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春 素材/陈丽萍
文章来源:作者身边的生活
(声明:本人所有文章都是今日头条原创首发作品,如果发现抄袭或者洗稿,追究到底!)
我叫陈丽萍,今年50岁,
我的老家在一个小山村里,我有兄弟姐妹三个,我有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弟弟。
当年父母辛辛苦苦地供我们读书,他们早出晚归地种地、种菜园,卖点钱给我们交学费。
姐姐初中毕业之后,她选择了上高中考大学,她考上了一所专科学校。
1990年,我参加了中考,我考上了中专 ,当时我中考的分数超过了中专录取分数线20多分,我报了当时比较热门的供销学校。
姐姐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市里的一家公司上班,而我中专毕业以后进了我们镇上的供销社。
但是谁都没料到,我毕业之后只上了一年班,供销社就关门倒闭了。
当时我在供销学校里学的是物价那一块,我非常后悔,要是当初学习会计专业的话,我也能找个会计的活干。
我一个供销学校的同学,他学的就是财会专业,他从工厂下岗以后,马上被一个私人的企业录用了,工资还不低。
我只得外出打工,我先是去了浙江的一家制衣厂,在那里干了三年,我当了车间组长。
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工资不高,当上组长以后,因为我天天出勤,再加上心灵手巧,当时是计件的,我干活比较快,一个月都能挣到500多块钱了。
在九十年代里,500块钱的工资就不少了。
我想留在那里好好发展,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母亲说我到了该找婆家的年龄了,就让我回来了。
当时我姐姐所在的公司效益越来越好,到年底的时候,姐姐竟然能拿六七千块钱的奖金了。
姐夫是市里当地的,他们家是拆迁户,家里给他们准备好了两套房子,姐姐风风光光地嫁了过去。
我回到家乡以后,我就在县城里继续打工,刚开始我去了一家服装厂上班,虽然在车间很累,有时一天得干十几个小时,但是一个月只能挣200块钱,我非常失望,我就离开了那里。
从服装厂辞职以后,我干过很多活,我去饭店里刷过盘子,也去菜市场帮人卖过菜。
在菜市场打工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出摊的小伙子,他相貌普通,但是人很踏实、勤快,他老家在县城西部山区。
天长日久,我们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一年后我们打算结婚。
我们在县城租了一间小平房,带了一个小院,院子非常窄小,勉强能放一辆卖菜的三轮车。
我们两个人白手起家,丈夫买来了一桶腻子,我们两个人拿着滚子,把墙滚了一遍。
母亲请木匠给我们打了一套小组合家具。
父亲说还要给我们打个大衣橱的时候,我拒绝了,我说:“爹,房子小再安上个大衣橱的话,屋里就坐不开人了。”
我去买了一个晾衣架放在屋里,我们把衣服挂在上面,然后用一张被单蒙一下,就不沾灰尘了。
我们的婚礼很朴素,请两家的亲戚坐在一起吃了顿饭,就算结婚了。
我姐来到我家一看,摇着头说:“丽萍,房子这幺小,以后你们怎么生活呀?要是有了孩子的话,还能住得开吗?”
我笑着说:“我一点也不愁,日子都是慢慢过起来的,以后有了孩子,房子虽然小,但是三口之家也能住得开,我和老公两个人好好卖菜,也许以后我们就能买起楼房了呢。”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在早市上卖菜非常辛苦,每天凌晨四点来钟就要起床。
冬天,满天的星星都还没有褪去,我们就得披星戴月地往早市上赶。
早晨八九点钟以后,那些批发商就开始收摊,准备回家休息了,但是我和丈夫还不舍得走,我们继续卖菜,这样能多挣点钱。
由于常年风吹日晒,我的容貌看上去比同龄人要大不少,尤其我和姐姐走在一起的时候,虽然她比我大三岁,但是好多人都说我是姐姐。
卖菜不是个干净活,天天身上沾满菜叶,我都是穿以前的旧衣服,好在我身材没有走样,多年前的衣服都能拿来穿。
儿子出生以后,不到一周岁我就给断奶了,我把他送到了婆婆家里,本来我想让婆婆来县城带孩子的,但是公公年龄也不小了,身边不能没有人,我就狠狠心把孩子放在老家。
孩子回到老家以后,我就赶紧和丈夫出摊卖菜。
姐姐住在市里,他们家的生活条件非常好,我去过她家的次数不多,他们家装修得富丽堂皇的,有的电器我都还没见过,更不说会使用了。
每次姐姐回来的时候,我都提前把新鲜的青菜装好几箱,送给她。
有时姐姐也会顺手送给我们点礼物,有时是一盒茶叶,或者是两瓶酒,都是她后备箱里的东西。
有时姐姐会送我几件衣服,都是她穿着不合适的,我都笑纳了,反正我卖菜也不需要穿好衣服。
有时姐姐嫌我不去他们家做客,我就笑着说太忙了,哪有时间去走亲戚?
