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儿子做怪梦反复无常,父亲却磕头谢罪,老汉:爷爷欠的

2023年11月30日22:04:07 故事 1101

宋朝时期,杭州城外有个小村庄,村里住着一户姓李的老汉,李老汉已六旬有余,头发花白,但神清气爽,背脊笔直,双目炯炯,一望而知不是凡人。李老汉原本就有道行功底,后来又潜心钻研阴阳术数,渐渐就成了一方大师,人称“李阴阳”。

李老汉虽道法高深,但为人谦逊厚道,从不强求报酬。村里有难处求助的,他总是尽力相助,往往只收些粮食谢礼,寒门贫户还直接免费,所以李老汉在本地颇受尊重。当然,李老汉也没娶妻生子,平日里独居一室,悠然自得。

民间故事:儿子做怪梦反复无常,父亲却磕头谢罪,老汉:爷爷欠的 - 天天要闻

当李老汉四十岁那年,村边树林里发现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衣衫褴褛,瘦得只剩皮包骨,抱着树根睡得正香,不知是哪家的孤儿。李老汉将他带回家,给他穿新衣裳,饱饱吃了热乎饭,然后取名“张明”,收为弟子,从此教他读书识字,传授他阴阳术数。

张明聪明伶俐,又勤奋好学,没几年就学有小成,能帮着李老汉出门替人看病驱鬼。李老汉见他已能独当一面,便开始让他单独接活,磨练经验。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李老汉渐入暮年,原本打算退隐深山,就把本地生意全部交给张明接手。没想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两师徒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案子。

这年冬天,李老汉带几个老友出门游玩去了,家里只有张明看屋。一天,邻村赵家的老两口匆匆跑来求助,说他们的儿子赵小宝最近老做怪梦,反复无常,应该是被鬼附体了。李老汉不在,张明只好跟着二老回家看看。

一进赵家门,张明就听见屋里传出怪声,像是小姑娘在叫,又像公鸡打鸣,十分古怪。张明连忙取出符咒念咒赶鬼,谁知符咒刚飞出去,就被一个无形的力量弹开,掉落一地。这时,屋内传来一句冷笑:“无知的小道士,你还玩阴阳呢,叫你师父李老汉来,我有话跟他说!”

张明又惊又怒,心想这定是当年李老汉帮人驱鬼时留下的祟鬼,回头一定要问问师父。当下对赵家老两口说:“你们先看紧孩子,我去请我师父过来。”二老点头称谢,张明立即赶回家,从笼子里取出一只训练有素的信鸽,绑上信笺,放它去给李老汉送信。

民间故事:儿子做怪梦反复无常,父亲却磕头谢罪,老汉:爷爷欠的 - 天天要闻

三天后,张明收到李老汉的回信,说已收到消息,立即赶回。果然,李老汉很快就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张明忙上前问:“师父,邻村赵家的鬼你认识吗?它让我找您过去。”

李老汉点头道:“多年前我替赵家解决过一次鬼祟,没想到现在又找上门来了。我们准备点金元宝,去赵家看看。”说完,李老汉便和张明一起叠起了金银纸钱,做起了纸人,准备去赵家祭拜这个冤魂。

二人一路上,李老汉给张明讲起当年的往事。原来,赵小宝的爷爷赵老二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为了捞点钱,他曾经发现山里一窝黄鼠狐的小崽,毫不留情全都打死剥皮卖了。那窝小黄鼠狐的母亲为了报仇,化身成鬼咒死了赵老二的大儿子。

赵老二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找李老汉来帮忙化解这场怨气。李老汉来了以后,与那只母黄鼠狐沟通,黄鼠狐要赵老二给它磕九九八十一个响头认错,并供奉进庙里,赵老二才肯松口放过赵家的小儿子。

可赵老二这个倔强的老头子,死活不肯向一只黄鼠狐磕头,李老汉苦口婆心劝了半天也没用。无奈之下,只得由赵老二的儿子代为请罪,母黄鼠狐这才勉强收手,但心结依然未解。

如今过去多年,母黄鼠狐找上门来了,看来是要跟赵老二算总账。张明听后紧张地说:“师父,这次母黄鼠狐会不会真的要赵家小儿子的命?”

李老汉摇头说:“此事必须亲自过问明白,我们去了再说。”

民间故事:儿子做怪梦反复无常,父亲却磕头谢罪,老汉:爷爷欠的 - 天天要闻

师徒两人很快来到赵家,张明看见赵小宝已经被放开束缚,坐在院子中间发呆。李老汉让张明跟上,将准备的金元宝全烧给了附在赵小宝身上的冤魂。接着,李老汉苦口婆心地开导那只母黄鼠狐,希望它能宽恕赵老二,放下仇恨。

出人意料的是,母黄鼠狐开口说,它自己也后悔当年太过鲁莽,在害死赵老二的大儿子后就有些懊悔了。后来它还特意救了赵小宝一命,所以这次它找上门来,只是想提醒赵家不要食古不化,需要遵守当年的承诺,供奉它三代。

原来,当时赵小宝在山里放牛,不小心栽进沟里,是母黄鼠狐化形救了他,并将他平安送回家。知道他的身世后,母黄鼠狐决定看在他还是个孩子的份上饶他一命,但仍要赵家兑现当年的诺言。

在李老汉的见证下,赵老二连忙跪地起誓,答应照料母黄鼠狐的灵位三代,以求其放过赵家的孩子。母黄鼠狐这才满意地离开了赵小宝的身体,整个人恢复了正常。

张明长长舒了口气,庆幸这场危机终于化解。李老汉也对赵家人再三交代,千万不能食言,要诚心供奉三代,才能绝后患。处理完这一切,师徒二人这才离开赵家回家。

民间故事:儿子做怪梦反复无常,父亲却磕头谢罪,老汉:爷爷欠的 - 天天要闻

路上,张明好奇地问李老汉:“赵老二后来怎么样了?活到老么?”

李老汉摇头说:“他没受到鬼祟,但最后也活得不好,在床上躺了几年才咽气,死相很惨,也可看作是报应吧。”

张明听后唏嘘不已,人贵有自知之明,赵老二当初若能听从李老汉劝告,也许都不会酿成这样的结果。不过,幸好最后还是圆满解决了,也给张明上的了一课,以后做事更需要审慎,才不会留下后患。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