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圣宗年间,在成都城有一个穷书生,名叫刘成龙。刘成龙自小家境贫寒,但父母觉得他资质聪颖,舍不得让他去放牛帮工,就用仅有的积蓄供他念书识字。
刘成龙天资确实很高,又刻苦用功,深得先生喜爱。先生常叹息这穷苦学子若有机会读完书籍,必定前途无量。
刘成龙虽然生活清贫,但对古籍诗词情有独钟。他常常端坐在河边竹林里,一看就是一天,直到天黑才依依不舍地回家,母亲总要出来喊他几次才回神。刘成龙还经常翻阅家里那几本破旧的藏书,用墨笔仔细记注,生怕漏掉任何知识点。
好景不长,刘成龙的父亲突然得了怪病,浑身无力动弹,需要昂贵的药材治疗。一家人节衣缩食也无法扛住这样的开销,无奈只能停掉刘成龙的学业,由他外出谋生赚钱。
刘成龙伤心不已,跪在父亲床前痛哭流涕,乞求再给自己几年时间读书,父亲却已语无伦次。无可奈何的刘成龙只好放下书本,背井离乡去镇南城谋生。
刘成龙来到镇南城,一个繁华热闹的大都市。他试图找先生继续学业,却无一人肯收留这个衣衫褴褛的穷书生。刘成龙只好放下身段,四处谋生,亲手做起买卖。
起初,他总被人瞧不起,小买卖也难有起色。一次,刘成龙花尽积蓄买了新鲜蔬菜到市场摆摊,无奈遇上暴雨,蔬菜全部湮烂,他心如死灰地将烂泥一般的菜扔进垃圾堆。
就在刘成龙一蹶不振之时,镇南城来了一个神秘商人,自称知命先生。他看中了刘成龙的潜力,傍晚时分来找刘成龙,给他讲起经商之道。刘成龙聆听后重拾信心,开始重新积累货源商品。
他发现自己对经商的感觉非常好,渐渐在镇南城打开了知名度。好几年后,刘成龙已经成了一方大佬,人称刘大少爷,在本地声名显赫。
刘成龙在镇南城事业蒸蒸日上,买下豪宅,娶了大户人家的千金李氏为妻,也生了三个骄傲的儿子。然而随着生意日渐繁忙,刘成龙经常需要外出跑业务,加上应酬交易忙碌,身体日渐出现问题。
李氏操心丈夫身体,每天早起去市场买最好的瘦肉,细细切块,煨上几个时辰熬成浓浓的汤汁,希望能补补刘成龙的身子。
刘成龙每日忙完公务回到家,总能闻到香气四溢的肉汤味道。他感激妻子的用心,每次都喝得一滴不剩。但奇怪的是,他的身体并没有因此改善,反而出现了消瘦的趋势。
刘成龙最近脸色发白,双颊凹陷,皮肤没有光泽,躺在床上都感觉臀下硌人。李氏很担忧,想再加量加菜烹饪肉汤,刘成龙却摆手阻止她。他决定暂时回避肉汤,观察身体变化。
刘成龙的弟弟刘小龙是跟随哥哥来镇南城的。刘小龙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只想吃喝玩乐度日。刘成龙逼他读书,刘小龙心里一直怀恨在心。来到镇南后,看哥哥做大生意,自己却还是给人跑腿的角色,刘小龙嫉妒之心越来越重。
最近,刘小龙结交了一群城中游手好闲之徒,无所事事的他们整天一起厮混吃喝。刘小龙向他们吐露哥哥的成功触犯了自己的自尊心,想除去这个眼中钉。这些朋友就出主意,要在刘成龙的食物中下毒。
刘小龙起先有些犹豫,但朋友们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甚至花重金从黑市购买了剧毒。刘小龙被朋友们唆使,开始在哥哥的肉汤里混入剧毒。
这天深夜,刘成龙在床上辗转反侧,迷迷糊糊之间,隐约听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刘成龙勉强睁开眼,借着窗外皎洁的月光,看到床前居然盘踞着一条粗壮的白蛇,红信子一开一合,似乎在与自己说话。
刘成龙先是害怕,随即在白蛇的低语中平静下来。原来这是一条精灵,它说自己名叫白娘子,正是年少刘成龙救下的那条小白蛇。
当年,白娘子被几个恶童欺负玩乐,命在旦夕之时,是刘成龙解了围。如今白娘子已修炼成仙,但一直难忘刘成龙的救命之恩,时时惦念。前几日,白娘子隐约感应到刘成龙有难,特意现身相助,指点迷津。
