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年间,盛夏的烈日当空,山东兖州府临清县的一条山路上,王备提着担子前行。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路旁的蒿草也失去了生机,无力地耷拉着。
王备腾出一只手,擦去额头的汗水,心里默念:“好不容易赶到县城卖完了货物,回家的路上又遇上这么个大太阳,实在难受!”
正想着,王备的眼前突然出现一条清澈见底的山间小溪,溪水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看着令人心生渴意。王备欣喜地加快脚步走到溪边,放下担子准备饮水解渴。
就在他弯下腰时,一阵女子的娇笑声和水花溅起的声音传来,王备猛地停住了动作。他警惕地朝溪水望去,只见一个身材窈窕的美貌少女正在水中洗澡。少女浑然不觉有人靠近,继续笑闹着在水中嬉戏。
王备赶紧转过身去,面红耳赤地责怪自己运气太差,竟不小心撞见了人家的洗澡。正当他准备离开时,少女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啊!有蛇,救命啊!"
王备大惊,转身看去,只见少女正背靠在溪边的石头上,一个浑身泛着青光的大蛇正缠在她的左腿上,张开血盆大口就要向她咬下去。
王备顾不得许多,抄起路旁的一块大石头往那蛇砸去,嘴里大喊道:"小心,我来救你!"
砸中大蛇的石头终于让少女得以脱险,她连忙爬上岸边,惊魂未定地望着王备。
少女穿戴整齐,来到王备面前,羞涩地说:"多谢这位恩公救命之恩,若非英雄出手,小女子命早已丧于那恶蛇口中。"
王备连声谦让,说自己只是正巧路过,并未做什么。
少女上下打量了王备一番,忽然笑着问道:"这位恩公是不是名叫王备?在下记得您面上的那颗痣,您是我小时候的玩伴,当年曾救过我的!"
王备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少女正是他儿时的玩伴绮婉。他开心地说:"原来是绮婉,真是想不到,我们又在此相遇了。"
绮婉笑吟吟地拉着王备就往山上走,口中说要带他去山上看戏。
王备跟着走了一段,觉得奇怪,问道:"山上哪里有戏班子?我们去哪里看戏啊?"
绮婉只是神秘一笑,拉着王备的手不答话,继续往前走。
两人爬上山顶,王备忽然觉得眼前一花,出现了一个简易的戏台,台上站着几个人,正在唱戏。下面却空无一人,显得十分怪异。
王备惊讶地看着绮婉,绮婉微微一笑,拉他坐下观戏。
王备跟着绮婉坐在戏台前,台上的人正在唱一出戏剧,但是演出十分诡异,工拙得不像人间的戏班。
就在王备觉得莫名其妙时,一个少年走到他们跟前,绮婉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那少年就离开了。
台上唱戏的人似乎都在躲避王备的目光,有些人表演时还僵硬着身体,不再卖力演出。
王备感到十分困惑,心想这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何大家都对自己避而不见。
就在他正愁眉不展时,一个身影突然出现在不远处,朝戏台这边走来。王备定睛一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来人竟是他三年前去世的妻子李斐!
王备激动地上前紧紧抱住李斐,热泪盈眶。李斐却显得很焦急,一边推开王备一边喊道:"备君,你快离开这里!这里是鬼域,你不能留在此地!他们唱的都是冥戏,你赶紧离开这里。"
王备这才稍微清醒过来,连忙追问道:"斐儿,你......你不是......"话还没说完,眼前忽然一黑,王备觉得自己回到了山路上,刚才的一切如同做梦一般。
从那天起,王备就突然身体不适起来,他咳嗽不止,浑身无力。家里请来大夫给他诊治,大夫也不知何病。
王备看起来越来越虚弱消瘦,大夫和家人都很担心,问他是否最近遇到过什么怪事。王备这才把上山看戏的经历说了一遍,还哀求大夫能否有法术再让他见上李斐一面。
大夫听后沉默不语,良久才说:"此事蹊跷,需另当别论。容我详细查明,他日再告。"
过了两日,大夫突然来到王备家,说要召唤李斐的魂魄前来。
当李斐的魂魄出现时,王备激动地扑到她面前痛哭道:"斐儿,你终于回来见我了!"
李斐也含泪对王备说:"我亲爱的夫郎,想不到我们阳世终究只能如此短暂地相会。我必须跟你说明白......"
