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城市的小精灵”,这是我对smart的第一印象。自从大学在路边偶遇smart,这款车一直让我念念不忘。好停车,方便转向,外观可爱,女性友好,每个点都正好踩在我的需求点上。
理所当然,毕业后我的第一笔存款全部用在买smart上。后来smart燃油车停产,感觉有点可惜,但我对这个牌子的好感并没有消失。在官微上看到全新smart精灵#1后,我毫不犹豫下定了,预计四月提车。

作为smart的忠粉,日前,我第一次参加了smart的“用户面对面”沟通会,以车会友,这里部分人已经提车,也有的和我一样在等待交付。现场还有一位重量级嘉宾—— 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车友们称呼他为湘北同学。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这个量级的车企leader,比起经常被讨论的马斯克、李想等人,工科出身的佟湘北更低调,也更接地气。

在车友简单自我介绍后,佟湘北自然地与大家聊起来,并就车友关注的产能、交付等方面,聊了聊smart的这一年。
他的言谈尤为恳切,承认smart的团队还比较年轻,对于营销、产品、公司策略以及合作沟通各方面都还有提升的空间。同时佟湘北也详细地解释了产能与交付相关的问题。对此,smart的制造、供应链及物流团队一直在全力以赴改善局面。

事实上,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目前smart的产能爬坡速度在新能源市场几乎已是最快的一个。自9月23日正式开启首批交付后,全新smart精灵#1仅100天即在华实现了累计交付9212台,12月交付量相比上月接近翻番,达到了4606台。之后预估工厂产能将逐步完全释放出来,交付数量估计要再涨涨了,期盼我的小车能尽快来啊。
佟湘北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车友们更安心也更放松,大家对smart的情况也表示理解和信任 。因smart结缘,这群人本来就有着同样的对smart品牌图腾的认可,对产品、服务也有着更大的期许。
随后的互动环节中,车友们依次发言,提出了诸多建议,比如:交付排序更透明;优化APP体验;多出点周边,包括行李箱、咖啡机等....针对这些反馈,smart也一一回复。

佟湘北说,对于用户提出的问题,smart太想给一个满分答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smart会通过快速升级迭代,不断变得更好。作为车友,我觉得这种互动太真实了,也太亟需了。所有的车企都说“以用户为中心”,但了解用户真正所需所想,才是“走进用户”的第一步吧。
万事开头难,从燃油车转型为纯电车品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在这条转型之路上,smart似乎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状态。2023年,smart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