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刘墉题天下第一家,乾隆大怒欲治罪,老翁的话让他心服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个坐不住的主,有事没事就爱出宫去游山玩水,这也使得他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皇帝。乾隆一生中六次下江南,留下了许多奇闻轶事,供老百姓们口口相传至今,《乾隆南巡记》讲的就是乾隆皇帝化名高天赐来到南方游历的故事,他一路上除暴安良、见义勇为,让沿途的百姓们颇为爱戴。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乾隆在杭州的故事,他路过刘墉家,发现门口题着“天下第一家”的字样,便大怒进去一探究竟,没想到被一个老翁给化解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刘墉出身名门,宦海沉浮惹人争议

提到刘墉,想必大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外号叫做“刘罗锅”;相传,刘墉的个子很高,又因为常年伏案读书写字,导致看上去有些驼背,所以大家叫他刘罗锅。那么,刘墉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呢?

刘墉是山东诸城人,出身名门,祖上都在朝廷做官,家风也十分端正,刘墉自然也是从小就饱读诗书,立下了读书入仕的志向。长大后的刘墉参加了科举考试,成功的高中进士,随后就入朝为官,由于父亲身居高位的关系,刘墉也深得皇帝的倚重,乾隆曾经还亲自给他赐过诗,希望他能延续家风,做一个好官,在政治上有所成就,而刘墉也没有辜负皇帝的厚望,为官期间两袖清风一心为民。

不过,后来的刘墉也面临了不少争议,甚至走上了下坡路,面临着官声渐晦的遭遇;原来,刘墉有一个政治上的对手,也是我们的老熟人,叫做和珅,乾隆有一段时间非常宠信和珅,冷落了刘墉,刘墉也只好虚与委蛇,再加上刘墉当时年纪已经不小了,之前的宦海沉浮也消磨了他的精力,刘墉对于政事就不那么上心了,甚至还犯了不少过错,多次被皇帝责备,官职也是一路被降。后来,刘墉被提拔做了体仁阁大学士,但是乾隆对他还是很不满意,认为他非常懒散、偷奸耍滑,可见刘墉后期在政事上是懈怠了许多的。

对于刘墉,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有个称号叫做“浓墨宰相”,原因就是他非常擅长书法,是清朝的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虽然也尊崇前人的精华,但是完全不落窠臼,而是很有创造力,后世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同时,刘墉也精通古文、喜欢收藏,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丰富多彩了。

狂妄牌匾触怒乾隆,且看老翁如何解释?

说回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这乾隆来到杭州之后,便在当地游玩闲逛,走着走着就路过一处看上去十分气派的府邸,大门、梁柱都雕刻得十分华丽精致,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不由得走上前去细细察看一番,才发现这里是刘家相府,乾隆便猜测这应该是刘墉家的宅子。结果,下一秒,乾隆就看到一个让他大为光火的事物,原来这门上有块牌匾,赫然写着“天下第一家”五个大字。

要知道,在古代皇帝才是九五之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的珍奇宝贝也都是皇帝的,皇帝的权力和地位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刘家虽然官至宰相,算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但说白了也只不过是他乾隆皇帝手下的臣子而已,怎敢如此狂妄地号称自己是天下第一家?乾隆心中颇为生气,又忍不住想进去一探究竟,看看这家人到底有多大派头,便走了进去,自称高天赐,和刘家相爷在京城是好朋友,这会儿前来拜访。

入座以后,乾隆和刘家的人攀谈起来,说到门口的牌匾,询问是何用意,这接待乾隆的是个少年,听到这个问题并未回答,而是请乾隆前去二堂询问他的父亲,乾隆便顺势走了进去。乾隆坐下之后,下人又给他端上了茶请他在此等候,不久,一个中年男子走了出来,坐下和乾隆说起话来,原来,他便是刘墉的兄弟。二人交谈了一会儿,乾隆再次问出心中好奇已久的问题,那就是门口的牌匾到底是什么意思?

没想到,这位中年男人还是没有给出正面回答,而是再次请他进三堂去问自己的父亲,乾隆便又一次起身往里走去。没过多久,一位老翁便走了出来,虽然这老翁看上去年龄已经不小了,但是精神矍铄,谈吐自如,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老头子。二人见面后,又是一番问候寒暄,乾隆再次把困扰他的问题抛了出去,然而,这次面临他的还是一样的反应,这位老翁还是说自己不清楚,请他入四堂去问自己的父亲便知。

乾隆这会儿心中已经十分疑惑了,这家门口的牌匾这么显眼,居然接连几辈人都是一问三不知,还让自己去四堂询问,不过话已出口,告辞也不合礼数,而且乾隆对这刘家也是越发好奇了,便耐着性子继续往里走。没过多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被人搀扶着走了出来,眼看着比刚才那位老翁更加年迈,但是精神头还是很好,二人寒暄了一番之后,乾隆再次询问门口的牌匾是何用意,老翁回答道,这牌匾原是家父大寿时亲戚朋友送来的,一共有三块,除了门前的那一块,后堂还有两块,想要一探究竟的话,可以去后堂询问家父。

乾隆听了这话不禁心中暗自称奇,这一路走进来,见识了刘家的深宅大院、金碧辉煌不说,居然还能目睹五世同堂,于是就再次走进了后堂。到了后堂,只见一位老人闲适地躺在榻上,须发皆白,但面色十分红润,可见平日里一定是锦衣玉食,保养得非常好。乾隆得知这老者已经108岁高龄,心中暗自佩服,态度上也更加敬重了。

面对乾隆的询问,老者回答道,这牌匾是自己大寿时亲友给送的,因为刘家父为宰相,子为宰相,孙为宰相,正所谓“一门三公,父子同宰”,这可是无上的荣耀,所以称“天下第一家”。听闻此言,乾隆也深以为然,刘家的确是福寿绵长、位高权重的名门望族,自称天下第一也无不可啊!

结语:

让乾隆初见暗自发怒的“天下第一家”牌匾,其实并非目无圣上的狂妄之举,而是刘家对自己富贵长寿、一门三公的骄傲和纪念,乾隆对刘家的这种福分也是颇为赞赏,所以就打消了怒火,释怀地离去了。作为民间故事可谓是异常的精彩,在真实的历史中清朝是没有宰相这一官职的,也不存在刘家父子三人为相的事情,故事更多的是传达了世人对于刘墉的敬仰和膜拜,以及对刘家家风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