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忆 夜半梆子声


县城很小,晚上没有汽车轰鸣声,没有灯红酒绿的喧闹,也没有多少行人。九点来钟,整个县城就静了下来。此时,从小巷深处传来了几声梆子声,在宁静的夜空显得格外清脆。此时,一盏马灯慢慢的从巷子里晃了出来,原来是卖宵夜的饺儿(馄饨)挑子出摊了。

卖饺儿的老板姓鲁,又矮又胖,长得有点像武大郎。他做的饺儿皮薄,肉馅多,佐料齐,非常好吃。他以此为生,养活家人,人们便叫他“鲁饺儿”。

“鲁饺儿”的挑子一头是煮饺儿的灶,烧的是木炭,上面架口鸳鸯锅,一半是煮饺儿的开水,一半是用猪骨头熬的膏汤,热气腾腾,一盏马灯显得更加昏黄。另一头则是各种佐料。葱花,胡椒,酱油香油等,下面有几层抽屉,放着早已包好的生饺儿。梆子一敲,就有许多家人开门出来,买饺儿宵夜,个个吃得津津有味。

记得我只有四五岁,要是没睡,毌亲便花一毛多钱买上一碗,她只尝了几口汤,剩下的全归我吃了。我便在梆子声中进入了梦乡。

不知何时,这梆子声便消逝了。而“梆,梆”的声音却永远记在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