其实,那段时间我和丈夫经常去市里,因为丈夫的胃不好,我们找了一个专家给丈夫看病。
到了中午,我也曾想过去姐姐家吃饭,顺便过去看看她,但是我想想还是别去了。
我和丈夫穿得不好,也拿不出像样的礼物,我一直记得一句老话:人穷莫走亲。
姐姐的公公婆婆也住在他们家里,如果我们去了以后人家有可能嫌麻烦,再就是怕人家看不起我们。
有一次我和母亲一起去姐姐家,她婆婆问我干什么工作,我说在早市卖菜。
姐姐的婆婆看了几眼我的鞋子,那天我穿了一双皮鞋,但是由于年岁多了,皮鞋的边上裂了一点口子,我也没当回事。
老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我还是觉得给姐姐丢脸了,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再去姐姐家。
前些年,我们终于买上了一套60平的小房子,每个月都要还房贷。
在早市上,遇到大雨天的时候有的摊主就不出摊了,但是我和丈夫风雨无阻,一年365天,天天去早市场卖菜。
我们要是不卖菜的话,那个月的房贷就没有着落了,儿子读书花钱,家里的水、电、燃气,哪样不得花钱?
我回娘家的时候,我那几个婶子大娘都说我家的日子过得累,让姐姐帮帮我们家。
我就笑着说:“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愿意帮我的话那是情分,不愿帮我的话那是本分,我从来没希望靠别人发家致富。”
当初我们买房子的时候,姐姐知道这件事,但是她没有说借给我们一分钱,我都没好意思张口找她借钱,因为我听说她刚刚换了一辆好几十万的车。
当时我们还缺5000块钱的首付,就是凑不齐了。
没办法,我把结婚时丈夫给我买的一个金戒指和一条很细的金项链卖了,又找我一个同学借了2000块钱,才凑够了首付。
说实话,虽然我们家的经济条件不好,但是我从来不在娘家哭穷,我从来不说没有钱。
不管回婆家还是回娘家,我买的礼物都是一样的。
我经常对丈夫说:“咱自己苦点累点不要紧,父母把咱们养大不容易,他们年纪大了,咱们得及时尽孝。”
说实话,因为我们经济条件有限,回娘家我也买不起贵重的东西,父亲爱吃牛肉,我有时就给他们买上几斤牛肉,再给母亲买箱牛奶。
父母很体谅我,母亲总是说:“玉萍啊,你家里没钱,你回来的时候空着手就行了,我和你爹吃喝不愁,你不用挂惦我们。”
可是说归说,做儿女的,孝敬父母是应该的。
说实话,我最愁和姐姐一块回娘家,因为我回去的时候拿的礼物不多。
姐姐回去的时候,她的后备箱里都装得满满的,有时候车后座位上还有礼物,一箱一箱地往家里提溜。
东边的二大娘看到了,对母亲说:“哎呀,他大婶子,你就过大闺女的日子,你看你家吃的用的,都是大闺女给你买的。”
我听了脸上就有些火辣辣的 母亲为了照顾我的面子,就说:“嫂子 ,我二闺女也很孝顺呢,我们家里常年吃的青菜都是二闺女送来的,二闺女没让我老伴断过牛肉呢!”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太尴尬,平时我尽量不和姐姐一块回娘家,但是父母过生日和逢年过节的时候还得一起回去。
现在早已经进入了腊月,在我们这里,过了腊月初八就是年,大家都开始忙着走亲访友了。
前天晚上,母亲给我打电话,说我姐腊月十五回来送年,让我们一起回去。
我有些犯愁,说实话今年冬天我家没攒住钱 ,前些日子我得了一场重感冒引起了肺炎,住院花了不少钱。
出院后我身体很虚弱,丈夫一个人起早贪黑地在早市上卖菜,勉强能挣出房租和儿子上大学的费用。
儿子正在读大学,每个月我们只给他1000块钱的生活费,我打听一下周围的人,他们一般给孩子2000左右的生活费。
可是我们家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给儿子,儿子倒是很懂事,他说:“妈妈,我在学校里能吃饱就行,等以后我上班了,我就不让你和爸爸这么受累了。”
我算计了一下,我们除了要给父母和公公婆婆送年,我还得去我姑家、姨家、和舅家坐坐,不去的话,礼节上有些说不过去。
我打算给娘家和婆家各600块钱,去亲戚家串门的时候,我就给他们拿箱牛奶,拿箱水果,别的也买不起了。
我们这里,闺女来送年,娘家会隆重接待的。
我和姐姐一起回去,母亲做一桌子菜就行了,我要是单独回去的话,娘家还得再招待一次,太麻烦您了。
昨天早晨8点多,我在电动自行车上绑好了两箱子青菜,就回到了娘家。
我开始帮父母打扫卫生,我把屋里屋外都给清扫了,床底都掏了一遍。
母亲笑着说:“玉萍啊,你就是勤快,前两天我还和你爹说,年前咱得打扫卫生,你爹说年纪大了不爱动弹,就这样将就着过年吧,你这一来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
打扫完卫生,我又给父亲和母亲洗了几件衣服。
我在开始择菜,在那里切菜,我们准备做中午的饭。
过了一会儿弟媳妇也来了,平时弟弟和弟媳妇都在镇上的工厂里打工,她知道两个大姑姐要回娘家送年,特意请了一天假。
到中午11点多的时候,我听见门口有汽车喇叭响,我赶紧出去一看,是姐姐回来了。
姐姐给母亲送来了很多东西,有两只杀好的鸡,一扇猪排,一条羊腿,一大堆香肠,还有两提茶叶,两箱酒。
往家里搬东西的时候,母亲说:“你买这么多东西干嘛呀?冰箱里放不开了,我们吃不了就浪费了。”
姐姐说:“娘,你和我爹使劲吃,我得让你过个肥年啊!”
