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最好的技术、当最好的司机,他是天津港的“拖车王”!

2023年06月20日22:33:10 科技 7070

津云新闻讯:装货上船、卸货运输,在天津港一公司码头前沿,车辆来来往往,穿梭如织。

远远地驶来一辆拖车,只见驾驶员挂档动作干脆利落,拖车一个漂亮的“摆尾”,动线弧度优美,眨眼间完成了倒车入库。司机矫健地从拖车上下来,是成卫东。原来是他在现场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徒弟倒车入库操作比较困难,所以亲自上手为徒弟做示范,并讲解倒车入库的分解步骤和技术要领。

成卫东是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在港口工作25年,成卫东发明了拖车“快”“准”“稳”工作法,使得工作效率提高16.7%;练就左右脚都能熟练驾驶拖车的技术,成为天津港当之无愧的“拖车王”;带领团队开展“散粮作业全自动取样设备”等技术创新200余项,40余项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创造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为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产业工人到“天津楷模”,“学最好的技术、当最好的司机、作最好的员工”始终是成卫东心中不变的准则。

学最好的技术、当最好的司机,他是天津港的“拖车王”! - 天天要闻

把工作做得更好、做到极致

成卫东的家,距离港区码头很近,儿时,每天看着一辆辆大货车、一列列的火车飞驰而过,看着父亲和工友们整日忙忙碌碌,他亲眼见证天津港几十年来不断地发展壮大。

“我是土生土长的‘天津港人’。”毕业后,他如愿成为一名港口拖车司机。一想到父辈们当年用手拉肩扛,创造出天津港无数的奇迹和辉煌,成卫东心中就充满无穷的力量。

刚来的时候,由于理论和实践无法有效结合,成卫东处处碰壁,甚至一度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要么不干,干就要干出个样来!’是父亲的这句话把我拉了回来。”那时,成卫东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儿,他立志要成为最好的拖车司机。

“那时,我随身的背包里,常常放着几本有关拖车等机械设备构造与应用的书,一有空我就翻几页,只为更加了解这个成天打交道的‘老伙计’。”成卫东说。他还主动请缨到队里的保养组锻炼,在拖车的上、下、里、外钻来钻去,弄得全身都是油污。夏天,发动机热得像个火炉子,待一会儿就浑身滚汗,衣服从来没有干过。冬天,钢铁设备冰凉,海风寒冷入骨,手指冻得裂开了一道道口子。

为了提升工作效率,成卫东将拖车的行车路线进行优化。哪个路口易堵车,哪段路面不平坦,哪个位置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他一一弄清楚后记在心里。每次接到运输任务,就在头脑中快速规划出一条距离最近、路况最优的行车路线。比如,从车库到15段(码头),要转过5个路口,而且路口很窄,转弯要精准,不然20多米长的拖车很容易“扫尾”。就这样,成卫东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港口拖车司机。

这些年,港口最大的变化就是吞吐量翻了几番。“1998年那会儿,刚进公司活儿少,我们时不时就会候工,后来候工的次数越来越少,时间也越来越短。再到后来感觉越来越忙,几乎每天都不歇着,再往后就是人歇车不歇。

“我们一公司从1998年每个月最多装卸20万吨货到上个月装卸175万吨货,再次打破历史最高记录。”他说。

为了跟上港口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成卫东研究出了拖车“快”“准”“稳”工作法,把拖车操作的一个循环分解成40多个动作要素,需要挂几次档、踩几脚刹车、回几下头等等,一个要素一个要素的逐个研究。

“那时候,想问题都着了魔,吃饭时,把饭碗看成是拖车,在两个筷子之间通过,寻找运行轨迹,扫地时,把扫帚当成拖车,观察转弯角度。”成卫东说。

在港里,成卫东驾驶的港口拖车,分为拖头拖板两部分,总长将近20米,宽将近3米,驾驶起来非常不容易,倒车频率高,作业难度大,导致很多司机都有颈椎腰椎疾病。

“如果用左脚开车,身体就可以转过来,转头的角度就可以由原来的最大180度增加到270度左右,视野更加宽阔了,也就更加有利于提高效率,确保安全。”成卫东说,那时刚提出用左脚开车,在队友们看来就是“天方夜谭”,因为和寻常开车习惯不一样,很考验四肢的协调反应能力,难度比较大。

但成卫东有一股“倔劲儿”,认准的事,毫不犹豫去完成。他不放过任何可以用来训练的机会,高负荷的训练让他的双脚肿得老高,膝盖也因此受损,但这些反而更加燃起了他的斗志。经过艰苦的磨炼,成卫东终于练就了左右脚都能熟练驾驶机车的技术,使得倒车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至今无人能及,他是天津港最年轻的高级技师,被大家誉为当之无愧的天津港“拖车王”。

学最好的技术、当最好的司机,他是天津港的“拖车王”! - 天天要闻

工作25年,他成了人工智能的“师傅”

