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故事根据案例改编,情节有润色和原创,请理性看待;文章仅为警示世人,提醒大家遵纪守法,并无其他目的。
“我要举报,我要立功!立大功!”
这是高良才在被抓走之后,说的第一句话。
正是这一句话,将区长潘梅罪恶一生,缓缓展现在了世人眼前!
区长潘梅,当然,现在是人犯潘梅了。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她曾经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充满才华和勇气,为国家和当地的老百姓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她曾被无数人敬仰,被誉为楷模,备受人们称赞。
然而如今,她却沦为被人唾弃的女犯人、女贪官。
她闭上双眼,任由泪水从脸颊滑落,思绪飘回了过去。
她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出身于军人家庭的她,曾经品学兼优、品德高尚、性格坚强。她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为国家效力,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那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那是潘梅刚刚出生的时候。
潘梅自幼便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出生于军人家庭的她,深受其父亲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军人作风熏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修养。
她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和训练,不仅学习成绩卓越,而且品德高尚,性格坚韧。
潘梅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想像花木兰一样,为国家效力,当个女英雄。
初中毕业后,她入伍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军人。她的出色表现赢得部队首长的高度赞赏和战友们的由衷敬佩。
刻苦努力、勤勤恳恳,面对艰难困苦毫不退缩 —— 这就是她在部队的真实写照。她深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并且为自己的决定感到自豪。
退役后,她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沿海某省的省会,并被分配到区里担任文秘工作。这妹子特别有才干,没多久就成了领导跟同事们都喜欢的人。她在工作中特别有责任感,执行力强,不管什么事情都能处理得挺好的。
同时,她没有忘记最初的理想 —— 要当一个花木兰那样的女英雄!她的认真态度,得到了领导们的认可和赞赏。他们决定再观察观察这个当过兵的年轻姑娘,如果她真的出色地表里如一 ,那就应该把她往上“抬一抬”,承担点更重要的职责了!
不久之后,领导们的考察结束了。他们决定给这个“小姑娘”一点机会,将她调到了一个离省城稍微有一点距离的小镇去当镇长。
这个镇子经济落后,人口稀少,资源稀缺,基建很差。差到什么程度呢?差到难以被称为真正的“镇”。
除了基建差,更要命的问题是“穷”。不仅老乡们没钱,镇上也没什么钱,甚至快到了连镇上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的地步了。然而,尽管面对了众多挑战,潘梅并未退缩,而是率领整个镇的领导和群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
镇上大搞建设的那两年,潘梅那充满干劲的魅力,和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似乎弥漫在了全镇的空气之中。
潘梅首先是借助自己在省城工作的多年经验和丰富人脉的价值,向上级争取到了支持和资金援助。这是她敢于带领全镇大搞发展的物质基础。
随后,她凭借在部队和地区工作中积累的先进管理经验,对手下公务员们的工作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打造起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之后,潘梅开始了自己最重视的招商工作。
她把镇子上一块长满了杂草的荒地划成“新区”,接着带着镇领导们一起,进省城里去给省里的企业“画大饼”。就这样她引入了一批先进的企业和技术,推动了当地的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而企业的进驻,则给了她更多底气,去找领导给她修路。
她就像一位李云龙式的领导,拥有卓越的领导才能。
上级交给了她一个经济落后、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郊县乡镇,而她却交给了上级一个经济发达、财政收入和GDP名列前茅的“省城新中心”。
高某人举报潘梅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相信。然而,潘梅的堕落,其实本身就是高某人勾引的!让我们从头讲起。
那一年,潘梅得到了一个出国学习半年的机会。潘梅从来没出过国,她的学生生涯终日与学习作伴,她不愿意放松自己。而进入部队和政府工作后,因为身份限制,她很难有机会出国。这次能够去异国他乡的机会,她非常珍惜,并且充满期待。
潘梅要出国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镇。她手下的一个名叫高良才的村长,这个时候,找上了门来。
高良才一直希望能够搭上潘梅的线,但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这次,机会就像天赐的礼物一样,落到了他的面前。
他很贴心地为她换了一万美金,并送到她的家里。从未出过国的潘梅,完全没有想到需要换货币这件事情,她很感谢高良才的贴心。然而,当她想要归还这笔钱时,高良才却坚决不收,并坚称这是他对潘梅的一份心意。
这成为了潘梅第一次“贪污”。
出国后,潘梅接触到了西方人奢华的生活,并开始迷失在奢华之中,她开始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不久后,潘梅学成回国。
伴随着潘梅这一大批干部回国,轰轰烈烈的市政建设开始了。
那是2003年,是中国楼市的起步之年,是中国新一轮城市化的元年!
