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凭借着出色的产品和顶尖的科研成果优势,在全球科技市场上,已经成为数一数二的存在。尤其是库克接手了苹果之后,苹果公司的赚钱能力也越来越强,且苹果也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市值突破30000亿美元的公司。正因为苹果拥有惊人的赚钱能力,所以能够成为苹果供应链中的一员,也是一件让人骄傲的事情。
但成为“果链”成员并非简单,苹果公司对于对于供应链企业的管理可以用“苛刻”来形容,除了苹果拥有漫长且严格的审核程序外,为了尽可能避降低“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苹果不会采用单一供货商,就拿屏幕来说,苹果的手机面板供应商有三星、LG以及京东方等。
在此过程中,苹果除了会对供应链企业压价外,还会要求厂商将生产工艺出让给其他竞争对手,从而由几家供应商同时供货,从而达到苹果对于产品统一标准的要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进入“果链”虽然很光荣,订单量能够得到增加,或许也会影响公司市值,但其实供应商的利润反而少了。
并且,对于苹果供应链企业来说,还存在随时可能被踢出局的风险。去年,包括欧菲光在内的34家国内供应链企业,就被苹果无情的抛弃了,而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导致欧菲光市值暴跌,净利润暴跌90%左右,一夜之间几乎破产关门,真是一场悲剧。
当时,央视就对中国企业发出了提醒,国内供应链企业要摆脱“苹果依赖症”,且多元化布局。苹果都懂得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为何国内供应链企业会不知道呢?或许针没有戳在自己身上,所以不觉得痛,央视的提醒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依然有不少国内供应链企业将所有的资源和关注都放在苹果身上,结果,欧菲光悲剧再上演。
近日,苹果官宣,手机屏幕生产厂商京东方被踢出了iPhone13手机的供应链。具体原因是,京东方更改了OLED屏幕面板的设计。被苹果抛弃的京东方,相当于按下了“暂停键”,未来的发展前景堪忧。
毕竟一向支持京东方的华为,目前手机业务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如今又失去了大客户苹果,这对于京东方来讲,犹如当头棒喝,影响甚大。
在经历了欧菲光以及京东方事件后,国内供应链企业应该认清了苹果的真面目。而且除了中企之外,从苹果对俄断供的态度就能看出来,这家公司一向以利益为先,千万不要对苹果等美企抱有任何的幻想,认为对方多少会讲点情面。当涉及利益的时候,翻脸不认人是必然。所以摆脱“苹果依赖症”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再等了!央视的提醒应该得到重视,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