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穷困潦倒时,看看他的故事,或许能找到你穷困的原因

人都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别怨天怨地,看看他的故事,或许能找到你穷困的原因。

话说魏晋之际,有个叫魏舒的,因为反应迟钝,不被乡里所喜欢。

家里看他老大不小的,总得找个班上吧,不然整天只吃粮不打仗,家里有座矿山也得败光,于是求他叔父魏衡,帮忙谋个职位。

求人如吞三尺剑,魏衡心想:“我虽然在吏部小有名气,但也不能给上面推举个庸才!”于是让魏舒去守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水碓。并对魏舒家人说:“不要小瞧这个地,要不是看在他是我侄子的份上,我还舍不得给他!”

有次宴会上,魏衡仗着给魏舒找了个安身之处,对宾客说:“魏舒要是能做到管一百户,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鄙视之心溢于言表。魏舒听后也只是笑笑。

这时宾客中有个叫王乂的,过来打圆场:“哎,此言差矣,我看令侄,迟早做到台辅!”于是经常接济魏舒。魏舒也不推辞。

魏舒四十岁后,上面考察孝廉。亲朋好友认为,魏舒没有学业,考什么考,考了,没选上,不更丢人吗?不如干脆不考,还能博个清高的名誉!

但魏舒心想:“考都没考,怎知我就考不上?”于是自学三个月,考上了后将军钟毓长史

钟毓也没把他当回事。有次请客,发现多出个位置,于是让魏舒出来凑数。

高朋满座,自然少不了诗词歌赋、谈古论今,没想到魏舒每次说话都语惊四座,让人拍案叫绝。

钟毓叹道:“没想到我这浅水里藏着这么大条龙!”于是推举魏舒为相国参军。

到相府后,魏舒将大小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深得司马昭器重!

由此可见,人为什么穷困潦倒,无非就是图虚名,不重实际而已。

当魏衡笑话魏舒只能管一百户的时候,如果魏舒贪图自己的名声,怎肯受如此大辱,必定会和魏衡起争执,搞不好官位就丢了。

当王乂接济魏舒时,如果魏舒拿出个“接济我就是看不起我”的态度来,就只能忍饥挨饿。

当别人劝他不考,以博清高之名的时候,他反其道而行之,因为考不上是我不行,不考是我放弃机会,那才叫笨!

当钟毓让他凑数,如果图虚名,哪受得了这个,也就得不到钟毓的推举了,怎么大展宏图?

所以什么是穷困,图虚名而已。很多人自以为读了那么多年书,怎能干体力活?殊不知,当你成年了还不能养活自己的时候,哪有什么高材生一说?有啥干啥!

点赞关注再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