作为省会、作为全省首府,潘梅所在的城市自然是城市化的重中之重。这也是为什么,省里一下子派遣了一大批干部出国学习。
潘梅所在的镇,作为省城的郊区,是新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就这样,潘梅有了经手很多项目的机会。高良才辞掉了自己的村长职务,成立了一个地产公司,他渴望得到潘梅的支持。潘梅顺水推舟,于是这些项目都落到了高良才的手中。
为了保住潘梅的青睐,高某不断向她送礼。潘梅开始视这些收入为理所当然,她变得越来越贪婪,越来越奢侈,越来越不知足。
针对潘梅的举报也渐渐多了起来,这给潘梅的仕途蒙上了阴影。
晋升的失败,让她如坠深渊。她的努力似乎都白费了,她陷入了深深的失落和绝望。
然而,高良才还没有抛弃潘梅,因为潘梅只是升迁失败,而不是被抓住了。为了安抚潘梅,他买下了两张去上海的头等舱机票,和潘梅一起踏上了去上海的旅途。
高良才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带领潘梅游览了各个著名景点、高级餐厅、豪华夜店、贵族会所等。昂贵的服饰、奢华的首饰,潘梅在西方看到过的,那些西方名媛们享受的一切,都被高良才买下来,戴在了她的身上。
她仿佛成了一位真正的名媛贵妇……
她开始渐渐为高良才倾心……
在上海的酒店,在酒店的江景房里,高良才端着酒杯,借着酒意,表达了对潘梅才华美貌的欣赏。他告诉潘梅,他一直爱着她,他希望能和她在一起,即使只是一瞬间,他愿意为她做任何事情,只要她开口。说着,他的手便不自主地靠近潘梅。
那天晚上,夜色如墨;
那天晚上,风声渐起。
那天晚上,仿佛一切腌臜龌龊,都淹没在了上海嘈杂的夜里
那天晚上,潘梅没有拒绝……
有的事情,只有零次或无数次。如同人性的幽微,往往只有两种选择,一旦选择错误,必将坠入深渊,无法回头。
欲望的海洋中,每一次放纵都如同沉溺,一旦沉溺其中,就难以自拔。
高良才或许是潘梅第一个情人,但却不是最后一个。
潘梅有写日记的习惯,在她的日记里,写下了她和包括高良才在内的,180个“小男朋友”的风流韵事。
潘梅也有话说,她说自己没有养情人,因为她没有结婚,所以她只是在和这些男人们谈恋爱罢了。
然而,她的日记本,第一个否认了她的鬼话。
她的日记本里,写下了她“挑男人”的标准:
① 需具备丰富的知识涵养,须为大学本科毕业生,有海外生活经验者更佳;
② 外貌方面必须有吸引力,拥有俊朗的容颜;
③ 健康状况良好,身体健康,身材健硕;
④ 个人情调须高雅,善于言辞,懂得如何让女性开心愉悦。
基于这四项标准,她对每一个与她曾经有过亲密“接触”的男性进行严格评估,从“非常满意”到“比较差”,分为四个等级,并以此作为未来是否继续“接触”的判断依据。
……
2007年的冬夜,一场细雪悄悄地落满了省城,这一年,潘梅刚好50岁。
在细雪中,潘梅坐上了纪检部门的车,开往她人生的冬夜。
有关部门,在她家中搜出了52斤现金,其中,一半是人民币,一半是美元。
面对有关部门的问讯,她回答说,每一次的非法所得,就像一只魔鬼的手,驱使着她步步深入。当她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回头时,她选择了用“自欺欺人”的心态来安慰自己,她告诉自己:“我并不是最贪的,比我贪的人还有很多。”
两年后,经过审判,她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潘梅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她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贪婪最终将自己推向了毁灭。
又过了两年,她因表现良好,变更为无期徒刑……
潘梅的一生还没有结束.
但亦或许,她的人生,从她拿走那一万美元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