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不打价格战

2023年02月10日20:36:14 科技 9887

中芯国际,不打价格战 - 天天要闻

作者 | 董温淑

编辑 | 董雨晴

2月9日晚间,芯片制造龙头中芯国际公布了未经审计的2022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

中芯国际未经审计的年营收为495.16亿元,同比增长38.97%;未经审计的全年归母净利润为121.33亿元,同比增长13.04%。

从去年年中开始,芯片供应紧缺态势缓和,市场转为供应过剩,高增速也成为过去,据gartner统计2022年全球芯片收入增速从前一年的26%下滑至1.1%。

这样的背景中,中芯国际在2022前三季度维持着亮眼的增速,但在第四季度出现了归母净利润下滑。

2月10日收盘,中芯国际a股股价报43.07元/股,下滑1.22%,总市值为3408.07亿元。

中芯国际,不打价格战 - 天天要闻

(中芯国际股价情况,图源:同花顺)

中芯国际赵海军:不做低价竞争

根据业绩快报,2022年q4中芯国际未经审计的营收为117.53亿元,同比增长14.6%;q4未经审计的归母净利润为27.44亿元,同比下滑19.7%;毛利率为33.1%,上年同期为32.7%。

数据显示,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中芯国际净利润增速持续放缓。

中芯国际,不打价格战 - 天天要闻

(近8个季度中芯国际归母净利润情况,数据源自公司财报)

一位资深芯片分析师认为,“(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要从营收下滑和支出扩大两方面来考虑。过去一段时间内,中芯国际没有采用降价策略导致销售额下降,而同期设备折旧、运维等费用没有下降,侵蚀了净利润,此外建厂等资本支出也在持续。”

在2月10日上午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对价格策略进行了解释,认为相比低价竞争,保证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才是重点。

“目前整个市场的产能已经比那个时候(指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多了很多,所以需求量、wafer out(生产完成阶段)的量,是应该会回来的,但价格未必回到原来那么高,这要求企业做的产品和技术要更有竞争力,以及跟终端客户捆绑得要更牢,而不是低价竞争。”赵海军如是强调。

业绩快报中还写道,2022年第四季度的利润减少,“主要由于本期投资联营企业和金融资产的收益减少以及本期确认的政府补助相关收益减少所致”。

联营企业指的是由中芯国际与其他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共同投资、中芯国际能够对其财务和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其中包括芯片封测龙头长电科技。此外,正在科创板ipo途中的绍兴中芯、灿芯半导体同样是中芯国际的联营企业。

支出方面,2022全年中芯国际完成资本支出约432亿元。

这一年中,中芯国际在建项目包括中芯深圳、中芯京城、中芯临港、中芯西青等。其中,中芯深圳至年底已经投产。中芯京城原定于2022年5月装机,但瓶颈设备交付发生了延迟,因此量产时间也会相应推迟一到两个季度。截至2022年底,中芯京城进入试产阶段。

到2022年底中芯国际月产能达到71.4万片8英寸约当晶圆,全年产能利用率为92%。值得关注的是,中芯国际在2022前三季度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0.4%、97.1%、92.1%。由此可见,中芯国际四季度产能利用率并不乐观。

持续“逆周期投资”

预计2023年营收将下滑

业界普遍认为一个完整的半导体景气周期约持续4-5年左右,其中伴随着3年的高景气周期和1-2年的低景气周期。

自1978年以来,全球半导体经历了7轮大周期,目前处于第8轮周期,景气度在2021年见顶。这意味着对整个芯片代工行业来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需求的萎缩、业绩的下滑将持续下去。

根据年初trendforce发布的数据,2023年晶圆代工收入或将同比下降4%。

中芯国际,不打价格战 - 天天要闻

(1978-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图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这也体现在了中芯国际的业绩预测中。根据业绩快报,中芯国际预测2023上半年行业周期尚在底部,预计2023年一季度的营收将环比下降10%到12%,毛利率预计降至19%到21%之间。全年来看,中芯国际预测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10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

业绩快报中写道:“持续投入过程中,毛利率承受高折旧压力。”在业绩说明会上,赵海军进一步解释道,虽然公司季度销售额在连续改善,但毛利率预期较为保守的原因是“上个季度(2022q4)的订单工作还未结束,下季度(2023q2)的出货仍难以回暖,还有折旧部分有新的增加”。

赵海军还提到了中芯国际存货不断走高,可能对公司的出货量和产品价格产生影响,“一季度asp(平均售价)会被侵蚀到一个最低的水平”。

此外,中芯国际预计2023年折旧同比增长超两成,资本开支与2022年相比大致持平,2023年底的月产能增量与2022年相近。这意味着在2023年中芯国际将继续坚持“逆周期投资”。

无独有偶,将“逆周期投资”贯彻到极致的三星电子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在1月31日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三星执行副总裁jaejune kim称公司在芯片支出方面的立场保持不变,“我们今年的资本支出方法是继续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应对中长期需求,今年的资本支出计划预计与去年相似”。

一面是扩产规划,另一面是不容乐观的市场需求,新一年里中芯国际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就在发布2022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快报的同一天,中芯国际还发布了董事长高永岗辞任首席财务官的公告。公告中写道:“高永岗博士为专注于履行其作为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的职责,辞任其所兼任的公司首席财务官职务,自2023年2月9日起生效。”

有投资者评论道:“对高总来说最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去思考怎么才能提高营收,改善利润率。”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