今年,成卫东有了一个新的头衔——天津港集团的“AI训练师”。

2021年,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正式投产运营,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其中,最亮眼的就是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成卫东接到的这项特殊的任务,就是给机器人当“师傅”。

成卫东要将平时积累的经验转化为技术,与人工智能设备深度融合,为人工智能设备的运行、维修以及基础管理提供参考,为天津港智慧化升级贡献专业力量。

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的外形和成卫东平时开的拖车差不多,它能够自动实现厘米级的精准定位,而且能够不知疲倦的保持全天候最佳状态作业。

但是在前期了解过程中,成卫东发现,这个“大块头”还缺点“大智慧”,在码头货场,什么时候该减速,什么时候该变道,如何选择最佳的行车路线,这方面还不成熟。

这时,成卫东20多年的工作经验有了用武之地。他把多年研究的40多个动作要素提供给程序员,由程序员翻译成指令、编入程序,“教”给机器人。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智能系统更加先进,更加像人的操作,在这方面,技术的迭代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比方说,之前机器人只能识别障碍物,但是不能识别坑洼路面,从而进行减速和避让。这时我们就提出来,能不能让激光雷达的扫描精度更加精准一些?”

“前两天一个清华大学的团队到天津港做调研,我们得知这项技术在清华大学已经实现突破,目前正在和高校对接。”成卫东说。

“虽然机器越来越智能,但我始终相信人是核心因素”,成卫东自豪地说道,这些年,作为一名拖车司机,成卫东将驾驶技术锻炼到炉火纯青。不仅是他自己,他带出来的徒弟,连续三届包揽技能大赛拖车组冠军。

亲历港口发展变迁,站在“新老”交叉点,成卫东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我始终是一名产业工人。”成卫东表示,“获得‘天津楷模’的荣誉称号,更让我感觉到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年轻人产生认同感,吸引更多青年人投身到一线生产队伍之中,投身到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的新征程,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港口建设新篇章再建新功。”(津云新闻记者 陈汝宁)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65亿美元芯片收购案,遭美国二次调查 - 天天要闻

65亿美元芯片收购案,遭美国二次调查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美国FTC对软银收购Ampere展开深度调查。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软银拟收购 Arm 服务器处理器厂商Ampe....
DRAM市场,将创新高 - 天天要闻

DRAM市场,将创新高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传统通用型DRAM和服务器高价值DRAM量价齐升双重驱动,2025年DRAM市场有望创新高。 根据CFM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
国产晶圆代工,市场巨变! - 天天要闻

国产晶圆代工,市场巨变!

未来十年,将是晶圆代工业的关键转折期。 这一判断,在近期一组数据中得到了清晰印证。根据 Yole Group 的最新报告,中国大陆有望在 2030 年超越中国台湾,跃居全球最大半导体晶圆代....
像卖车一样卖机器人?机器人体验店迎来爆发潮 - 天天要闻

像卖车一样卖机器人?机器人体验店迎来爆发潮

变现是目前人形机器人最大的问题。为了提高销量,更快形成社会氛围,拉动人才集中,业内诞生出多个全新思路。其中,集中展示4S店以及比赛,无疑是近期人形机器人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盘点了近日出现的4S店新模式▍具微科技(机器人4S店)6月30日,杭州迎来全国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的开业。这个由具微科技打造的具身智能...
79元,小米刚上架的这服务,真的太爽啦 - 天天要闻

79元,小米刚上架的这服务,真的太爽啦

虽然今天比较受关注的,是小米1999元/月租金的“小米青年公寓”。但机哥还是想提醒一波。手持小米老机型的机友们,要是电池健康度已经掉了很多、又或是觉得手机续航不太够用。可别错过小米今天开启的“七月服务周”活动。活动时间是7月1日10点-7月
“全球Z世代创未来”:“上海·未来城市”全球创意作品征集 - 天天要闻

“全球Z世代创未来”:“上海·未来城市”全球创意作品征集

上海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让青年人来说,才算数。无论你来自哪里,带着怎样的故事,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只因上海,从来不只是一座城,更是无数梦想的交汇点。用年轻的方式,去看见这座城市的无限可能吧。一则视频,一张照片,一幅插画,甚至是一行代码……你的创意,将成为链接世界的桥梁;你的表达,将定义...
行进中国丨重庆汽车产业向“新”而行 - 天天要闻

行进中国丨重庆汽车产业向“新”而行

这座超级工厂内,1600多台智能终端、3000多台机器人协同运作,实现了焊接过程自动化率100%、喷涂自动化率100%、全自动智能伺服压机线自动化率100%,满产后下线一台车最快仅需30秒。
微信朋友圈有变动!网友: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 - 天天要闻

微信朋友圈有变动!网友: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

1日有网友发消息称微信最新版本可以关闭共同好友点赞提醒了开启这项功能后,共同好友对你互动过的朋友圈进行点赞或评论时,系统不再推送红点提醒,但仍可在消息列表中查看,也就是共友互动时就不再通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