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故事》03:集装箱船刚起步那阵子,船员从中弄了不少好东西

《航海故事》

------连载航海生活作品

编辑:大嘴

大海深邃,蓝天无垠,海天一色,交织到尽头,那里,总有我们期盼已久的港湾;

初是迷茫,后是依恋,时光如梭,所有的航海最终都凝聚成热爱、、、、、、

静下心来,听一个老海员讲述远洋船上的生活和世界各国的精彩故事!

如果有点意思,麻烦点赞、关注以示鼓励!

第三集

集装箱船刚起步那阵子,船员从中弄了不少好东西!

李组长,水手长很神秘的跟我说:“咱船上哪有钱买西瓜去,这次在新加坡咱船装了一集装箱,这个西瓜是运往香港的货,我顺便给弄了几个。”

“你到我房间去尝尝来。”

我一听,当时就乐了。

跟你讲,说句实话,在船上我认为啊,枯燥乏味,这还都不是一点点的乏味,这也还都能慢慢适应,唯独缺两样东西受不了:

第一,在船上缺绿色食品就是新鲜的蔬菜、水果之类,因为有时,海上航行的时间一长,蔬菜、水果在冷藏室内它不能够保持这么长时间,即使大厨再有本事,也都会陆续坏掉,比如干枯失去水分不新鲜等,所以,船员也都会安排尽快地吃完了事。

第二,缺女人,绝对缺女人啊,都是一帮子老爷们,说句难听话,这船就是一个“和尚庙”。

我记得有一位哲学家说过,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话太有道理了,在船上就是一帮男的整天在一起混,哎,所以讲,远洋船上是非常缺女人,精神上、肉体上都很空虚、寂寞。

我随水头到他那屋,我一看,好家伙,老哥还真行,弄了五六个西瓜搁房间地上。

“你尝尝,你尝尝。”水头赶紧给我打开了一个。

我这一吃,不得了,王母娘娘蟠桃一般,那个好吃,别提了,又脆又甜,水多汁肥,吃一口满腮帮都是,稀里哗啦的,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东西,是世界上最美的,并且还是无籽西瓜。

水头告诉我:“咱这西瓜你知道吗,在香港卖100港元一个啊!”

“这么贵?”

“可不,我买过,在香港100块钱一个,就跟这个一模一样。”

还真好吃,这西瓜无籽,其实现在琢磨琢磨呢,也不见得多好吃,但是,就是因为缺这一口,长时间没吃过的原因,吃嘛嘛香,特别对口。

我一边吃还一边提醒他:“这船上运的货啊,注意点。”

水头:“嗯,没事儿,没事,我告诉你啊,船上那几个大领导我都给他们顶上了,他们在屋里还都存着大个的。”

“这,我的天哪,你进步可够快的啊,我记得咱俩上次同船的时候,你还没有这脑子的。”

“这不都得与时俱进吗,对不,再说了,紧缺的东西你给领导顶上,这后边咱工作不好干吗?”

“呵,说你行还拽起来了,不过,真是啊,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了。”

至于这西瓜,他是从集装箱里怎么弄出来的,他也没告诉我,我也不方便问,但是呢,有时我溜甲板的时候,还能经常见甲板这一块西瓜皮,那一块西瓜皮,那么一想啊,肯定是他们干活累了,或者是喝了,顺手从集装箱里面弄一个出来,啪啪啪大伙儿一吃,肯定是这样,但是呢,到香港之前,我再一溜这甲板,别说西瓜皮了,连西瓜籽都看不见了,甲板干净极了,甲板上这帮子老水手都是“老海盗”,这也就是老海盗才敢干这种事儿啊,滴水不漏,密不透风,让你无处可查。

那个时候,集装箱船还刚刚兴起不久,管理上有很多漏洞,程序体系上没跟进,后来,集装箱在锚地经常被小海盗爬上船偷盗,那时候集装箱随便乱放,有的箱门朝前,上浪容易将箱子门打坏,门朝前的话,人从船前面锚链孔爬上来偷盗,驾驶台值班人员属于盲区无法发现,同样,对于集装箱内部货物,船上货单里面也有写明,大副、船长肯定知道,特别是一些水果、食品类都没有包装,箱子也不上锁,最容易被船员监守自盗,据说有老船员还从出口集装箱里面弄了不少真皮大衣都带回家了,后来,就逐渐管理严格起来,船员根本无从着手,也不知道里面的货物种类,箱门统一朝后,箱子内部货物也包装完整数量都统计详细,所以,船员就没有下手的机会了。

所以说,现在干船还有啥乐趣可言啊!

