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注新闻的小伙伴们应该都听说了,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出手管制那些打着互联网发展旗号,在中国疯狂对国人“割韭菜”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时代确实给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比如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饿了用手机点一下,外卖就会送上门。需要付钱,只需要扫一下就能付款完成,完成交易。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谁身上还带现金啊,干啥都是转账发红包,似乎这已经成了万能一样。而在我国的很多高校,一些学生为了毕业后能找到高薪工作,都纷纷选择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为了就是挤破头也要进入互联网公司上班。
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如果当一个国家的互联网经济影响到,乃至覆盖了实体经济之后,造成的后果就会是非常严重的。在说这个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西方国家,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他们虽然重视互联网的发展,但没有达到疯狂的地步。他们更加重视科研,教育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很多人会拿美国反驳,说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就非常多,而且非常发达。但你们不知道的是,其实美国的实体经济更发达,实体企业更多,只不过他们把工厂搬到了海外而已。
在其他国家建厂,真正获利的还是美国自己。那么互联网经济能不能取代实体经济呢?答案是肯定的,不可以,而且我国可以用一次非常惨痛的经历告诉每一个人,互联网取代实体经济,这一招绝对行不通。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根本,没有实体经济的国家,他所有的一切都将泡沫化,只要一点点打击,就会被彻底摧毁。过分地依赖互联网就会发现,当真正危机产生时,互联网根本就难以担当大任,而互联网经济更是承受不住冲击的。
众所周知,日本这个国家,资源匮乏,人口也不是很多,只有几千万。二战前,我国资源丰富,拥有5亿多人口。但当日本发起侵略战争时,我们才知道,日本的军事实力原来如此强大。原因在哪?因为那个时候的日本就已经拥有发达的工业也军工业基础了,而那时候我国的工业实力还是零。因此我国用14年的惨痛教训和痛苦经济,总结出了经验,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靠互联网,而是靠实体经济。互联网只是国家发展中会用到的工具,但绝对不是任何东西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