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把女主人赶进杂物间,让男主人给她看孙子,邻居:不像话

“你家的保姆哪里是保姆啊?明明就是女主人!天天让你爸给她看孙子呢。”邻居来小芳的店里买东西时,跟小芳说。

五年前,小芳请来保姆照顾父母,如今却闹成这样。小芳要辞退保姆,保姆却不肯搬走,还说自己被骗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女儿的无助

女儿小芳说:“我现在都要被左邻右舍的吐沫淹死了,脸上太不好看了。”

邻里邻居都说我家的保姆才是女主人,每天指使着我爸爸干活,带孙子,我爸爸还乐此不疲。

平时她的儿子媳妇经常过来,两个孙子就住在这里,大的上中学了,小的两岁。前两年她儿媳妇生孩子,都是在我家坐月子。

我爸爸经常领着她孙子在外面玩儿,邻里说,我爸爸成了看孩子的保姆了,这个家成了她的家了。

我反而成了外人。平时,家里的什么事我都说不上话,有时候,我说点什么,保姆竟然说我:你算老几?你算老几!

我算老几?我才是房主哎,房产证上是我的名字!

我们一家平时住在我们的小店里。我要照顾两个孩子,买菜做饭,还要照看商店。孩子爸爸进货出货,接送小孩,我们两个人的时间紧紧张张,实在没空儿照顾爸爸和生病的妈妈,所以才请了这个保姆,给爸爸妈妈做做饭,洗洗衣服。

妈妈生病有二十年了,生活不能自理,医生说是抑郁症

挨着厕所的这个小房间,本来是杂物间,保姆来了之后,就让我妈妈住到了这里。

爸爸对妈妈不怎么照顾。十几年前,爸爸就出走过一次,走了几年。那时我才十几岁,要上学,还要照顾妈妈,生活很难的。

后来爸爸回来了,我很高兴,这个家算是团圆了。爸爸退休后,不能在单位食堂吃饭了,一日三餐就成了问题,我就通过熟人介绍找了这个保姆。

我想,只要把家里的生活安排好,爸爸就会留下来。

刚开始都挺好的,爸爸生活有人照顾,妈妈也能吃饱穿干净了,我就放心了,当时,我正好怀孕了,就回来得比较少。

后来,到我商店买东西的人在闲谈中,对我们家的事说得很难听,说保姆是我家的女主人,把儿媳妇孙子一家子都带过来了,我爸爸成了看孩子的保姆。

我就赶紧回来了。感觉这个家成了保姆的家了,她的两个孙子都住在我家,爸爸陪着保姆的小孙子玩耍,爸爸从来都不帮我带孩子的。

小芳说着,眼圈就红了。

而当事人老彭,却躲到乡下老家,跟没事人一样,在池塘边钓鱼。

父亲的无奈

老彭说:“是女儿小芳与保姆合不来,她们愿意吵就吵吧,我也管不了。”

“小芳要辞掉保姆,就辞掉好了,我能做的就是多给保姆一点钱,安抚安抚她。可她不愿走,我也没办法。”

老彭的态度有两个意思,一是他不想辞掉保姆,二是女儿要辞掉保姆,他只能同意。

老彭说起这个家,也是一肚子苦水。

老彭与妻子曾经在同一个单位上班,老彭是领导,妻子是普通职员。妻子在40岁的时候得了病,生活不能自理。他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生活很艰难。当时,岳父曾劝他离婚,重新找一个。但他为了这个家,选择留下了。

前些年,老彭也碰到一个合得来的女伴,出去过了几年,最终还是又回到了这个家。

老彭用自己的积蓄买了这个房子,记在了姑娘小芳的名下,这是他留给女儿的财产,也是父亲对女儿的一片爱心。

这个保姆是女儿小芳找的,当时他们协商的是,保姆给父亲老彭做个伴,而且照顾的时间超过五年,将来可以长期住在这里,每月800元工资。

老彭与保姆就这样生活在一起了。保姆曾经做过厨子,饭菜做得很好。原来很瘦的小芳妈妈,在保姆的照顾下,吃胖了许多,脸都圆了。

老彭对保姆很满意,也愿意就这样长期生活下去。但是女儿要赶走保姆,他也没办法,只能在金钱上给保姆一些补偿,暗中将每月工资提高到1600元,还另外多给了她10000元。

老彭还说,他不想赶保姆肖爱英走,但女儿小芳在气头上,他也不好说什么。他愿意出钱给保姆到其他地方租房住,等女儿小芳的气消了,再把保姆接回来。

可是保姆怕走了之后,将来回不来了,所以一直不肯走,女儿小芳又坚决要赶她走,那她们两人的矛盾协调不好,只能是她们自己去处理吧。

当事人老彭的态度,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老彭不想让保姆走,所以保姆才能一直占着家里。但老彭在女儿面前,又要听女儿的,造成了保姆和女儿的吵闹局面。

