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众多海外企业开始对华为麒麟芯片业务进行限制的时候,比尔盖茨就颇有先见之明得认为:这样打压毫无意义,只会让他们(内地)走上自给自足的道路。如今,比尔盖茨的预言正在一步步上演。
如比尔盖茨所愿,海外芯片价格“大跳水”,内地产量却与日俱增
在今年芯片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海外芯片企业都遭受了订单缩减浪潮,价格甚至出现了“大跳水”。反观内地市场,芯片行业却迎来了高速增长阶段,产量与日俱增。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距呢?
事实上,华为手机业务无奈进入蛰伏期后,内地科技巨头们就清楚了解到:芯片制造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短板,只有增强自身科技实力才能不受制于人。此后小米、OPPO等国产手机品牌纷纷加大了科技研发投入,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自研芯片的道路。
对数码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清楚,苹果产品的核心就是:自研芯片+自研系统,乔布斯以及库克正是凭借着这一完美闭环赢得了众多用户口碑。此前,小米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脱颖而出,不惜代价得打造出澎湃S1芯片,将其量产于小米5C上,可谓一鸣惊人。
经过四年沉淀,小米的造芯策略发生了一定变化,那就是从Soc走向专用芯片,从中端机搭载变成旗舰机型搭载。2021年,雷军在年度演讲上正式亮相了澎湃P1充电芯片以及澎湃C1影像芯片,它们分别被搭载在小米12Pro以及折叠屏MIX FOLD上。同年央视纪录片中,小米工程师明确表示:Soc研发投入是超乎想象的,未来仍会回到设计以及制造方面。
“技术为本”大概是每家科技公司的发展铁律,而小米显然没有放缓前进脚步。就在近期,澎湃G1芯片的亮相着实令人惊艳,一方面它可以实时检测电池安全,增加手机续航时长,另一方面则是为小米补全了充电领域的最后一块拼图,实现电池管理全链路技术自研的突破。
根据目前看来,小米12S系列产品将会率先搭载澎湃G1芯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了解一下。
时至今日,芯片制造已然成为科技巨头们下一个较量的赛道,正如比尔盖茨所愿,国产手机品牌的入局加速了自研进程,内地芯片产量与日俱增。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