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象棋断案,被拨弄是非
古时候,北方有一个林姓的知县,为人清正廉洁,断案如神,爱民如此,人称林青天。但是据说其刚开始上任时,并没有什么断案能力。
林知县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总算考取了功名,当上了知县。但是林知县心比天高,觉得自己能力强,但是却被分配到一个苦寒之地,心想自己一个南方人,但是却被分到北方做官,心里对吏部的官员不满,所以有点破罐破摔,很多公务都交给下属去负责,自己做甩手掌柜,乐得清闲。
遇到有人告状的时候,林知县喜欢把公务交给一个李姓的衙役,谁对谁错,全部按照衙役的暗示来裁断。方法是:在大堂的公案上放一个小棋盘,盘内放两枚棋子。一枚是“仕”,一枚是“相”。每次审理案件时,被告、原告左右站立,到审后断案时,林知县见李衙役把“仕”放在哪边,哪边就是有理的一方:“相”在哪边,因为下象棋时常说“飞相”,取“非”的意思,就是无理的一方。
在前面的几个案子,李衙役都能够秉公处理,几个案子都处理得很公正,林知县心里暗自得意,觉得自己有识人之能,是自己慧眼识珠,找到了一个好帮手。
然而,这个暗号被一个刘姓的衙役知道了,刘衙役与李衙役素来不和,看到李衙役受林知县重用,心里很是不服气。一个审案,刘衙役乘给林知县倒茶的机会,把李衙役事先摆好的两枚棋子用手一拨,“仕”和“相”就换了位置。结果林知县判错了一案。
林知县的夫人很有才气,她知道林知县断错案后,很快就知道的事情的原委,她告诉丈夫:“有人拨弄是(什)非(飞),今后应引以为戒。”
二、笔管断案,变颠倒黑白
自那以后,林知县再不用“仕”、“相”的办法审判案件了。在审案时,改为由夫人在公堂的侧室听审,到要裁断案件时,夫人就叫丫鬟拿笔筒给林知县,内有一支笔管,笔管一头黑,一头白。若是黑在上,则原告无理;若白在上,则原告有理。用这个办法,林知县也断了几个公正的案子。
一日断案,丫鬟送来笔管的时候,知县为了掩人耳目,假意跟丫鬟多说几句话,中途把笔管拿在手中拨弄,结果待丫鬟回去时,笔管的黑白已经颠倒,林知县不出意外的断错了案。退堂后,夫人告诉林知县又颠倒了黑白,并希望林知县能够学会自己断案,否则迟早酿成大祸。
两次断错案子后,林知县心想:审案依靠衙役,被人拨弄了是非;依靠夫人,自己又颠倒了黑白,看来依靠别人判案终究不是个办法。
三、奋发图强,终成林晴天
自那以后,林知县刻苦钻研历代审案方策,经常便服私访,遇到案子都是先经过双发的陈述与申辩,从中找出矛盾所在,利用矛盾反驳对方,再没错判案件,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林青天。
朝廷听说林知县的故事后,将他调回了南方故乡任知府,林知县终于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衣锦还乡。
四、以史为鉴,以明得失
1. 自暴自弃,任用衙役犹如今天任用临时工,酿错只是迟早的事情。
2. 家有贤妻,成功逆袭是预料之中,每个男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
3.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林知县没有刚愎自用,而是听从夫人的建议,正视自己的错误,奋发图强,听老婆的话,没错。
4.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学习断案,虽能断案一时,但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