但是问题总要解决。在调解员的劝说下,老彭回到家,与保姆肖爱英、女儿小芳和当时的中间人——肖爱英的舅舅,一起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解决的办法。

舅舅细说事情的原委

将保姆肖爱英带到小芳家的人是保姆的舅舅,舅舅介绍了事情的经过。

保姆是我的外甥女,她丈夫病逝后,她一直在外打工,做过厨子,当过保姆。

小芳当时是要给他爸爸找个伴儿,也是找保姆。外甥女就是因为看上了老彭,才愿意来这个家当保姆的。要不,当时的她在别处一个月挣1600块钱,在这个家里,她还要照顾一个病人,怎么可能每个月只拿800块呢?

肖爱英从一开始就是奔着与老彭就伴,照顾老彭一辈子来的,她也确实把这个家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家里打理得干净整洁,和老彭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但她也是个母亲,有自己的家庭。城里的学校好,孙子在城里念书,来奶奶家住几天,也能理解。如果你不愿意让他们来,你说清楚,他们以后少来也行。这就要撵她走,她怎么能一下子接受呢?她毕竟与老彭有了感情。

小芳你现在觉得邻居的闲话不好听,当时你说的就是让肖爱英给你父亲作伴,你同意老彭与肖爱英搭伙过日子。你怕肖爱英不愿意照顾你妈妈,又是承诺将来让她长期住在这里,又是让她将这里当成自己的家,现在,你怎么又反悔了呢?

她给你们要五万块钱,那是她不舍得走才要的。当然,你们给的钱也确实少,现在哪有800块钱一个月的保姆?

“老彭你说说,是不是这个理?”舅舅想让老彭说句公道话。

老彭坐在一边,拿着一张报纸看着,也不说话,好像大家谈论的事情与他无关。

老彭看躲不过去了,这才放下了手中的报纸。

都有苦衷,相互理解

老彭红着眼圈说,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在小芳妈妈病了的这20多年里,他的日子过得很苦,主要是心里很苦。他也想要一个能说说话的老伴,想要一个正常的家。

这一点,他要感谢女儿小芳为他请来了肖爱英。肖爱英的到来,使他过上了正常的生活,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他不舍得肖爱英离开。

但是,他只有小芳一个女儿,他不能因为保姆,与唯一的女儿闹翻。将来老了,他还是需要女儿照顾的,所以,只能按小芳的要求,让肖爱英离开。

保姆肖爱英不愿离开的理由:当时请她来时,约定的就是让她来当老彭的后半辈子伴侣,所以她才同意来当保姆,并且每月只拿800元的工资,事无巨细地照顾老彭两口子,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现在忽然要赶她走,她接受不了。她不走,是为了要一个说法,要五万元钱也是为了要一个说法。

小芳也有难言的苦衷,爸爸曾经离家几年,现在年龄大了,她想给爸爸找一个不结婚的同居老伴,这样可以让爸爸留在家里,又能照顾妈妈。但肖爱英要成为家里的女主人,她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她宁愿出钱,也要让肖爱英离开,只是五万元太多了,她不答应。

他们都说到了情,但偏偏没有说到法,如果涉事的三个人知法懂法,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行事,就不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

老彭现在是事实上的同居,触犯的是重婚罪,当然引起了周围邻居的非议。

老彭如果在法律的范围内处理与保姆的关系,就会避免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是保留与妻子的婚姻,可以请保姆一起照顾妻子,保姆只做保姆应该做的家务。二是如果找伴侣,可以与妻子办理离婚手续,离婚不离家,与肖爱英正式结婚,两人一起照顾妻子,这样还会引起公众的赞扬。

如果肖爱英懂法,就不会将自己置于这样的尴尬地步,想找伴侣就按找伴侣的方法来谈,而不是与小芳只做口头协议,既当保姆又做伴侣,没有法律保障,随时都会被雇主赶走。

而小芳想把父亲留在家里,为父亲找一个同居伴侣,本身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法的;给肖爱英口头承诺,但没有划清界限。在自己不愿看到的情形出现后,将弱者肖爱英赶出家门,既违背对肖爱英的承诺,又伤害了父亲的情感。

最后的话

事情最后得到了解决,保姆肖爱英拿着三万元补偿款离开了彭家。

小芳拿到了家里的掌控权,她表示会尽快搬回来照顾爸爸妈妈。

老彭落寞地坐在藤椅上抽着烟,眼睛空洞地望着窗外。他心里装满了不痛快,计划着去侄子家养老。

人生不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唱的曲。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发是:不管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合法合理,不违背公序良俗这样就不会出现惹人非议的尴尬局面了。

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作者:漫步雨林

审稿:山高水长

找图:花开时节

编辑:花开时节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如果您也有故事想讲述,可以私信小编留言。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删除。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