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光棍要娶48岁带子寡妇,家人阻拦:她只是图你的房子

刘豫长得丑,矮个,秃顶大板牙,所以长到五十多岁,还是光棍一根。

人的命,天注定,光棍就光棍吧,谁在这世上还不是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家财万贯不能走一厘,儿女成群不能多活一分。

大抵光棍都想不开,得过且过的多,人情世故更是懒得搭理。

可刘豫却不这么想。

他对乡亲热情,对兄弟姐妹友善,对二老双亲更是孝顺。

夏天的席是他用扇子扇凉的,冬天的炕是他用木火烘暖的,就连老父亲八十二岁那年去世,也是把眼闭在了他的怀里。

老父亲流下了在世的最后一滴泪:“老四呀,爹没能给你讨上个家口,死了也合不上眼呐!”

几个孙子辈围在床上:“爷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给四叔养老的……”

刘豫活得通透,叔侄关系处得比亲父子还好。

老人先后去世了,刘豫一个人守着偌大的老宅,喂了两只狗一群羊,白天上山下坡,晚上全村的老少男人都爱凑他家里玩。

下棋的下棋,玩牌的玩牌,纯娱乐,不谈钱。

有时候他回家晚了,先去的人自觉生火烧水,他也不生气,相反还乐乐呵呵的,说省了自己的事了。

因此,他的日子并不孤独。

老人去世的第三年,村里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集体拆迁住社区。

房顶房,平房一套换一套,瓦房添1~3万不等,看房论价。

工作队进了村,估价量方地忙活了起来。刘豫家成了落脚点,村领导让他烧水热饭照顾那些人,一天给他80块钱。

近水楼台先得月,仅几天他便把拆迁的安置方法摸清楚了。

像他的这种房子,老瓦房,院落大主屋面积小,要是房顶房的话,大约得补交3万块钱。

但还有一个办法,他不是单身么,可以直接选住老年房,两间屋带小院,不但不用交钱,相反还能拿到10~12万块钱的回迁款。

手里有钱,还有地方住,怎么算怎么划算。

刘豫拿不定主意,问三个哥哥。

哥哥们的意见出奇的一致,要钱不要房。

恰巧大哥刘明生日,三个姐姐都过来了。自打老人去世以后,他们兄妹7人约定,无论谁的生日必须都要在一块过,为的就是能够小聚一下。

因为有许多人家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能聚在一起的日子也就没有了。

生日宴上又说起了这件事情。大姐二姐的意见和三个哥哥一致,只有三姐夫不同意:

“老四,你听我的,要房子。172平的大房子,上下两层还带着院子,要是凭你自己的力量啊,恐怕这辈子都不能住得上。

人活着图了个什么呢?就是活着一天就得享受一天,不舍得吃,不舍得喝,留着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没用。

你想想人到最后什么是自己的,除了有个好名声,也只有吃了喝了享受了,才是自己得到的。”

刘豫一听三姐夫的话说得对呀,平日里看电视老是羡慕别人住着高楼大厦,可惜没有机会,如今机会摆在面前,丢弃了真的很可惜呀。

于是他立马决定了要房子。

春天签了拆迁协议,秋天便搬新房子了,随着新房子到来的还有刘豫的桃花运。

邻居嫂子给刘豫说了一门亲,是她娘家的堂弟媳妇,48岁带着一22岁的儿子。

堂弟病逝,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娘儿俩便想再找个依靠。

刘豫听了:“嫂子,你别拿我开玩笑了,像我这样的,谁能看上我呀?”

“兄弟,你别自个儿贬自个儿,咱说句实话,你除了长得不咋地,哪哪也不比差别人差吧。

人好心善的,谁能说出你个孬字来?再说了像你这么大的年纪谈对象,不就图了个能对人家好么?

你有意的就给我一句准话,我去跟你们说和一下,你要是真的没那个心思,咱也就不操那份闲心了……”

刘豫想应,试问哪个男人不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啊冷了有人问,饿了有人管的生活以往他都只能在梦里享受过。

可他又不敢应,女人还有个儿子呐,娶了过来他就多担了一份责任。

他又和哥哥姐姐商议,兄妹几个的意见,这一次直接统一了起来:

“老四啊,明露眼的地是看中了你的房子啊!

你可不能错了主意,到时候,恐怕会人财两空啊!”

刘豫刚刚燃起的那一丝火苗,就被一阵无情的冷水浇灭了。

他拎了一瓶酒,去了三姐家,几个兄妹中,三姐夫最有主见了。

酒至半酣,三姐夫对他说:“你问我对这件事有什么意见,我不能明确的告诉你,大主意还得你自己拿。

不过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自己的钱自己瞅着,自己的老婆自己搂着,这房子是你的,即便是结了婚只要你不开口,她也争不去。

还有啊一家人在一起过日子,可不像你一个人那么自在,方方面面你都得照应得到。

至于过好与过孬,那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刘豫听了三姐夫的话,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第二天他去找了邻家嫂子,答应了这门亲事。

哥姐们轮流劝:“你咋就那么傻呢,她只不过是图你的房子啊,不会和你真心过日子的……”

“图钱我有么?图貌我有么,没钱没样还没房子,谁会跟着我呀?

还好我有得图。我比你们更明白我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上山回来的时候有饭在桌上,我想下地回来时有人在屋内,我想过一段有妻有子有人疼的正常人的日子。

我想,有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家……”

后记:

刘豫最终还是结婚了,一楼他和老伴住,二楼给继子娶了媳妇。

如今孙女七岁,孙子三岁,老俩口在家种着地看着娃,儿子儿媳在工厂上着班。

时常看他骑车接送孙女上下学,核桃般的脸上满是笑纹,幸福藏都藏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