:这是一道鸡兔同笼题,根据某某推算的步骤,我们可以知道鸡占67%,兔占43%。

少年看了一眼,惊恐地直接问它:你不觉得这答案有毛病吗?

他也坦坦荡荡地回答你:是的,我错了,两者加在一起超过了100%。然后也并不改正。

此刻少年就知道,电脑人性的代价是,有点“弱智”。在这方面目前某GPT做得更好,但也不是好到你就敢笃定这是正确答案。更何况,考试不让带手机。

至于高校生,同样可以命令它们为你写一篇毕业论文,并且强调能够通过查重。无论某言还是某GPT,得令之后都信誓旦旦,大笔一挥,洋洋洒洒。但它们敢写,你敢用吗?

总而言之,自然语言工具勇于回答你一切问题,但往往模棱两可,常常道听途说。少年人想用他解决作业,可以暂时死了这条心。

AI:变“弱智”了,但有人性了 - 天天要闻

我们“假设”中年人都有手机,都可以上网。

这些处于社会工作中间阶层的人一直担忧,机器人会不会代替人类、AI会不会抢占我们的工作。某综艺里,年轻的画家说:AI绘画不可能代替人类。就像人类发明了汽车,但不会替代脚,因为你去一趟厕所,不可能开车。

可惜,会!一定会、当然会、应该会!这就是我们这个物种发明工具的初衷。所以“年轻”且是“画家”的人太低估——懒才是人类最大的共情和创造的动因。一旦轻便、便宜的自动拖鞋问世,大部分人都会忘记去厕所还需要用到脚。而这种拖鞋跟车,是同一种发明。

机器会代替人类的大部分工作,总有一天,我们输入自然语言的指令:请写一篇“COSMO态度,关于自然语言模型工具”于是有了以上全文。但今天它们还做不到,某GPT刚刚训练2年,相当于一个博古通今但只能刚刚写通顺文章的中学生,并无文采;至于某言,刚刚训练半年,相当于博古通今但逻辑常不自洽的中学生,还毫无文采。更不用说提案、创意、写剧本、提供头脑风暴。目前这些产品远远威胁不了大部分文职的饭碗,甚至能够增加一定的工作效率。

人工智能总有能代替我们的一天,但不是今天。中年人可以开始焦虑,但还没火烧眉毛。

AI:变“弱智”了,但有人性了 - 天天要闻

我们假设(此处没有引号)老年人都有手机,都可以上网。

他们发现这个世界上,除了保险和保健品的推销员,还有一个博古通今的机器愿意聆听他的喋喋不休,并且以中学生一样流利的语言不厌其烦地解答他们的所有问题。

他们可以详细的知道远在外地的儿子,到底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些工作每天需要做什么,面对什么。为什么儿子工作会那么忙、那么累,却不愿意回家接受自己安排的“铁饭碗”。

他可以渐渐听懂孙女口里那些莫名其妙的“黑话”,也明白她这个年纪还没嫁人,算是个普遍现象。

他可以询问,怎么把手机上的电视剧投屏到电视上,以及这个牌子的电视机开关在什么位置。要知道,子女如果孝敬一位不擅长数码产品并且急脾气的长辈,一台新智能手机——最好直接买两台,因为当他问你大部分操作问题时,你只有开着视频通话直播演示,这一条路。据悉,某言和某GPT一样,会逐步实现与其它app联动。这意味着,给你的父母、爷爷奶奶安装好某言,年轻人不用再在ddl的生死线上,还要接电话“嘴把嘴”指导网购、外卖、下载广场舞金曲……某言尽管在多项对比中它还处于下风,但毕竟是本土的语言模型,在理解中文的语境以及文化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而我们更应该期待,随着模型训练、学习的积累,总有一天,它可以告诉老年人,有些偏方不可信,有些天珠不要买,有些理财投资根本就是诈骗。

世界奔跑的太快,我们已追得辛苦,何况我们年迈的亲人。眼看现代社会的科技文明,就要在他们面前闭上城门,如果人工智能撑起最后一线缝隙,里面透出的光,何尝不是看似冰冷的程序释出了温柔的暖意。

AI:变“弱智”了,但有人性了 - 天天要闻AI:变“弱智”了,但有人性了 - 天天要闻AI:变“弱智”了,但有人性了 - 天天要闻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云深处科技完成近 5 亿元新融资,加速具身智能产业化布局 - 天天要闻

云深处科技完成近 5 亿元新融资,加速具身智能产业化布局

IT之家 7 月 8 日消息,云深处科技官方公众号今日发文宣布,完成近 5 亿元新融资。本轮融资由达晨财智、国新基金等联合领投,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前海母基金、央视融媒体基金、富浙基金、华映资本、物产中大投资等机构跟投,钧山资本、方广资本及爱施德智城基金等老股东继续加持。▲ 图源:云深处科技官网据介绍,...
华为下半年新品阵容亮相:Mate XTs三折叠与Mate 80系列领衔,鸿蒙6.0系统将至 - 天天要闻

华为下半年新品阵容亮相:Mate XTs三折叠与Mate 80系列领衔,鸿蒙6.0系统将至

【TechWeb】随着华为Pura 80系列的发布,消费者对华为下半年的旗舰产品充满期待。知名博主“超维界”最新曝光了华为下半年的新品发布计划,揭示了即将到来的产品阵容。据透露,华为将在9月份发布备受瞩目的Mate XTs三折叠手机,同时推出WATCH GT6系列智能手表、FreeClip耳夹耳机二代、Free Buds 7i真无线耳机以及MatePad 1
全球媒体见证上合示范区7年蝶变 :“四个中心” 树国际经贸合作新标杆 - 天天要闻

全球媒体见证上合示范区7年蝶变 :“四个中心” 树国际经贸合作新标杆

海报新闻记者 沈童 青岛报道历时三天的“丝路相连 上合共赢”全球媒体山东行圆满收官。多国媒体深入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一线,见证这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如何以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重塑国际经贸规则,其发展成果正是对国家战略深入践行的生动注脚。自2018年6月,宣布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这一国家级...
鸿蒙版微信读书优化阅读体验 新版本适配更多排版样式 - 天天要闻

鸿蒙版微信读书优化阅读体验 新版本适配更多排版样式

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当前,鸿蒙生态正加速迈入全新发展阶段,越来越多应用参与到鸿蒙系统级创新体验的联合打造中。7月8日,记者获悉,鸿蒙版微信读书加快了更新步伐,最新版本新增了书城模块、支持更多字体及阅读器背景,并适配了更多排版样式。目前该版本
有关TikTok的这些传言,字节跳动出面澄清了 - 天天要闻

有关TikTok的这些传言,字节跳动出面澄清了

据新华社7月8日报道,中国社交软件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澄清,其“同意将TikTok美国业务出售给由甲骨文牵头的美国财团”的信息不实。据环球网7日援引《纽约时报》等美媒报道,一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4日晚称,美国“基本上已达成协议”,将由一家美企收购TikTok的美国业务;美方将于7日或8日开始与中方就可能的收购进行对话...
发布不到2个月,小米玄戒,已拿下安卓手机芯片0.6%的份额 - 天天要闻

发布不到2个月,小米玄戒,已拿下安卓手机芯片0.6%的份额

前段时间,小米发布了玄戒O1芯片,这也是中国大陆首款3nm的手机芯片。虽然这颗芯片被人黑的不要不要的,但说真的,它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据大家的评测,他的性能是比高通骁龙8Gen3还要强的,只是没有基带芯片,需要外挂基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