李斐跟王备详细说明,自己已经身故三年,现在只是借助大夫的法力暂时返阳。
她说,那天绮婉乃是王备的儿时玩伴,但是她早已不幸身故,如今只是一缕游魂。每年村里都要为死去的冤魂设置一场冥戏,供他们娱乐。
绮婉见到王备,认出他来,便好心带他入冥界同乐,不知道活人不能进入鬼域,否则会受到死气侵蚀。
所幸李斐发现及时,让王备离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李斐嘱咐王备无论如何要保重身体,节哀顺变,再娶才德女为妻。
李斐的魂魄在说完这番话后就渐渐消失了。王备痛苦地哭喊,却无法挽留住她。
大夫为王备祛除体内污秽的死气,王备的病情这才开始好转。
王备终日郁郁寡欢,家人看他这样心疼不已。正值村中有女子欲与王备续弦,众人商议要王备再娶,王备却总是犹豫不决。
一日,王备在床前怅然神伤,忽然眼前浮现李斐的身影。
李斐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对王备说:"我亲爱的夫郎,你何必日夜以泪洗面?我早已物是人非,你我终究不可重聚。我在天之灵会祝福你。请为我活下去,娶一个可爱的女子,幸福生活,不要再虚度光阴。”
王备听后痛哭道:“斐儿,我真的舍不得你离去!但我明白你的良苦用心,我定会遵从你的教导,重新开始生活。只盼你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全家!”
李斐挥手渐渐消失,王备泪流满面。
自那日后,王备郁郁的心情也随之好转。他开始积极参与村中的事务,和大家打成一片。
过了一年,村中又有人提亲的事。王备记挂着李斐的嘱托,不再推拒,答应迎娶杨氏为妻。
杨氏为人温柔娴淑,又懂得照料王备和他的生意。两人感情融洽,王备也渐渐走出了悲痛,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有时王备独处时,还是会想起李斐的种种,但他已逐渐看开生死,不再郁郁寡欢。
王备和李斐是青梅竹马,自小定下婚约。李斐聪慧贤淑,和王备两小无猜,感情甚笃。婚后没多久,李斐就因病去世,王备当时正外出经商,无法在她最后时刻相守,一直自责不已。
王备至今还记得李斐嫣然一笑的样子、清脆的笑声。每每想起,他不禁感叹,人生聚散无常,英年早逝,实在可惜。
能与李斐重逢是他此生最宝贵的回忆。虽终究只是一场奇遇,但王备感激李斐的嘱咐使自己走出悲痛,重新开始。
他时常默念李斐的教导,以报答她的知遇之恩。因为有她的开导,王备得以继续活下去,并重新寻得幸福。
绮婉生前性格开朗,和王备情同手足。她见王备郁郁寡欢,不忍他守活寡,遂兴起让王备入冥界同乐的念头,也是出于一番好意。
王备想起她爽朗的笑声和灵动的身影,不禁感慨英才早逝,实在可惜。
绮婉虽然错误地拉王备入冥,但她的本意是想让老友开心。幸亏李斐警醒,使王备免受死气侵害。
虽然结果不佳,但王备明白绮婉的善意,不会怪她冒失。世事难料,她也仅是顺其自然而为了一个幼时的朋友。
每年墓祭时,村民都要请戏班表演冥戏,供未投胎的游魂娱乐。这已成为村中的习俗。
据说冥魂能借助活人香火的力量短暂离开阳间。所以每逢祭祀,戏台下看不见人,其实聚集着众多来自阴间的孤魂。这是阴阳交汇时的奥秘,不是尘世间所能窥见。
王备得以亲眼目睹冥戏,实属侥幸。台上众魂见他在场,表演也不再卖力,想必是对活人进入禁区的警示。王备不禁为自己的鲁莽感到惭愧。
大夫驱散了王备体内的死气,使他重新充满生机。
大夫告诉王备,鬼魂要投胎转世,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苦修才有可能。既已奇遇再见李斐,他就该放下对逝者的思念,好好珍惜现世。
古语说:“死生亦大矣。”王备这才领悟这句话的真谛。生死乃宇宙自然规律,并非人力所能左右。
经过这番曲折,王备看淡了生离死别的伤感,也不再被旧情所束缚。
他遵照李斐的嘱咐,与新妻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对王备来说,活好当下,就是对逝者最好的怀念。
王备明白人生无常,唯有顺应天命,方能找到真正的自在。他放下了过去的一切,过着踏实的日子,再也无任何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