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屈县有一个陶匠叫做田福,他擅长烧制人物和动物的陶俑,手艺高超做出来的陶俑栩栩如生令人瞩目。
后来娶了邻县女子刘玉兰为妻,婚后夫妻两人琴瑟和谐感情很好,没曾想成亲半年不到,这个田福就暴病而亡。
田福的丧事刚办完没几天,刘玉兰的父母就找上门来想让女儿回娘家改嫁,但是她抵死都不同意,更扬言父母再提改嫁的事就与娘家断绝关系。
刘玉兰嫁到田家以后非常孝顺公婆,公婆都拿他当女儿看待,如今儿子田福已死又没有孩子需要抚养,老两口怜惜儿媳也在旁劝她改嫁。
刘玉兰抵死不从,婆婆说道:“你年轻貌美就成了寡妇以后会后悔的,你又没生孩子还不如趁现在寻个好夫家嫁了,免得将来人老珠黄想嫁就成笑话了。”
“爹娘啊,我进了田家门就是田家人。倘若我就这样一走了之,将来如何九泉之下见相公,他临终前把你们托付给我赡养,我绝不会食言,所以改嫁的事抵死都不从。”刘玉兰哭着说道。
公爹看到刘玉兰坚持也就随她了,自当是失去一个儿子得到一个女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
田福做出的陶俑栩栩如生远近闻名,当初为了练这门手艺,他对着镜子用泥巴将自己做成陶俑烧制。后来这些陶俑都跟着田福下葬了,刘玉兰留下一尊田福的陶俑摆在床头上。
每天全家人吃饭的时候,刘玉兰都会把陶俑搁在以前田福坐的位置上,并为陶俑添饭加菜,夜里休息的时候还会为陶俑擦拭,总之就和田福在世时一样每天伺候着陶俑。
秋去冬来,刘玉兰害怕陶俑挨冻就抱着入睡。有一天夜里,怀里的陶俑突然动了,只见陶俑伸了个懒腰坐起身来。
刘玉兰惊呼一声就想下床逃走,但是却被陶俑抓住了袖子,任凭她怎么使劲都挣脱不了。
她转头看去只见陶俑神奇的变大了,猛然就变成一个正常人,并且容貌与死去的丈夫一模一样。
陶俑第一次开口说话吐字有些生涩,让刘玉兰别害怕听它把话说完。
“娘子不要害怕千万别让人发现我,感谢你无微不至照顾我的父母。判官也被你的品行感动,这才让我回到阳界来与你重逢。”原来陶俑竟然是回到阳界的田福。
刘玉兰见是丈夫,她喜极而泣来到床榻上坐下,询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田福解释道:“我有一位作恶多端的祖先太损阴德,子嗣到我这代就要断绝,所以我才会年轻轻轻暴病而亡 。可是,判官见你忠贞不改嫁,怕你老无所依,所以才破例让我回阳界与你生一个孩子养老送终啊。”
刘玉兰闻言掩面而泣,田福像活着的时候一样将她搂在怀里,情到深处四目相对床帷缓缓放下高歌一曲。
拂晓过后,鸡鸣三声。田福坐起身来,他对刘玉兰说:“判官叮嘱我,回来的事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所以,白天我会变成陶俑,到了夜里再变回来。”说完,田福就变成一尊陶俑。
就这样刘玉兰还像往常一样对待陶俑,到了晚上就盼着与田福相会。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晚上田福难过的对刘玉兰说:“娘子啊,我来阳界的期限到了,今夜前来是与你道别的。”
刘玉兰深爱着田福,见他要走依依不舍。田福眼中满是哀伤,叹息一声变回陶俑的样子,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田福回阳界的事,刘玉兰从未跟别人提起。但是几个月之后,腹中渐渐隆起明显就是有孕在身了,她借口说是长胖了,婆婆是过来人明显发现不对。
公婆心里有些芥蒂,虽说儿子去世以后,儿媳一个人照顾这个家。但是,老两口也曾劝过儿媳改嫁,当初是儿媳抵死不从 。可背地里儿媳又和男人好上还怀孕了,这件事传出去田家颜面无光啊。
