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房屋已经研究应用超过十年,为什么没能得到普及?

2023年02月13日23:24:03 科技 1928

最近几天,一篇关于清华大学的徐教授为河北村民用机器人3D打印混凝土技术打印了一栋106平米的住宅,成为全国唯一,而且成本只花了20多万元的文章成功登上了头条优质榜单榜首,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阅读量超过了百万+。有3000+网友留言评论,很多网友对这项技术表达了赞许,同时也有网友表达了担忧,认为3D打印出来的房子到底能不能住人?到底能不能扛住地震?特别是最近土耳其叙利亚又发生大地震,造成超2万人死亡,数千栋房屋被毁的严重后果,网友们对3D打印的房子没有钢筋怕扛不住地震而担当忧。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可能很多网友还不知道,其实,3D打印技术造房子并不算什么新闻,河北这对70后夫妻请徐教授团队3D打印出来的房子早在2021年就已经完成了(见以下网页截图)


3D打印房屋已经研究应用超过十年,为什么没能得到普及? - 天天要闻

而且在更早的时候,国内就已经出现了3D打印的房子(见以下网页截图)

3D打印房屋已经研究应用超过十年,为什么没能得到普及? - 天天要闻

根据网上能查到的资料介绍,3D打印出来的房子抗震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因为未来的房子可能都不用钢筋的了,而是采用强度超过钢材20倍的碳纤维做材料,抗震性完全没问题。当然如果你不放心的话,也可以放入钢筋,技术是可以支持的。

目前来看3D打印建筑技术与传统建造技术和工艺相比较,优势是很明显的:

一是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降低成本。二是无模板施工, 资源消耗少。三是劳动强度低, 节省人工。四是施工过程安全、清洁。五是设计自由, 精确建造。

哪为什么3D打印造房子目前还得不到普及呢?主要还是因为存在2大应用瓶颈,一个是打印所需要的材料,另一个是打印设备。

材料是3D打印的核心技术,是影响3D打印技术在建筑市场应用中的关键性问题。3D打印建筑所用混凝土材料有着更专业复杂的材料要求。可挤出性、可建造性、粘结性和强度性等各项指标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就目前而言,市面上的各种3D打印材料明显成本过高,且在安全质量强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设备因素也是影响其具体市场应用的重要因素。包括打印设备的尺寸、精度、受环境影响程度等。毕竟建筑物千差万别,施工条件也是差异巨大,这就要求设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目前3D打印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还只能应用在部分轻量级的技术试验,要走的路还很远,但注定会往这个方向发展。

我是风采娱人——吾乃坐井观天翁,喜欢听别人的故事,也喜欢分享知识,交流观点,虽笔拙且寡闻,但欢迎大侠们指教,也请关注我——风采娱人

(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立删)


3D打印房屋已经研究应用超过十年,为什么没能得到普及? - 天天要闻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