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刻:走下神坛的马云,备受追捧的任正非

2021年09月10日20:20:02 科技 1125

步入2021年,互联网舆论的风向变了。

原来被捧上神坛、号称“创业教父”的马云跌落云端,消失在公众视野之中。

而一向低调示人,鲜少接受采访、发表演讲的任正非依旧备受追捧,华为每一次《内部信》都能在舆论场激起浪花。

马云和任正非曾都是公众的宠儿,短短一年时间,形势逆转。马云在某些自媒体笔下成了人人喊打的资本家,“屠龙少年终究变成了恶龙”的论调不断出现。

转型时刻:走下神坛的马云,备受追捧的任正非 - 天天要闻

平心而论,两人都是各自领域的弄潮儿。马云在电商一片荒漠之际,白手干出了一个电商帝国;任正非在通讯技术匮乏的年代,横下一条心,在5G上实现了弯道超车。试问全国能有几个人做到?

马云犯的最大的错误是过于迷信金融,把中国经济推入美国模式,脱实向虚。没有强大的制造业,14亿人的就业怎么办?

夺富于民

马云近乎白手起家,创立阿里的故事,相信大部分人听得耳朵都生老茧了,本文讨论的是阿里赴美上市后,干了哪些事?如何夺富于民?

2014年,阿里巴巴正式登陆美股。在美国,马云受到华尔街英雄般的礼遇,据马云自己说,华尔街想见他的投资人从酒店顶楼一直排到了一楼。

《华盛顿邮报》用“中国的商业传奇”来形容他对中国商业版图的改变。

美国股市有个很坏的毛病,只看短期收益,一家公司只要一个季度不赚钱,各大投行都会调低对它的购入评级,进而导致股价雪崩。

特斯拉就遭到过华尔街集体做空,气得马斯克发推特叫嚷要私有化。

转型时刻:走下神坛的马云,备受追捧的任正非 - 天天要闻

阿里上市后显然得了美国的“股价病”,为了维持高股价,不断推出新的项目,将触角伸向零售行业的各个角落。

以卖菜为例。因为时效性,瓜果蔬菜并不容易电商化。阿里强行用钱烧市场,短时间内补贴用户。如果这事干成了,会有什么结果?

菜场生意至少下跌20%-30%,意味着同样数量的菜农面临失业风险。单个菜农面对大资本的进攻,根本没有还手能力,这就是典型的夺富于民。

阿里还在推广“无人店”模式,“无人店”对个人意味着失业,对企业意味着成本降低,资本很喜欢这样的操作。资本可以利用钱生钱,普通老百姓玩不起,没资格。

再看蚂蚁金融,更是完全复制了美国“金融杠杆”那一套打法。

先从银行贷出一笔钱,放贷给个人消费者,再把个人消费者借出的钱打包成债券,卖给各种金融机构,又得到一笔资金,再拿这笔资金去银行做保证金,又搞出一笔新贷款,继续放贷给个人消费者。如此反复。

转型时刻:走下神坛的马云,备受追捧的任正非 - 天天要闻

一套操作下来,蚂蚁金融实际出资只有第一次的保证金,整个贷款规模却被放大了5-6倍,风险同步扩散。一旦出现问题,倒霉的是银行,蚂蚁金融直接宣布破产完事。

这样近乎“空手套白狼”的把戏,被马云堂而皇之称为“金融创新”,难道不荒唐吗?

只有研发能救华为

目前,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的情况,只能用“溃败”来描述。原本稳坐欧洲市场前三的华为手机,消失在榜单之上。原因众所周知,没有手机芯片了。

特朗普“卡脖子”之举,符合国际贸易规则吗?显然不,但符合美国利益。华为掌握了5G技术,对美国高科技产业产生了严重威胁。

5G技术属于基础技术研究,总投入,高风险,失败血本无归,成功赢得所有。哪有FaceBooK、谷歌开发一个APP收割用户来钱快?

在华尔街投行疯狂的策动下,谷歌、微软、FaceBook只愿意拿很少一部分钱来投资基础技术研究。致使美国在5G技术上有些后知后觉,错失了5G的黄金研发时间。

5G又是如此重要,有科学家甚至把它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钥匙”。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于英国,英国横霸世界二百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于德国、美国,两国相继崛起;

第三次工业革命爆发于美国,美国终成霸业。

转型时刻:走下神坛的马云,备受追捧的任正非 - 天天要闻

如果第四次工业革命爆发在中国,美国霸业便敲响了丧钟。所以特朗普才会近乎疯狂,不讲任何国际贸易法则,制裁华为。共和、民主两党达成“华盛顿共识”要遏制中国发展。

技术领先是能让美国人真正惧怕的东西,阿里的“金融创新”,美国人一点不担心,都是他们玩剩下的东西。

一周前,任正非发表新的内部信《华为到炸掉研发金字塔的时候了》。文中指出,今年上半年,华为销售收入320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14亿,净利润不足10%。

日本孙正义当年投资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阿里上市后,2000万变成了540亿美元。这是多少倍的回报率?

华为消费者业务受到“卡脖子”影响,收入1357亿人民币,同比降幅达46.95%。

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任正非依旧强调研发,指出华为研发存在设计与开发脱节、研发人员待遇较低、内部多头管理造成浪费三个方面的问题。

转型时刻:走下神坛的马云,备受追捧的任正非 - 天天要闻

有时,我们还要暗自庆幸,幸亏华为没有上市,手机收入下跌46.95%,这样的成绩拿到股市,股价非跌停不可,华为宝贵的资金将被用于维持股价,投入研发的钱会变少。

只有研发才能让华为走出现在的困境,用技术打败美国人。

要金融,不要金融化

金融对制造业的帮助不言而喻,没有金融的支持,研发没有资金,根本搞不起来。但我们不要金融化,把金融当成“神”一样的崇拜,金融无孔不入。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最终目的是把世间的一切变成“资本异化物”,把世间所有一切明码标价。

金融应该是制造业的润滑剂,加速中国产业的腾飞。资金空转,只能产生贫富差距和泡沫经济,老百姓生活的改善还是要靠制造业生产出来的产品。

美国过度金融化的结果就是蓝领工人失业,中产阶级破产,华尔街赚得盆满钵满,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转型时刻:走下神坛的马云,备受追捧的任正非 - 天天要闻

数据表面,从克林顿时期开始,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已经20多年没有增长。

美国曾经引以为傲的中产阶级集体破产,生活陷入困顿。等到美国想重返制造业,又阻力重重,金融资本家实际上已经绑架了美国。温铁军教授把这种现象归结为“金融资本的法西斯化”。

前车之鉴,更值得我们的反思。


作者:江左佑安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