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老北京胡同深处的小四合院,是陈大婆婆的家,院子虽小,但充满了岁月的痕迹。院子里,一株肥大的北京玫瑰静静地屹立着,就像陈大婆婆一样耐得住寂寞,无论春夏秋冬,它总是那么安详地屹立在那里。
家务琐事在陈大婆婆看来就如同过家家一般,变得轻松而得心应手。作为外孙的李李更是跟陈大婆婆形影不离,哪儿有陈大婆婆,哪儿就有李李,两人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每天早晨,当太阳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破旧的四合院,陈大婆婆就会叫醒李李,一起忙碌起来。“李李,起床啦,去烧壶水。”陈大婆婆还没说完,李李就已经倚着床边,懵懂地揉揉还沉睡的双眼,起身走向厨房。
上午的时间过去得很快,一个人的午饭总是显得单调,有时候,陈大婆婆会对着窗外发呆,想着她的儿子和孙子。他们都在外地打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聚在一起。
然而,陈大婆婆从来不会觉得无聊或者孤独,因为她有她的外孙李李,他是她的希望,是她生活的动力。
“李李,你喜欢和奶奶在一起吗?”她问。
李李一边咬着被婆婆亲手做的黄油小饼干,一边点着头,双眼泛着亮光,“喜欢,我最喜欢和奶奶在一起了。”
听到李李的回答,陈大婆婆的脸上露出满足和快乐的笑容。“那你就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你知道吗?”陈大婆婆教导着李李。
虽然陈大婆婆的儿子和孙子都在外地,但是她有李李的陪伴,她不会觉得孤单。因为有家,有李李,她感到那份暖暖的亲情是如此的美好。
当太阳的余晖霞光透过老旧的四合院,陈大婆婆的女儿和女婿一行人到达了她的家门。许久不见的女儿和孙子,再次回到老家,显然把陈大婆婆激动得热泪盈眶。
女婿小钱跟着她们一起来,怀里抱着被寒风吹得通红的外孙女小美。陈大婆婆的孙子小光也携着来自城市匆匆回家,一举一动都显得生机勃勃。
“乖乖,小美这都长这么大了!”陈大婆婆看着小美的照片,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小美从包里掏出她的小魔术盒,想跟婆婆分享她的新玩具,婆婆满面笑容,和孙子们亲昵地玩耍着。
然而,小小年纪的李李在看到这一幕后却感到了一丝失落,他感到婆婆对小美和小光的热情,比对他的要多得多。他默默地坐在角落,面无表情地看着一家人欢笑。
晚餐时,陈大婆婆端出早已淋满酱汁的红烧肉,每个人的碗里都有一大块。李李跟小光同时伸筷子准备抢最大的那块,然而在婆婆的眼中,小光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这块大一点的肉,给小光吃。”这是陈大婆婆的解释。
李李抬头,那双本应充满童真的眼神蒙上了一层惆怅。小光对他笑了笑,接过婆婆递过来的那块肉,照样开怀地吃着。晚餐结束后,陈大婆婆开始给小光讲着她的故事,而李李只能在一旁看着,他的心里充满了郁闷和失落。
李李的女儿和女婿看在眼里,却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尴尬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他们甚至没有去安慰郁闷的李李,只是默默地看着陈大婆婆和小光亲热的模样,心里五味杂陈。
午后的阳光照在这个小小的四合院里,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泛黄的水泥地上。一家人在阳光下,围坐在一起看小美玩新玩具。李李和小光在拿小美的玩具斗嘴,争论着谁玩。
陈大婆婆带着教诲的语气:“李李,这是小美的新玩具,应该让她玩。”她抬起手中的筷子,轻轻地在李李的头上敲了一下。
这个简单的动作,却打破了午后的宁静。女儿和女婿看到这一幕,显然对陈大婆婆的行为感到了十分的不悦。
“妈,你这是什么意思?”女儿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解。
陈大婆婆为难地说:“我只是觉得,新的玩具应该让小美先玩。”
而此时的小光还跟李李争抢着玩具,陈大婆婆显然更偏向小光。女儿和女婿的脸色程现出了明显的不快,他们对陈大婆婆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女儿也没有再掩饰她的生气,对陈大婆婆说:“妈,你这样对待李李,不公平。”
陈大婆婆沉默不语,她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生活在这个传统的家庭环境中,她对待两个孩子的方式固然有偏见,却又无法改变。
女婿看到这一幕,心中也非常不满:“妈,李李是你的外孙,但是他不比其他的孩子差。”他们认为陈大婆婆的待遇显然是偏向了孙子。
五味杂陈的情绪在屋子里弥漫开来,使得这个本应欢笑的午后,变得郁闷异常。
夜晚来临,月光洒在沉寂的四合院上,灯火透出暖黄的色彩。女儿和女婿决定在这晚提出让陈大婆婆离开的决定,他们期待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陈大婆婆明白对待两个孩子的问题。
女儿对女婿说:“我们要让妈明白,李李也是一样的,需要公平的对待。”女婿同意女儿的观点,他们决定要陈大婆婆理解,作为外孙的李李,同样也需要被爱和照顾。
女儿和女婿走向坐在屋子里的陈大婆婆:“妈,你知道你今天做错了吗?为什么就不能公平的对待两个孩子?”
陈大婆婆默然无语,头也不抬,她知道她的错误。“你无法承认对待两个孩子的公平问题,那么你就只能离开。”女儿断然地说出了决定。
陈大婆婆无声地应答,她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但是无法改变。眼泪在她的眼眶里打转。自己因为古老家庭传统的观念,做出了对李李不公平的事情, 味全篇貌
然后,陈大婆婆只能带上自己的行李,离开家门。她知道,她现在要做的是重新思考,如何公平的对待孩子。家庭,似乎就是这样,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关系,还有责任。
然而,重要的是,家庭中的成员是否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期待改变。不论是陈大婆婆,还是女儿和女婿,以及李李和小光,他们都有责任-使得这个家庭变得更公平,更充满爱。
也许,一家人需要共同面对这个问题,陈大婆婆是不是也该为了她的家人,去改变自己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