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是相思成泪,忘于天涯

2022年10月08日20:58:36 故事 1353

都说民国爱情十有九悲,可身在封建社会的她们,又何尝不是?

后来,他娶妻生子,而她,孤苦一生。

所谓的古代情爱,只是小说里面的幻想。放于现实之中,大多为遗憾,这便是残酷的现实。

(以下故事的大致主体依真实故事改编而来)



终是相思成泪,忘于天涯 - 天天要闻

八岁时,为躲避战乱,他和母亲来到了父亲的任职地——江州苓县。

他叫玄熠,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虽说父亲只是一个小官,但在这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他也算是处在上层阶级了。

一次,他正苦读诗书,忽而往门外一瞟,只见一个小女孩走过。

女孩步伐轻盈,娇俏可爱,那一双眼,仿佛能净化世间一切邪恶,带给人无限欢乐。

后来,他得知,这女孩就是他的邻居,名唤湘云,乃是一位小商贾之女。只因一眼,他对湘云便是莫名的喜欢,这是孩童时期纯粹的欢喜。


那时,玄熠八岁,湘云六岁。

自那之后,他但凡有空,便会去找湘云玩耍。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和湘云在一起很快乐,可以让他真正像一个孩子般,没有礼法,没有功名。二人也在嬉戏玩闹中,渐渐熟悉起来。

玄熠擅文,三岁识字,五岁诵诗文,十岁便可以作诗了,是被苓县所公认的天才;

湘云擅歌舞,五岁从师,一曲霓裳惊天下,只见妙人随风舞。

有时,他看书累了,她会为他弹上一首曲子;

有时,她弹曲累了,他便为她诵读诗文。

“乏来本意酣睡,梦中却似闻曲。似梦似幻不知,原是天上人间。”

就这样,她们二人相知相伴,度过了一个无忧的童年。而这情谊,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时间流逝,孩提时期的纯粹好感已经退去,转而成为了爱慕,这是双向的奔赴。

这一年,玄熠十九岁,湘云十七岁,他们二人彼此互明心意,私定终身。玄熠送给湘云

一面镶锲着双盘龙的铜镜,而湘云也把自己绣的一双绣花鞋送给了玄熠,这便是他们的定情之物。



就此相恋八年,玄熠二十七岁,湘云二十五岁。

这一年,她们二人相约去见他的父母,心情抑制不住的激动,可现实却给了他们重重一击。他的父母坚决反对此事,扬言礼法不能破,一个官宦子弟怎能和一位商贾之女成婚,岂不招人耻笑!尽管后来他苦苦哀求,但终是不能打动他们。

自此,他日日借酒消愁。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到底难言,又有谁能懂?他自小便是在这圣贤书中长大的,那些封建礼教已融入了他的血液。

忤逆父母的不孝之罪,乃是为当时的天下所不容,他还没有办法去挣脱这些束缚来对抗天下!可他又不忍辜负那个他日思夜想的姑娘。

而此时的湘云,也是日日泪洗面,想不到第一次见未来的公婆,便遭到了如此羞辱。她知此去见他们可能会遭到他们的反对,可不想,他们的态度如此坚决,毫无商量。

整日喝得烂醉如泥,父母更是生气,便让他出门游学去考取功名。

玄熠忽然谋生了一个天真的想法,是不是父母怕儿女情长会影响自己学业而反对他和湘云在一起?会不会只要自己能够向他们证明他的实力,他们就会同意这桩婚事呢?

他没有办法,似乎也只能这样,用这种理由来安慰愁苦的自己。

他带着喜悦的心情找到湘云,说自己即将外出考取功名,如若高中,他们的婚事便会有转机。

他离家那日,天下着灰蒙蒙的小雨,女子撑着油纸伞站在江边,目送着她的意中人。

却不知这一别,便是两年。

此次科举,玄熠势在必得,不仅仅是对父母的报答,更是他和湘云的希望。他没日没夜地学着,似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次科举考试中。

终不负有心人,他以第四名的成绩高中进士,一时间,他的名字轰动整个都城。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多少人为之奋斗一生,而他仅在将近而立之年便考上了,羡煞之余,还有倾佩。

带着这份荣耀,他回到了苓县。此时,与离家时的心境早已不同。

回到家后,父母也很欣慰他能取得这样的功名。不久,他又向他们恳求他和湘云的婚事。可结果,仍然是父母强烈的反对。

这一瞬间,他明白了,他们不是担心他会沉溺于情爱,只是因为湘云是低贱的商贾之女。

前路似乎是一片漆黑,他和她,还有未来可言吗?

他道命运不公,为何让他遇到了心爱的女子却永远也无法在一起,为何给他希望又残忍灭掉?

为此,他和父母冷战多天,也向他们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此生若非湘云,则终身不娶!

而让他意外也是意料之中的是,父母的态度比他更加强硬,更加倍地反对他们的婚事。

之后,他选择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离开父母。与此同时,朝廷的任职书也下来了,他便去了梧州任职司马。

临行之际,他再一次见了湘云。只是,这一次相见,他却向她诀别:

今昔别兮,望卿毋念!前尘旧梦,终是一场空。余慕君之心,始不变!未料世事无常,终不成眷属。只愿君日后,能觅一良人,安度余生。

他不想耽误湘云,因为她已经为自己牺牲太多了,早已过了出嫁的年龄。如今,他早不能向往前一般幼稚,给她飘渺的希望。


八年后,玄熠已三十八岁,湘云三十六。

父母以死相逼,如若他再不成家,他们便死给他看。逼死父母和无后这两大罪名,他担待不起。压力之下,他妥协了。不久,他娶了自己一位同僚的妹妹。

四十岁,他由于上书进言宦官专政,言家国之利弊,针砭时事,触怒皇帝,被贬云州。

在前往云州的路途中,他竟偶遇了那个多年来一直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

当二人相遇,仿佛一切都静止了,曾经那个少年郎和娇俏女,随着记忆的飘逝,似已远去又不曾离去。

这时候的湘云,家境败落,正举家南迁。她的生活,似乎过得并不怎么好。

原来,这么多年,她竟一直未婚,这给玄熠带来巨大的冲击。愧疚占据心头,他自责不已。

再次交谈,他们之间,早已不复当年,心中隔阂万千,似有道不尽之言,但言将出口却又无法启口。

他想问她这么多年过得怎样,为何会变得如今这般,又为何迟迟不嫁?但他又有什么资格呢?他已为人夫,为人父。

几句寒暄,便纷纷踏上各自的行程,两艘小船,一艘载着烟雨,一艘载着风尘,越行越远。

烟雨风尘梦,曾动几时弦?年少浓情蜜,老来却无言。终是负于卿,来世莫相见。一曲长恨歌,道尽缠绵!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