白娘子沉声告诉刘成龙,他日渐消瘦并非病症所致,而是有人在肉汤里下了剧毒。白娘子明察秋毫,已看破刘小龙的阴谋诡计。刘成龙听后万分震惊,难以置信自己的亲弟弟会对自己下毒。
次日醒来,刘成龙先是以为昨晚只是一场梦。但看身体已无大碍,又想起白娘子的密语,心中有了数。
他派心腹暗访刘小龙的日常行踪,果然发现刘小龙经常同几个狐朋狗友出入一家黑市药铺。刘成龙立刻命人捉拿那几人,用刑逼问,终于得知刘小龙就是幕后黑手,他们只是帮凶。
得到真相的刘成龙大怒,当面质问刘小龙缘由。刘小龙理直气壮地说,刘成龙逼他读书写字,不让他吃喝玩乐度日,都是刘成龙太过自私独善其身的错。
刘成龙听后悲痛不已,自己一心想让弟弟出人头地,哪知他心术不正,居然无法无天到此地步。
两兄弟在书房里僵持不下,你来我往互相指责。刘成龙说弟弟不知好歹,刘小龙则怒斥哥哥自以为是。
你死我活的对峙着实让人唏嘘,想当初他们还要一条心,刘成龙把弟弟视如己出,视同骨肉。哪知人心易变,弟弟竟然走上歧路图谋夺权。
兄弟俩争论不休,刘成龙终于忍无可忍,断然宣布将刘小龙逐出家门,从今天起他不再是自己的弟弟。刘小龙跪地求哥哥宽恕,但刘成龙志已决,命仆人将刘小龙的行李扔出院门,再也不想见到这个背信弃义之人。
刘小龙失魂落魄地离开镇南城,在城外荒郊野岭中流浪。他日夜难眠,对自己置刘成龙于死地的行为万分懊悔。
可时已晚矣,刘成龙对他已毫无牵挂,任他在外流离失所。刘小龙终日飞鸟投林,与世隔绝,在艰苦的环境中体会人生无常,反思自己的错误。
刘小龙离开镇南城后,四处碰壁,无人肯收留他这个背叛兄长的小人。刘小龙花光了刘成龙赶他出门时的路费,又不愿意读书谋生,只能在街头乞讨度日。行人们见他哀婉模样,偶尔会施舍一些剩饭剩菜充饥。乞丐们常将刘小龙团团围住,跟他抢夺食物,刘小龙苦不堪言。
有时刘小龙也会想念在镇南城富裕的日子,后悔当初贪图享乐以至走上邪路。
他渐渐清醒过来,自己一意孤行害了亲哥哥,现在报应不爽,只能以乞丐度余生。刘小龙沧桑老去的面容和干枯的四肢,为自己的作为后悔不已。
这次变故让刘成龙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他减少了生意上的奔波劳碌,花更多时间陪伴妻小。刘成龙也反省自己太过娇惯刘小龙,没有从小就严格管教,才造成他今日的变节。
刘成龙下定决心要培养儿子们读书认字,养成良好品格。他清早带儿子到学堂启智,傍晚则亲自教授儿子们四书五经。
儿子们渐渐读书造诣大增,深得良师喜爱。刘成龙也改善仆从待遇,亲自查问他们的家庭困难。他重新做人,家业也越发兴旺,真正获享人生幸福。
一年后的除夕,刘成龙照例与家人团圆守岁。夜深人静时,他独自在庭院赏月,突然看到一道白光直冲云霄,竟是白娘子的灵体现形。白娘子得知刘成龙已重新做人,儿女成功,遂再现相助,让刘成龙释怀心结。
刘成龙叩谢白娘子的再次相助,他说自己经历这次劫难揭开了人生新页。白娘子点头微笑,叮嘱刘成龙保重,随即化作清风,消失在夜色中。刘成龙久久凝视夜空,感激白娘子两次救自己于水火,让自己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所在。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刘成龙从商已有几十载。他荣归故里,在成都城建造宏伟宅院,儿孙满堂,生活富裕殷实。临终前,刘成龙记起自己少年读书的梦想,命人整理刻印书籍,在故乡创办学堂,免费招收穷苦学子。
刘成龙虽然年轻时放弃了书生涯,但在人生奋斗中再次找回初心,想要回馈社会,让更多孩子读书见世面、改变命运。他笑看人世沧桑,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开启生命的最后篇章。刘成龙圆满一生,弥补了年少轻狂的遗憾,泰然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