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变“外卷”,车企为何扎堆出海建厂?

2023年08月10日21:24:13 科技 9498

继整车“出海热”之后,中国品牌再次掀起了一波“建厂潮”。

近日,据马新社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将马来西亚霹雳州丹戎马林打造成该区域最大的“汽车城”。无独有偶,广汽、上汽、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也已加入海外建厂的队伍。6月底,广汽埃安宣布正式进军泰国市场,将于今年内在泰国成立东南亚总部;7月初,上汽集团在海外业务沟通会上表示,正计划在欧洲地区建立整车工厂,目前正在选址中;比亚迪也于近日宣布将在巴西设立由三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

车企密集出海建厂,从侧面反映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取得技术上的先发优势,中国车企已经不止于卖车,而是迈入了“研-产-销”等价值链全面出海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什么是中国车企最大的竞争力?谁又能领衔增长?

“内卷”变“外卷”,车企为何扎堆出海建厂? - 天天要闻

出海销量已“霸榜”,自主品牌为何热衷海外建厂?

车企纷纷出海建厂,背后最主要的驱动力源自于近年来海外市场持续爆发的增长潜力,毕竟海外建厂主要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当地销量是否支撑。这对那些在海外发展较快的企业而言,当前也的确是在海外建厂的好时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汽车出口253.3万辆,同比增长高达67.9%。可以预见,今年中国汽车出口数量将攀上一个新的高度。这其中,新能源车是出海的压舱石。2023年1-7月,我国新能源车出口63.6万辆,同比增长1.5倍。

“内卷”变“外卷”,车企为何扎堆出海建厂? - 天天要闻

汽车出海能取得这样的成果,离不开前文提到的几家自主品牌,最值得关注的当属上汽与吉利。今年1-7月,上汽集团海外市场销量达到63万辆,同比增长31.6%。而上汽决定在欧洲建厂的主要原因在于,欧洲已成为上汽海外业务第一个20万辆级的市场。

吉利也实现了逆势大涨,今年1-7月累计出口销量为141667辆,同比增长41%。此次吉利加码布局马来西亚市场的背后,就在于丹戎马林正是宝腾汽车工厂所在地。从多年前,吉利牵手宝腾汽车成为“走进去”的典范,到目前,宝腾汽车销量连续两年在马来西亚排名第一,已经出口到13个国家。

“内卷”变“外卷”,车企为何扎堆出海建厂? - 天天要闻

另外,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强势崛起,必然会遭到当地市场的打压。自主车企在海外建厂,就是在应对这种风险。一方面,海外建厂为当地政府带去了税收、创造了就业机会,必然能获得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对中国车企而言,这一方式不仅能让当地经销商和消费者快速对品牌树立信心,进一步提升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又能为企业降低物流等方面的成本、加速市场布局。

技术成出海“利刃”,谁将引领新格局?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领先的厂商在海外重点市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属地化研发、生产、销售中心,正从传统贸易模式向海外事业发展模式转型,其底气来自于新能源技术构建起的国际竞争优势。

近段时间引发热议的大众汽车斥资7亿美元入股小鹏汽车,归根到底图的就是小鹏在电动车平台上的核心技术。前文提到的吉利自不必说,去年1月份,吉利正式与雷诺建立合作关系,将在韩国合作造车、推出高效、节能的燃油和智能混动车型,并计划于2024年将上述产品投放海外市场。这其中,混合动力技术正是吉利的合作“筹码”。

“内卷”变“外卷”,车企为何扎堆出海建厂? - 天天要闻

当年拿着技术来换中国市场的老牌车企,转而向中国车企采购新能源技术,再一次印证了中国车企已经逐步转变为技术出口方的事实,中国车企与世界汽车巨头的竞争地位正发生历史性易位。但行业普遍认为,要成为全球企业,除了技术领先,本土化是必经之路。而要达到一定的本土化率,就必须吸纳全球化人才、建立全球化运作机制。也就是说,谁能从品牌、技术、文化等方面被真正接受,谁将引领出海新格局。

