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湾的笑声(小说连载)



派河、郜河交汇处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绿洲,绿树掩映下百户人家的小村如一块碧玉镶嵌在冀中平原上,北边遥望云雾缭绕的见龙山,南面玉带般潺潺的河水绕村而过。据说很早很早以前洪水漫世,人类灭绝,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俩抱着葫芦漂流到此,滚石成婚,繁衍人类,村里有伏羲画卦台、兄妹庙,村里人称人祖庙。这村就叫伏羲湾。

伏羲湾分布着庄、黄、贾、赵四大姓,号称东斜西读南帝北丐。靠近人祖庙的斜街以东,村委会、党支部、村民活动中心、支部书记兼村长庄重和庄家族人都在这里,村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往这里倾斜,所以叫东斜。村西是小学校,另外住在这里的黄氏家族爱读书,出了好几位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所以叫西读;村南是全村人家的菜地,这里往南直通县城,笔直宽广的公路,路灯闪亮,公路两侧小别墅一家挨着一家,全村的有钱人都住在这里,号称伏羲湾开发区。全村首富贾士力等贾氏族人住在这里,贾士力虽说是平头百姓,但村里的大事都是他暗地里操纵,俨然是村里的土皇帝,所以叫南帝;村北是低矮的老旧平房,弯曲狭窄的街道,住的是老实巴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赵氏族人等贫困人口,种地打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所以叫北丐。






伏羲湾里典故多,张家长李家短,三只蛤蟆两只眼。先说熬鱼汤吧。据说很早很早以前,黄家有人到河里捉了一条小鱼,拿回家去,怎么吃呢?研究半天决定熬鱼汤,放了一大锅水,烧火,锅开了,一家人喝,都说这鱼汤太鲜了,真好喝!不料扭头一看,小鱼儿还在锅台上蹦呢。黄家熬鱼汤成了笑话,一代一代传下来了。有一年县政府要扶持民间名吃,有人告诉主管副县长说,伏羲湾黄家熬鱼汤好几百年了,全县都知道。副县长说,好啊,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啊!要扶持,要注册成知名商标,明天我去那村调研。大家一开始都是在当笑话讲,哪知道副县长是外地人,信以为真,不知道这是在调侃。秘书心想如果真去了那就麻烦大了,老百姓还不把县长轰出来,于是只得老老实实告诉副县长这个笑话的由来,当不得真啊!

黄家人膝盖高也是一典故,黄家历来出读书人,讲究体面。据说前清时黄家有人去外村赴宴坐席,破衣烂衫的觉得没面子,就借邻居家的新袍子穿。这人身材高大,袍子太短,刚盖住膝盖,凑合着穿吧。到了亲戚家,人们都笑话他的袍子太短了,他说,不是袍子短,而是俺膝盖高。因此黄家人膝盖高就成了笑话。碰到黄家人就问,看看你膝盖高不?黄家人往往怒而不答。

伏羲湾两面临河,过去都是盐碱地,种一葫芦打一瓢,所以上世纪七十年代家家日子过得十分贫困,老赵家人脑子不灵,手艺没有,家境比别人家更窘迫。赵老闷眼看着快三十了,好容易说了个对象,他们在屋里谈话,一群嘎小子在门外偷听,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对象问你家有飞人牌缝纫机吗?赵老闷不好意思说没有,嗯了一下说,说别的吧;对象又问你家有飞鸽牌自行车吗?赵老闷又嗯了一下说,说别的吧;对象又问你家有收音机吗?赵老闷还是嗯了一下说,说别的吧,总之门外的人听了半天,光听见赵老闷说“说别的吧,说别的吧”。

第二个版本是:对象问,你家几间房子?赵老闷说,连茅房的话,四间;又问,你家几口人?回答说,俺家的狗算不?算上狗、俺爹、俺娘、俺弟弟妹妹一共8口;对象生气了,心想这人脑子有毛病吧,故意问,你长着鸡巴哩吗?赵老闷受到侮辱,生气了,大声说:“俺还没长这鸡巴?说别的吧,说别的吧!”,不管哪种版本,赵闷讲话——说别的吧这句俗语迅速冲出伏羲湾传遍新城县,而且历久弥新,市井宴会,与人交谈,每当遇到不服气不爱听的话,把脖子一拧,道:——赵闷讲话,说别的吧。



贾家人最可笑的是孵小驴。据说有个贾家人对驴是怎样生出来的百思不得其解,就问外村人,外村人告诉他是西瓜孵出来的。这人就买了个绿皮大西瓜抱回家,放在热炕头上蒙上棉被,捂了几天后,不见有动静,掀开被子一看,西瓜烂了,流着汤。这人十分懊恼,抄起西瓜向窗外扔去,正巧砸在正在熟睡的野兔身上,野兔惊起,带着西瓜疾驰而去,贾家人大呼,嗯呀,这小驴,刚孵出来就跑的这么快!