大约三四天的时间就到香港了,到香港以后,我们会把在欧洲做小买卖挣的当地的那些珐琅,包括意大利里拉呀等这些外币都换成港币,大部分人会在香港买一些家用电器,用这笔钱买电视,买录像机啊,那阵儿就是包括电冰箱都有买,90年代,国内这些东西刚刚有,有的甚至还都是很普通的质量不行,但是在香港呢,能买到最新的并且是日产或者出口产品质量上没的说好得很,我记得自己买了一台日本东芝电视,虽然很笨重,但从来不坏,在家里看了20多年,后来因为实在太老旧跟不上时代,就卖给了废品收购的,才50块钱,可惜了了。

在香港用从欧洲做小买卖赚来的钱采购家用电器运回家,这是最值得、最幸福的时刻,买回来运上船,大伙儿看着就特别高兴,我呢爱买金货,到香港常去的就是“周大福”那边还是比较贵,路边到处都是小门店里面也卖金货,能便宜十几块钱一克拉,当时,香港金价才80元一克拉,而国内要200元左右,所以,也能给家里亲朋好友捎带一些,这就是做海员的优越之处。

我基本上就买一些什么戒指啊,耳环啊,小项链啊,我爱买这些,当时我就有个意识,金货这东西保值的,你买别的东西肯定以后不会太保值,我就有这个意识,但因为手头钱还是不足,没有拼命买的太多,要不然也发了,比后来买房子赚钱,关键这玩意在任何时期都保值,再后来,金价就蹭蹭涨,其实,香港金价市场基本都是国外海员炒作起来的,许多船员在香港东方行下地直奔主题就是到处的金货市场,大小门面换美元、钞票兑换,然后买金货。

船员到香港,就是买买买,电器,黄金,钞票兑换,还有二手市场淘宝,也有许多船员喜欢“藏春阁”、“PLAY BOY”等当时香港铺天盖地的有色期刊和有色卡带(放像机),买吃的不多,香港吃的比较贵,比如苹果,都是按个买的,一个5港元,还有水头说的西瓜,真的100元一个,100元当时相当于内地普通工人2-3个月的工资了,你说贵不贵,谁敢买,除非挣了大钱了。

在香港会停留一到两天的时间(船是抛锚在维多利亚港湾锚地装卸货的,代理会安排小船供船员下地,还是比较方便),然后就起航回国内了,在上海也是待一两天,在这一两天之内呢,我们都非常的紧张,我所在的是业务部。

船上,当时分为三个部门就是甲板部,轮机部和业务部,业务部主要是在国内买吃的,喝的,就是上伙食补给这些工作,食品、物料这些东西都上来,为了下一航次做准备,这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远洋航行就是这样,必须的,还有就是加足燃油,这个每次都是回头在新加坡锚地抛锚添加,那边听说油比较便宜,市场很大也方便,很少在国内添加燃油。

另外呢,我这儿还有另外一块工作,就是陪同船长应付外来的检查,包括办各种进出港的手续,那时候也没有电脑,都是手写的三联单,许多单子都是我帮船长一起完成,还有迎来送往什么海关的,什么检疫的,乱七八糟这些人吧,在船上都是这样,这些家伙船员得罪不起,上来要招待好,有吃有喝,还得给他们点东西小礼品(在欧洲还好些),这块工作还得给应付过去,另外呢,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并且“魔性”的“工作”,那就是到城隍庙去上货。

所谓上货,都是私人的事情,那边小商品比较多也集中,有中国特色,比如著名的也是必须携带大量的清凉油啊,还有带有东方神韵的小檀香扇啊等等工艺品(提醒:烟酒之类大批量的需要在伙食供应时候一起上船,私人不好弄,这个船员知道,不能以个人名义,需要以外轮免税特惠方式比较便宜,也不会出事,这是规定的,也是海员特权)。

弄这些小工艺品,然后随船到欧洲,我们还得去挣钱啊,干买卖。

这采购差不多有半天的时间,霹雳扑通,都给弄船上来,很快船就开航了,开往欧洲,继续我们新的一个航次啊。

20多天到了西班牙,买卖开始,卖点这个、卖点那个还都挺好;

到法国,继续,卖点这个、卖点那个都没问题,还剩了一部分东西到意大利,最后需要都脱手。

到了意大利以后,我们上午靠着码头忙活完了,差不多就到中午了,中午吃完饭,下午我一看没事儿,走吧,黄金时间不能耽误,因为时间都不长吧,一两天的时间啊。

然后我穿戴整齐,把我那大包拿出来,把剩下的东西我都装包里了,准备到下边一通卖啊,下船以后没走多远,突然间在我后边滋啦急刹车声音,一辆警车开过来,吓我一跳,这阵儿从警上下来两个警察,都带着手枪,上我面前,把证件亮出来,告诉我他们是police(警察)。

哎哟,我想坏了,这次我可真摊上事儿了!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感谢阅读,精彩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