眼看刘玉兰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村里的流言蜚语越来越难听,有人说刘玉兰死了丈夫是个贪淫的儿媳才会怀孕。
婆婆一直拿刘玉兰当女儿,听外人这样诽谤她不是滋味,于是找到刘玉兰问道:“儿啊,跟娘说实话这孩子是谁的?你别害怕,娘是想找来这个男人,说服他与你成亲,免得村里人嚼舌头说坏话。等你出嫁的时候,我们像嫁女儿一样送你出嫁不让你受委屈。”
刘玉兰听说以后很感动,没想到婆婆一家对她那么好,不仅没有因为怀孕怪罪她,反而还想着替她掩饰。思忖一下,她就将田福附在陶俑身上回阳的事说了出来。
这件事太匪夷所思,婆婆以为刘玉兰不愿意说出孩子生父的名字才撒谎。她问了几次,刘玉兰都是如此说法只好不问了。转眼十个月到了,刘玉兰生下一个儿子,关于她丈夫死了很久,还生下儿子的绯闻更是愈演愈烈,众人对生父是谁都很好奇。
这个时候,刘玉兰生孩子的事也传到邻县。有一个秀才叫做李生,他听闻此事做了一件事,写了一份状纸污蔑刘玉兰是贪淫儿媳,说她不忠贞道德败坏是个坏女人。
原来,刘玉兰的父母当初劝女儿改嫁的对象就是李生,李生早就觊觎刘玉兰的美貌,不在意她许配过人。
可是,刘家父母千方百计在刘玉兰面前说李生的好话,可是刘玉兰非但不为所动 ,还跑到李生家对他说就是死也不进李家门,这件事让李生在邻居面前丢了脸,他一直怀恨在心,如今听闻刘玉兰死了丈夫还怀孕就污蔑她是贪淫儿媳。
县令接到状纸,立刻把刘玉兰和李生传到县衙,他问道:“刘玉兰,你孩子的生父到底是谁?”
刘玉兰一介弱女子,此刻早已经吓得六神无主,她弱弱说道:“孩子的生父是家中的陶俑!”
在县令的逼问下只好把田福回阳的事说了出来。众人闻言都当是个笑话,只当刘玉兰怕被治罪才编的谎言。
县令刚想让衙役打刘玉兰板子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白胡子道人喊道:“大人,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证明刘玉兰有没有说谎。”
县令连忙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道人说:“既然刘玉兰说陶俑是孩子的生父,请刺破孩子的食指,将血摸到陶俑身上,血完全渗入不留痕迹就说明陶俑与孩子是亲生父子,反之,孩子的血不渗入轻易可以擦掉就说明刘玉兰就在说谎。”
于是,县令遵从道人的话将田家像田福的陶俑找来,又另外找来几尊陶俑。紧接着让刘玉兰的婆婆把孩子抱到大堂刺破手指,将血逐一涂到陶俑身上。
片刻之后,只有那尊长得像田福的陶俑身上没了血渍,别的陶俑身上的血渍还在。就这样,刘玉兰被无罪释放了。
李生不满意这个结果在大堂上吵闹被县令打了板子,县令早就知道李生是个喜新厌旧之人,仗着是秀才的身份娶了好几任妻子。
待他看到漂亮女子后就会找个理由与现任妻子和离另娶,女子是和离回到娘家,因为流言蜚语年纪轻含恨而终,李生受了教训再也不敢去招惹刘玉兰了。
公婆知道孩子是亲生孙子后很高兴,并向刘玉兰道歉,他们错怪了儿媳。
等孩子长到七八岁的时候,模样和田福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村民们这才彻底相信陶俑是田福。
刘玉兰一直想当面感谢出言相救的道人,只是寻遍各处都没找到就像凭空消失不见了。
有一天,她带儿子去城隍庙,突然发现右侧坐着的判官石像容貌很眼熟就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了,等刘玉兰离开后,殿内传来了笑声。
那么这个道人究竟是谁?他又去了哪里呢?
(故事完)
民间故事寓在明道理辨是非,劝人心明而向善,切勿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