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9日公布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39.0万辆,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7.5%。乘联会认为,2月零售环比正增长,是春节和政策退出等综合因素影响下符合预期的合理走势。因今年春节本世纪最早和政策切换带来的透支因素,导致1-2月累计零售267.9万辆,同比下降19.8%。

2月,比亚迪仍然排在厂商零售榜头名,零售17.7万辆,同比增长接近100%,大幅领先于厂商首十其他厂商,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排三、四名,都有超过30%的同比正增长。
据介绍,2月自主品牌零售71万辆,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12%。2023年2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51.1%,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与自主品牌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流合资分化明显,2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0.6%,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7.6%,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7.5%,同比下降1.6 个百分点。
乘联会表示,2月中国制造业活动以10多年来最快的速度扩张,制造业PMI从1月的50.1%跃升至52.6%,远超分析师预测的50.5%。预计经济复苏会带来用车需求的较好增长。
乘联会预计 ,3月是新品推出的月份,多数厂商新车的大量推出即将拉开序幕,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很多省市出台了相应促消费政策,车展等线下活动的全面恢复也将加速聚拢人气。前期库存的国六B车型会逐步加速清库,价格松动对车市增量利好。由于近期的碳酸锂等价格的下跌,有利于厂商推出更具性价比的新款 新能源车型,车市关注度也将持续升温。
对于3月份湖北省推出限时一个月,企业+政府空前优惠的购车补贴政策,乘联会认为,这展现了汽车大省对稳定、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决心。目前看,到店、下订人群规模向好,短期内或将对中部省份销量结构形成虹吸效应。随着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新能源化转型趋势基本确定,自主品牌的崛起加速,未来中国车市仍将呈现强势增长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