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小木头突然发起高烧来,家里却拿不出钱来请医者,郜氏急的直掉眼泪,跑到土地庙里哀哭祷告。正好财神赵公明路过此处,在土地爷这里讨口茶喝,听见了郜氏的祷告,询问起来。
土地爷便把郜氏的家境详细地讲了,赵公明一愣,掐指一算,小木头是他赵家的后人,也不知道是多少代孙子了,反正是嫡亲的后代。他心生怜悯,决定帮一把这个后人,让他过上富裕的生活。哪有财神的后人受穷受苦的?没有这个道理。
好在他赵公明是财神,掌管着天下财富,帮一下后人,不费吹灰之力。他当即变成一个白胡子老头,来到赵家,拿出两个金元宝,送给郜氏。
郜氏一辈子没有见过这种金灿灿的玩意,吓得往后退了几步,摆着手说:“这东西我们不敢要,我们穷苦人家,过惯了苦日子,哪敢要这么贵重的东西,再说了,我又不认识你。”
赵公明乐呵呵地说:“你不要怕,我不是别人,乃是你们赵家的先祖,财神赵公明。看见你们受穷,于心不忍,特地来送财给你们。”说罢,他放下金元宝,恢复了财神的容貌,走出院门,飘升而去。郜氏急忙拉起小木头,跪在地上,冲着天空叩起头来。
有了两个金元宝,日子一下子变得好过起来。郜氏把金元宝换成钱币,给小木头治好了病,剩下的钱,把房子翻修了。这座祖传的老房子破旧不堪,到处漏风,天上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把房子修好了,他们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
剩下的钱,郜氏给小木头改善生活。小木头自从出生以来,几乎没有吃过饱饭,瘦的只剩下骨架。小木头顿顿吃得嘴角冒油,时常思念赵公明,总是询问奶奶,老祖先什么时候再来?郜氏被问得烦了,呵斥小木头说:“老祖先是天上的财神,忙得很,哪有空闲来看望你?”
哪知道过了一段时间,赵公明变成白胡子老头,又来了。这一次,他拿出一个聚宝盆,说道:“我公务繁忙,没有时间常来送财,索性拿来一个聚宝盆,里面装着取之不竭的金元宝,随时可以拿出来用。以后,每一年的中秋节,我会来看望你们一次。”说罢,他就走了。
郜氏拿着聚宝盆把玩,只见聚宝盆只有饭钵那么大,里面装着一个金元宝。她伸手拿出金元宝,里面又长出一个金元宝。她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一个劲地从聚宝盆里拿金元宝,小木头接过来,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地上。不一会儿,屋里堆满了金元宝。郜氏直到累趴下了,才停下来。
自此后,赵家成了豪富之家,不但建造了高屋大舍,亭台楼阁,还买了许多奴婢,进出都是高头大马和四抬小轿。小木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长得白白胖胖的,俨然富家公子的模样。
郜氏给小木头起了一个赵财宝的名字,送他读书。谁知赵财宝不愿读书,振振有词地说:“读书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吗?我如今钱财堆积如山,几辈子都吃用不完,还读什么书?”郜氏管不了他,只好由着他。
赵财宝长大后,开始不学好,沾染上了富家公子的毛病,整天游手好闲,打架斗殴,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经常呼朋唤友,出入于与他的年岁不想当的场所。
有一年的中秋节,赵公明变成白胡子老头,来看望后人。郜氏拿出聚宝盆,忧心忡忡地说:“赵财宝不学好,都是因为有钱的缘故,你还是把它收回去吧。”
赵公明满不在乎地说:“财神的后人,就应该享受生活,这个聚宝盆我不但不会收回,还要将它传给千秋万代。你难道没有听说吗?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有了这聚宝盆,赵家的千秋万代,至少不会饿死。”郜氏暗叹一口气,只好作罢。
过了几年,忽然有一天,赵财宝惹出了人命案,下在了大牢里。事情的起因不离奇,他和几个名门公子为了一个女子,争风吃醋,大打出手。离奇的是,赵财宝胆子特大,拿着一把刀,杀红了眼,见人就砍,伤了十几人,死了五个人。发泄完情绪,赵财宝丢下刀子,满不在乎地说:“我有的是钱,不就是几条人命吗?拿钱去买。”
他之所以这么有恃无恐,是因为他曾经用钱摆平过人命案。去年夏天,他骑着快马,在街上狂奔,一个老猎人躲闪不及,马儿受了惊,将他摔下马来。他恼羞成怒,爬起来将老猎人活活地打死了。
郜氏惊骇不已,跑到土地庙里祷告,让土地爷转告财神赵公明,赶紧想办法。赵公明得到消息,化身白胡子老头,到衙门里打点,花了数万两银子,最终将赵财宝弄出了大牢。
可是,这一次,赵财宝杀的人太多,而且死者的家庭背景都不一般,于是,县令把赵财宝抓进大牢里,判处了死刑,行文上报。
郜氏又跑到土地庙里祷告,土地爷转告赵公明,赵公明立马下凡,四处求人打点,却处处碰壁。
郜氏看见赵公明就来气,哭着说:“都是被你害的,你当初要不是拿来了聚宝盆,我的孙子就不会变坏。钱多了不是好事,容易出废人,出恶人,出坏人。如今倒好,我的孙子把命搭进去了,你还我的孙子。”
说着话,郜氏捡起扫把,追着赵公明打,赵公明只好往山上跑。郜氏追着他满山打,不依不饶,嘴里高喊着“还我孙子”。无奈之下,赵公明只好升天而去,再也不肯来了。
赵财宝被斩首后,郜氏将他掩埋后,一把火烧了豪宅,她死在了火焰里。人们将火扑灭后,没有发现那个聚宝盆,也不知道是被火烧化了,还是被财神收回去了。
古话说得好,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气是下山猛虎,钱是惹祸根苗。有钱了,要摆正心态,有钱常想无钱日,切莫仗钱斗闲气,如果拿钱多做善事,那是再好不过了。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你的支持,就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源泉!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