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限电令发出,各地开始严抓严控之后,各大媒体平台关于这一消息非常的关注。尤其是抖音粉,估计这段时间总能刷到这类视频,搞的是有关人员焦灼,无关人员吃瓜。
疫情又卷土重来,新政策又随之相伴,两者夹击,最难受的莫过于跨境电商这个行业了。中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近几年来电商行业也是在中国风生水起,而中国作为目前来说最为安全的一个国家,很多的企业也都放心跟中国做生意。
于是乎,中国的许多工厂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照”,来华订单也多的不得了。跨境电商的市场也是呈爆发式增长,没有想到的是,这居然成了行业“螺旋”、“内卷”的开始。
(行业内卷 图)
一、高入低出
近日有一位声称是亚马逊卖家的人,写了一封信发布到了网上。内容中说到:“现如今市场的大环境不太乐观,在材料和物流这一块都在不断的涨价,相比于前两年,光是毛利润就少了有7、8个点。
尤其是现在出台了‘停电停工’的政策,企业运作的时间也被缩短,工期减短,出货率自然也就低了下来。供应链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可是原材料依然在涨,那买家的购买成本也自然而然地上去了,这搞不下去了啊。”此话一出,不少人都同声附和:好像是这么个理。
(利润极少 图)
因为现在很多订单都是流向中国,虽然表面看似一片繁荣,但是实际却是利润狂跌,不仅低价螺旋,而且相互内卷,生意难做。亚马逊在2022年企业新卖家入驻也已经正式启动,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新鲜血液融入进来。
那人一多,不是卷得更厉害了?就是因为前既有内卷螺旋,后就有不断低价妥协。在旺季降至的时候,亚马逊上居然还在停不下来的螺旋,不仅定价一降再降,折扣拉满,甚至是直接开启0元购送温暖,这些操作可是把入驻卖家都给吓坏了。
(商品降价 图)
面对各项成本的狂飙,原材料和海运的不断上涨,即便是精打细算也难逃被严重挤压商品才得来一点利润。从目前的数据上看,中国外贸的数据看似美观,实则污秽,也难怪会有人写出那样的信。
于是乎,终于在亚马逊卖家的群体中释放出了呼吁涨价的信号,现在每天都有人在叫喊着:中国卖家一定要团结起来,别做慈善了,赶紧涨价。还有甚者:我要涨价了,我要退出中华慈善总会亚马逊分会了,谁爱卷谁卷吧,涨价之旅也终是在一片呼吁声中拉开了序幕。
二、开始涨价
在进入下半年旺季的时候,亚马逊集团在美国的线上商品开始出现了上涨的趋势。从最新的数据来看,从7月份开始,美国的电商价格开始持续通胀,2021年7月的在线商品价格也比2020年同一时期上涨了3.1%。
从Adobe数字经济指数报告中可以看出,2015年到2019年这几年的时间里,美国的线上商品价格整体都是比较低的。价格平均每年都会下降3.9%,但是没想到今年的数据却出现了神仙逆转。
就是7月份,在已知的18个线上商品类目数据中,有9个类别的商品是明显出现了涨价趋势的。其中服装类、非处方药和体育用品的价格涨幅是最为显著的,光是服装类就增长15.26%。其他类用品的价格也都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涨,这在往年可都是处于下降趋势的。
据了解,为了支持这样的涨价行为,在美国的线下实体店也出现了限购的现象,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产品需求增加等压力,也可适当的转嫁至消费者身上。所以对于销售的线下产品,普遍都会涨价3.5%~4.5%,其中生活用品类涨幅4%~8%,宠物用品涨幅达到5%~11%。
现在也有亚马逊的卖家表示:适当的涨价对单量影响不会太大,“热销品都涨了接近十几美元,单量也在蹭蹭地往上升,到现在为止都已经卖断货了,老板现在又加急空运了一批货出去。”可见目前为止,涨价的方式还是成效显著的。
三、涨价真的可取吗?
在进行了一波涨价操作后,也有不少卖家反馈说:涨价后单量下滑情况较多,卖家需在销量和利润中找到价格平衡点。这话一听好像这波操作有点不太妙,是买卖不成还是把米吗?
原来,在低价横行的大环境中,面对众多涨价的呼吁声中,其实涨价组里也已经不言而喻了,所以必然有人带头涨价。没想到,在头部的卖家尝试涨价了几天后,居然再度将价格下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没想到的是,无论大环境怎样改变,其实低价销售仍是主流。在涨价风波开启之后,仍有卖家发现某类目TOP1折扣开满,搞些啥0元购送温暖的活动。且该产品在站外有60% off,站内还有20% Coupon及30%促销券,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搞成这个局面那就算是开始涨价了也很难扭转乾坤嘛,同样的品牌消费者肯定还是希望能够低价购买呀。对于跨境电商这样的行业来说,其实没有不同的,这也是每一个跨境人无以言说的无力。
伴随着平台红利的逐渐衰退,跨境出口卖家开始进入红海市场之后,竞争也愈发的激烈。无论是选择精细化运营还是品牌化运营,都应该要着手去探索一条更好走的路了,毕竟现在同质化的竞争利润已经低到可怜了,所以可能现在的涨价对于问题的解决也只是杯水车薪。
结语
其实现在的市场环境下,也不止是亚马逊卖家在内卷,许多的工厂也在内卷,内卷是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中的。只不过是随着价格战持续,一些卖家在亏损退场之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意识到:价格螺旋终究不是出路,将会很难上岸。
追溯本源来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有二:一是资源不够多,二是资源不够分。天平注定失衡,想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那就要涉及到更深层次的产业升级以及公平分配等问题了。
总而言之,在亚马逊这条大道上,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需要去深耕自身的产品。做好精细把控,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才有可能站稳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