姐姐给我捎了一袋花馒头,我谢绝了,因为我刚刚蒸了一锅馒头冻在了冰箱里。
很快,我们做了一桌子丰盛的菜,一大家子边吃边聊。
吃完饭收拾好桌子,父亲拿出了瓜子和糖果,冲上茶水,我们准备喝茶。
丈夫突然打来电话,他说准备去我们县城西边的一个蔬菜基地批发一些黄瓜,到第二天卖,让我尽快返回去,快到年关了,青菜卖得很快。
我从兜里掏出了600块钱,我对母亲说:“娘,今年我们家里花钱的事儿比较多,拿不出多余的钱了,就给你们600块钱吧。”
母亲连忙把钱又塞给我说:“玉萍,我知道你家的日子紧巴,前一阵你住院还花了不少钱,我早就和你爹商量好了,今年你不要你的红包,你拿着给孩子添上当学费吧!”
我笑着说:“娘,平时你也沾不了我多少光,过年了总得表示一下心意吧,你也别嫌少,你拿着这点钱和我爹去赶年集,买点过年的东西。”
我把钱又放到了桌子上。
母亲说:“丽萍啊,我怎么没沾你的光?,平时我们吃的青菜都是你送来的,你们离得近,家里有活你们就跑来帮我们干,我和你爹正愁打扫卫生,你一大早就来了,里里外外帮我们打扫干净了,让我省心了!玉萍,你和你姐一样孝顺,我和你爹心里都有数。”
这时,姐姐从她的漂亮的挎包里拿出了厚厚的一沓钱,她说:“爹,娘,我看玉萍给你过年红包了,我也早给你们准备好了,这是1万块钱,你和我爹拿着花吧。”
当姐姐拿出这1万块钱以后,我的脸腾得一下子红了,姐姐给了1万,而我只给了600,我当时就觉得非常羞愧,浑身冒汗!
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我看到母亲进了里屋,也不知道去她去收拾什么东西了。
过了一会儿,母亲递给我一个大塑料包说:“这几个菜我们都没有动过,是咱自己炒的,扔了可惜,你带回家热热吃吧!”
回到家里 ,我把剩菜放下了,又赶紧去了菜市场,和丈夫去拉黄瓜。
到了晚上的时候,我们卸完货累得都浑身都要瘫软了,手都冻麻了。
去买黄瓜的时候,装完车,我们看到市场附近有一个小菜馆,专门让来往的客商过去吃饭的。
丈夫说进去炒两个热菜吃,实在饿了。
为了省钱,我说:“不用在外面吃,咱娘给咱放上了一大包剩菜,咱回去热热吃就行了。”
回到家里,我把那包菜拿出来以后,我却发现还有一个用塑料袋包着的包裹。
我敞开一看,里面竟然有一沓钱,我数了一下整整5000块钱。
我瞬间哽咽,母亲谁也没吱声,悄悄地帮助我。
我马上给母亲打了电话,我说:“娘,我只给你600块钱,本来就不多,我都觉得不好意思,你怎么给我放上了5000块钱呢?”
母亲说:“玉萍啊,娘心里有数,你是个孝顺的孩子,手里暂时紧张点,熬几年就过去了,等我外孙参加工作了,你们的日子就轻松了,我和你爹也帮不了你多少忙,你拿着这5000块钱买件衣服,再去置办点年货。”
放下母亲的电话,我嚎啕大哭了一场,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
我从来没有抱怨姐姐不帮我,他们也不容易,姐姐在公司是主管,工作忙碌,有时加班到深夜。
做人要自强自立,我相信,只要我和丈夫勤劳能干,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非常感谢母亲对我的疼爱,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血浓于水的亲情温暖了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