庄家老几辈都不识字,靠打铁为生。庄老汉家五个儿子,打铁为业,庄老汉抡大锤,儿子们抡小锤的,拉风箱的,一天累死累活。得给孩子找个出路,要不然连媳妇也说不上,于是托人找关系小儿子庄铁蛋终于参军去了,还当上了汽车兵。时间长了,庄老汉想儿子了,再说能去部队看看,那也是无上的光荣啊。于是千里迢迢赶往部队。

到部队驻地,已经是夜里十点多,儿子是汽车兵不巧出车去外地了。指导员说,大伯,真不巧,您儿子刚走,估计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您老来一趟也不容易,先吃点饭,住下吧。那年月条件差,没有招待所。庄老汉吃完饭就在儿子的铺上睡下了,走了一天的路确实有点累了,蒙上被子不一会就呼呼睡着了。十二点多,站岗的哨兵回来了,一看有人蒙着脑袋,鼾声如雷,脚丫子散发着臭气,以为是庄铁蛋在床上躺着,心里说这小子回来了也不晓得换岗,于是用枪托戳了一下熟睡的庄老汉说,快起来站岗!说着把大枪往床边一放就睡觉去了。庄老汉睡得正香,被人叫醒,蒙头转向地坐起来,心想:咋还让站岗?也可能是部队的规定吧,晃晃悠悠就去站岗了。

清晨,连长起床洗完脸,仰头一看,大吃一惊,只见岗楼上有一人身穿羊皮袄,头戴狗皮帽子,倒背着步枪,心里想坏了,来胡子了!大概是让胡子摸了岗哨,要出大事!赶紧集合人马,把人抓下来,教导员说,这不是庄铁蛋他爹吗?一问才知道误会了。教导员说昨晚庄老汉来时太晚了,连长您去营部开会没回来,所以没及时告诉您。连长说,啥也别说了,赶紧带庄老汉检查一下,看看是否冻伤了?于是抄起电话机,摇了几下,说,卫生室吗,赶紧派个人来,不一会来了个漂亮的卫生员给庄老汉检查身体。又是听诊器,又是号脉,检查了没事,大家都放心了。

连长又抄起电话,摇了几下,说,伙房吗,给做碗挂面汤,多放姜,再打几个荷包蛋。不一会儿,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鸡蛋挂面端了上来。庄老汉吃了饭,又美美地睡了一觉,吧唧吧唧嘴,真好啊!又一想,部队那个宝匣子真好,摇几下要什么就有什么,干脆也别在这等儿子了,把那宝贝偷走得了。等晚上都睡了,庄老汉悄悄地溜到连部办公室,跳窗进去偷了电话机,坐上火车回了家。

第二天部队发现老汉不见了,别的东西没少,就是办公室电话机不见了。连长说八成是老汉稀罕这东西拿走了,也别声张了,传出去对谁也不好。再说庄老汉半夜里回到家,老伴问见到儿子了没?老汉说没见到,不过我可得到宝贝了,就是传说中的宝葫芦,要什么有什么。于是插上门,拿被子堵上窗户,小心翼翼出电话机,摇了几下,说,给老子来碗打卤面!等了半天没有动静,再摇再说,还是没有动静,庄老汉叹了口气说,这宝贝认人啊。

庄铁蛋在部队积极表现,大热天中午在猪圈里起粪,正赶上首长下连队,饭后去厕所拉屎,听到下面有人,出来一看,有个人正挥汗如雨地往外叉粪,几头猪哼哼唧唧围着拱着他,弄得这人浑身脏兮兮的,这人从容淡定,不紧不慢的干着。首长观看多时,赞叹道,这样的好士兵要提拔!于是庄铁蛋提干,后来专业回到县里安排工作,吃皇粮当干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