基于前瞻预判,今年7月,吉利再次与雷诺“联姻”,共同创建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研发、制造和供应先进的混合动力总成和高效的燃油动力总成。更为关键的是,新公司将在欧洲、亚洲和南美拥有五大研发中心和17家工厂,员工总数约19000人,以完备的本土化组织体系,让中国汽车“出海”实现质的飞跃。

从目前来看,出口数据的“跃迁式”增长,让今年注定是见证中国汽车出口再创辉煌的一年,也让厂商更加坚定拓展海外市场的决心。以吉利为首的自主车企表现来看,以本土化思维的“走进去”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正向驱动力,引领中国汽车出海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维度,这也将成为中国主流车企发展过程中的大势所趋。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博主:未来三年将出现新的手机头部品牌 竞争远未结束 - 天天要闻

博主:未来三年将出现新的手机头部品牌 竞争远未结束

【CNMO科技消息】据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转发的数据,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在中国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在2024年第一季度成功登顶后,第二季度小米以1141.76万激活量再次蝉联中国市场第一的位置。随后,有博主引用相关数据表示,未来三年将出现新的中国手机头部品牌。小米手机 据博主分享的数据,在AI手机时代来临之前,智能手机...
破局内卷,上汽大众半年答卷诠释合资2.0转型路径 - 天天要闻

破局内卷,上汽大众半年答卷诠释合资2.0转型路径

中国车市的2025年上半年,空气中弥漫着价格战的硝烟与“反内卷”的呼声。当工信部、行业协会接连发声,呼吁行业回归价值竞争的本质,市场的分化也日益清晰。与新势力阵营正在加速洗牌不同,今年以来,主流合资车企的销量普遍增长,呈现出强劲的回暖态势。在这其中,一汽丰田、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广汽丰田等头...
前华为车BU王军挂帅加盟,吉利智驾要改写行业格局? - 天天要闻

前华为车BU王军挂帅加盟,吉利智驾要改写行业格局?

温馨提示: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汽车行业关注”,或者添加微信公众号:autoWechat,每日收获最新最快最热门的精彩汽车资讯。如果您有好的原创文章或者独家爆料,请发邮箱[email protected]日前,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最新人事任命,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车BU)创始人王军正式加盟,出任吉利智驾生态-千...
华为化身“价格屠夫”,16GB+512GB突降3500元,鸿蒙OS+卫星通信 - 天天要闻

华为化身“价格屠夫”,16GB+512GB突降3500元,鸿蒙OS+卫星通信

对于那些想要拍出精美照片的小伙伴,绝对是不能吝啬的,而就一款优质的影像旗舰绝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了,就在如今手机市场之中,那些拍照较好的旗舰机型,在价格层面也均是不便宜的,而对于想要低价格入手影像旗舰的小伙伴,就选对时机还是很有必
6817台新能源车,从深圳首航! - 天天要闻

6817台新能源车,从深圳首航!

7月8日,全球第二大汽车运输船——比亚迪“深圳号”滚装船,经宁波舟山港和深圳小漠国际物流港(以下简称“小漠港”)“南北接力”装船,搭载着6817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驶向欧洲。首次通过地跑形式集港实现“出厂即出港”在本次出口的新能源汽车中,1105台首次通过地跑形式集港,从深汕基地工厂抵达小漠港装船仅需5分钟,...
宾利中国发文打假:有人冒充总部发布低价销售方案 - 天天要闻

宾利中国发文打假:有人冒充总部发布低价销售方案

7月8日,一家名为宾利品汇(厦门)的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近期,公司发现市场上有部分机构或个人假冒“宾利总部”名义,擅自对外发布低价销售方案,且未向总部报备。此类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宾利品牌的声誉,并侵害消费者及合法授权方的权益。该公司强调,其是英国宾利家族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
10.05千克算11千克?你寄快递遭遇过“重量刺客”吗? - 天天要闻

10.05千克算11千克?你寄快递遭遇过“重量刺客”吗?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包裹实际称重为10.05千克计费重量却按11千克算(图源:江苏消保委)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表示将快件重量向上取整计算运费的操作,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多付费的感受,更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广大消费者要注意“重量刺客”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