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美艳少女不幸遭遇战祸,却不想因祸得福嫁好人家

明朝万历年间,山西太原府有位姓杜的郎中,人称杜明。杜明年轻时考中进士,官居知县,因政绩卓著,晚年被召入京城任职,官至郎中。

杜明有个漂亮聪明的女儿,名叫杜香。杜香从小就明艳动人,举止高雅。她喜欢吟诗作画,并拜师学琴棋书画,颇有些才华。

每当杜香拨动古琴,飘扬的音符仿佛能让人心醉;当她挥毫作画时,墨韵生辉,让人顿然开悟。杜香不仅才艺出众,还积极参与家中的针线活计,对仆人也很和蔼可亲。杜明非常疼爱女儿,誓要让她嫁给一个好人家。

杜香十八岁那年,杜明替女儿说定了亲事,对象是本地一位富商的公子——王继新。王继新不仅家境富裕,还是太原府主簿,深得知府欣赏。杜明为女儿挑选了这样一个门当户对的好夫婿,自是喜形于色。

杜香对这门亲事并不抗拒:“父亲的安排,儿女应当遵从。只要对方不是个糟糕的人,我就心甘情愿嫁过去。“

婚礼那天,杜香穿上红彤彤的嫁衣,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王继新也笑得合不拢嘴,高兴地牵着新娘的手。两家宾客笑语盈盈,热闹非凡。



杜香嫁给王继新后,对王家虽然尽心尽力,但王继新的家严家法却让她颇感压抑。过了几年,王继新突然染病去世,年仅二十五岁的杜香守寡了。除了悲痛,杜香还要面对王家的眼色。

杜香带着还在襁褓中的儿子小新,离开王家老宅,回到父亲杜明的府第。杜明看女儿憔悴不堪,便让她到家中的画楼创作绘画以排遣。

杜香对画楼一见倾心,她终日挥毫泼墨,心无旁骛。杜香的绘画天赋高超,初时只画些院中的花鸟池鱼,渐渐也能绘山川人物。

杜香尤擅长描绘美人,笔下的美人神态万千,栩栩如生。杜香的绘画名声很快传开,太原城中纷纷来求画的达官显贵越来越多。杜香也渐渐找回生活的乐趣,她的容颜也不再那么憔悴。

“女儿,你终于能开怀一笑了,我实在太高兴了。“杜明看着女儿笑逐颜开的样子,内心十分欣慰。

当杜香绘画生涯如日中天时,噩耗却突然而至——边疆传来战乱蔓延的消息。不久,战火蹂躏到太原一带,杜明带着杜香和小新出逃避难。

“叮叮当当”带着血腥味的刀枪声不绝于耳,杜香抱着小新,躲在一辆颠簸的马车里,心如乱麻。

“女儿,别怕。我们一定可以平安脱险的。“杜明试图安慰女儿和孙子。

就在马车行进途中,忽然一支敌军杀出,将他们团团围住。敌军阴沉着脸,举起了刀枪......

“呜呜......“小新被吓得大哭起来。

“孩子,别哭......我们一定没事的。“杜香抱紧孩子,双目紧闭。

“放下武器!“一个威严的声音突然响起。一个身着医官服饰的年轻男子大步走来,目光如电地盯着敌军。他身后还跟着十几个精壮的武士。

敌军见状,明显有些忌惮这个医官,把武器放下了。

那医官走到杜香跟前,用温和的目光看着她:“请两位和小孩跟我来,我会保护你们的安全。”

杜香抱着小新跟着医官离开了这里。原来他是京城来的御医占元,奉命出巡边疆。

经过占元悉心治疗,杜香和小新伤势渐渐好转。杜香由衷感激这位救命恩人,便邀请他在太原小住。占元本就赞赏杜香的才华与善良,二人在太原的日子越发投机。

春去冬来,杜香开始在占元的帮助下重新习画。而占元也时常陪在杜香身边,与她品茶论画,言笑晏晏。杜香逐渐从丧偶的阴霾中走出,她也发现占元温文儒雅,待人恭谦,实在是一个好男子。

一日清晨,杜香正在画楼挥毫,占元拿着一盘新采的李花走来,他将花轻轻插在杜香的发间:“这些李花衬托得你更美了。我想,等战乱平定,我们就在此地安家吧。“

杜香羞涩地点点头,笑逐颜开。

时过境迁,杜香和占元结为连理,过上了平静祥和的生活。杜香的绘画造诣日益高深,徒弟众多,名重一时。占元也因医术精湛,官居太医院使,受到皇上倚重。

杜香与占元的儿子陆续长大成人,都在科举中取得了好成绩。占元高兴地对杜香说:“我们儿子们都很出息,这都是多亏了你的教导启蒙。“

杜香笑言:“不仅如此,他们继承了你的医术与仁心,也会成为造福社会的好医者。“

儿孙环绕膝下,杜香与占元相濡以沫,共度晚年时光。杜香时常回忆起当年战乱,感慨人生无常。占元总是轻声安慰,让杜香就专心享受眼前的幸福美满吧。

杜香和占元携手走过几十年风雨,终得幸福。杜香在九十高龄时病逝,占元悲痛欲绝,也在不久后离世。

杜香临终前微笑着对儿孙们说:“我与你父亲情深意笃,今生无憾。你们要互相扶持,继承我们的家业,造福社会。“

杜香一生坎坷,但终得幸福,她用自己的才华照亮了别人的生命。儿孙们都深受杜香熏陶,个个积极进取,杜香也就心满意足了。

杜香逝世后,她的绘画作品和医术著作广为流传,深受后人推崇。杜香一生热心助人,她的画作中常描绘平民百姓,寄托了她的仁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