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月工资比我多几百,我却一点也不羡慕

~1~

“王清出车祸了。”黄萍凑到我耳边小声地说:“昨天晚上十二点下班,她骑电瓶车在星泽大道那个路口跟一辆小货车撞上了,牙齿掉了三颗,下巴缝了六针。”

黄萍一边说一边摇头,“哎,公司怕影响不好,都不敢声张。她估计要躺一个月了,这拼命加班赚的钱,就这样都送给医院了。”

王清是我们公司包装组的打包员,老家是安徽的。因为没钱上学,初中毕业就辍学了,20岁相亲结婚,之后陆续生了两个孩子。

现在孩子都在老家上学,爷爷奶奶照顾着,她跟着老公来了上海打工。

她老公是开叉车的,不在我们公司,她是老乡介绍过来的。

我对她印象挺深的,因为她肉肉的脸上总是挂着笑,还有两个小梨涡。

公司食堂有冰箱和微波炉,她每天都带饭,到吃饭的时间,她就从冰箱拿出来,放微波炉热下吃。

有几次我也带了饭,排在她后面等热饭,我们就从饭聊了起来。

她问我的饭都是早上准备好的吗,我说是的,她说她的饭都是前天晚上做的,早上起不来。

都知道长期吃隔夜饭不好,但是我没有说这些站着不腰疼的话,我知道他们包装组本来上班就比我们早一个小时,平时加班也多。

我问她饭都是她老公准备的吧,她立马一脸幸福地点头问我怎么知道的,我说都写在脸上呢,她笑个不停。

之后她每次看到我,隔老远就跟我打招呼。受她的影响,我每天比平时早起一个小时,准备中午要吃的饭菜带到公司去。

~2~

知道她出车祸了,我准备去医院看她,她说她已经出院了。

我很惊讶地问她:“伤得这么重,怎么这么快就出院了。”她说:“没多严重,住院好贵,再说在医院也没人照顾。”我说:“撞你的人没赔钱吗?”她说:“我自己迷糊撞人家车上了,是我自己倒霉,人家能赔点医药费就不错了。”

她说明天她老公要把她送回老家了,等伤养好了回来上班。我不好再说什么,就跟她说安心休息,等伤养好了回来。

我看了王清上个月的考勤,基本没有休息。每天她都申请加班,最晚的时候加班到凌晨2点。就周末加班下得早一点,下午5点下班。

她领导看她踏实肯干,有意把她调到办公室跟单,她也去了,但是干了一个星期,她自己死活要回去打包。

她说自己没什么文化,从来没有碰过Excel,Word,更别说什么ERP系统操作,只要一涉及到电脑操作就很慌,头疼,她学不来,她说她喜欢打包。

但是她日复一日拼命加班,拿到手的工资也只不过比从不加班,天天准点下班的跟单员多四五百块而已。

说实话,我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但是仅此而已,因为这是她的选择。

~3~

虽说要知足常乐,但是也要居安思危。

如果一直这样平平淡淡,有家庭,有工作,没有大病大灾,知足常乐过一辈子,也不错。

但是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来,谁也不知道。

靠体力和耗费大量时间赚的是不增值的钱,是短期利益,而靠知识是可以增值的,是长远利益。

体力活是要在现场操作的,不说别的突发事故了,就现在新冠疫情还没有完全消除,要是遇到疫情这样的突发状况,住的地方被封,你没法来公司就没法上班。公司还会给你全额发工资吗?

但是脑力活可能就不一样了,可以借助电脑和网络在家办公,钉钉打卡,远程办公。

我并不是说体力活不好,对于没有条件的人来说,体力活或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明明有条件选择更好的,却畏难而放弃是我所惋惜的。

王清做打包工作,工资并不高,这次出事故,因为舍不得钱,忍着痛提前出院了。

因为没钱,她还要舟车劳顿从上海回安徽老家养伤,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伤口愈合。

如果她多多努力下,做跟单员的工作,或许就不用带着伤回老家了吧。

畏难的心理,几乎每个人都有,我们都想简单的工作,都想简单躺平,但是不迎难而上,永远不知道过了这个关卡的沙发有多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