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长安兴福寺的故事

长安城有一座兴福寺,据说是隋朝时建立,寺庙西北角有一座佛堂,佛堂之内有一座壁画,画的是十光佛,笔势雄劲,人物唯妙唯肖,乃天下间少有的精品。

后来方丈请人考据,发现这幅壁画竟是隋朝时一个姓蔡的大画家所绘,此人以擅长画人像而闻名于世间。关于这个佛堂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当年佛堂建成之后,方丈花百金悬赏天下擅画者,后来蔡大家听闻之后,欣然应征,他用了七七四十九天,将壁画画完之后,曾经对人说:“我这一辈子,画的壁画多了去,唯有这一幅,感觉如有神助,这将是我毕生最好的作品了。”

因为这一句话,佛堂开光之后,香客络绎不断,大家都来观赏这幅壁画。

到了贞观年间,这座经历了近百年的佛堂已经太过陈旧,不堪使用,这一任方丈就想将这个佛堂给拆了,重新建新的,就召来了工匠,准备施工。

哪知道这一天,寺里的僧人在院子里就餐,方丈刚刚坐下,本寺的知事僧来到了他的身边,伏在耳边悄悄说道:“方丈,我刚刚发现了十个陌生的和尚来我们寺里混饭?不会是小贼吧。”

还有这事?他悄悄站起身,在知事僧的遥遥指点下,发现了这十来个和尚,只见他们皮肤白皙,相貌清瘦,举止文雅,又颇有几分古意。

说是小贼吧,但从举止形容上并不像,没有猥琐的举止,也没有东顾西盼,他们大口地吃着东西,虽然快速,却不邋遢,相反却多了几分豪意。

长安兴福寺的遗宝——王羲之《半截碑》

这是什么人?方丈也产生了几分好奇,他吩咐知事僧:悄悄派几个弟子跟着,看他们在哪落脚。

用过斋饭,众僧四散而去,有的在佛寺里散步,欣赏寺里的景致,有的回到自己的禅房里打坐,几个负责杂役的僧人开始了忙碌。这十个僧人吃过饭,就朝西北的佛堂而去,知事僧赶紧示意几个僧人跟了过去。

哪知道刚刚进入佛堂,这十个僧人就消失不见了,背后跟着的和尚很吃惊,他们四处寻找,却发现北墙壁画上的十光佛,相貌风度与刚刚那十个和尚很是相似,尤其怪异的是,其中一个佛像嘴角还粘着一粒米。

知事僧大惊,赶紧请来了方丈,方丈听闻此事,再一看墙上的几个佛像,正与刚刚见过的那几个和尚相貌甚肖,真是怪哉。他沉吟了许久:莫非这是天意?

经历这件怪事,方丈也不敢有毁掉这座佛堂的想法,而是用十面旗子,将这个壁画给遮了起来,加以保护。

你以为关于这个佛堂的故事只有这么多吗?非也。

在《宣室志》中,关于兴福寺还记载着另外一个版本:

长安兴福寺有十光佛院,其院宇极壮丽,云是隋所制。贞观中,寺僧以其年纪绵远,虑有摧圯,即经费计工,且欲新其土木。乃将毁撤,既启户,见有蛇万数,连贯在地。蛇蟠绕如积,摇首呿喙,若吞噬之状。寺僧大惧,以为天悯重劳,故假灵变,于是不敢除毁。

按这个故事,方丈因为十光佛院年久失落,害怕其倒塌,就募来了善款,想要重建修建,他召集了工匠,刚要将其毁掉,哪知道打开门,顿时吓了一大跳。

只见佛堂之内,数万条蛇绵延一地,它们吐着长舌,摇着脑袋,一副想将来人吞掉的样子。这吓坏了寺里的和尚。

庙里怎么会有蛇?莫不是上天示警?不让我们拆除这座佛堂吗?

最终方丈思虑再三,将这座佛院保留了下来。

这两个说法,你更相信哪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