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50的马有铁,活了半辈子只有一条驴对他不离不弃。他做梦都想不到有生之年会结婚,会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吧。
他是甘肃张掖市穷乡僻壤的一个单身汉,孤苦无依,父母走得早,家里四个兄弟,分别取名金银铜铁,他是老幺,“铁”字就是他的名字了。
而且,他一直寄住在三哥的家里,成了免费的劳动力。自己的亲哥因为儿子要结婚了,就着急要把马有铁撵走,合谋之下找人牵线介绍了贵英,让他结婚成家迁居出去住。
曹贵英也是一位命苦的女人,在家里不受待见,本身她也有隐疾小便不能自主控制,也没有生育能力。
明明还很年轻,却因为身体的毛病,走路都一颤一颤的。脊椎柱有毛病只能佝偻着走路,被家人视为累赘被村里人嘲笑,别人见着她都像躲“瘟疫”那样离得远远的。
两个命苦的人,在家人的抛弃下走在了一起。结婚的时候,他们连一间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只能住在别人家破旧不堪的土房子里。
贵英和马有铁的新婚之夜,是在尴尬和惶恐中度过的。
两个人没有任何的交流,晚上马有铁自顾自先睡了。直到半夜醒来,他才发现贵英还坐在炕上没有睡,原来是贵英尿床了。
马有铁二话不说,起身就走到了屋外。这时候的贵英心里是惶恐不安的,她害怕眼前的男人会像别人那样对她,欺凌和嘲笑自己。
然而,她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马有铁回到屋里后,把炕边上的炉子又烧了起来还添了煤球。做完一切又一声不吭地躺到炕上睡觉了。
贵英看着他又躺下睡觉了,心里的不安才消退,发现自己是错怪他了。他没有责骂更没有打她,反而替她生炉子让她烤火。
于是,新婚之夜贵英就撅着下半身烤着火,把尿湿的裤子烘干,就这样度过了新婚的头一个夜晚。
隔天一早,马有铁领着贵英去给死去的父母扫墓了,买了纸钱带了一些祭拜的贡品,告知已故的父母自己结婚成家了。
两人结婚后马有铁对贵英说的一句话是,“后人不吃,先人不得。”贵英迫不得已就吃了马有铁递来的麻花。
婚后,两个人即使很少交流,可贵英的心里是暖烘烘的,她知道马有铁是打心里对她好,不嫌弃她把她当家人看待的。
相处久了,两人也默契起来了。在面对村里首富生病,急需马有铁的熊猫血救命时,贵英强势地维护着丈夫,说了一句反驳他们的话,“要献,你们去献,我们不献。”
她能说出这句话是看惯了这些欺软怕硬,柿子专挑软的捏,明知道不会如愿的,可她还是本能说出了这话,袒护着马有铁心疼着他。
几年的时间两个人的小日子也有了起色,搬了几次家,终于如愿盖了一间属于他们的家,养上了小鸡。
春去秋来,两人把苦难的日子过成了浪漫的生活。物质生活是匮乏的,可精神上有了寄托,有了关心彼此心疼彼此的良人。
有时,贵英会在晚上的时候,拿着手电筒去村头的路口等待丈夫归来。
有时,贵英会热好饭菜,步履艰难地送去在地里干活的马有铁。
住上属于他们的新房后,两个人躺在炕上絮絮叨叨地聊着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马有铁还给贵英许诺,“等卖了苞谷,给你买大电视,带你去城里看病。”
此时的贵英完全沉浸在马有铁给她的许诺里,她向往那样的生活,她相信眼前的男人会给她一个安稳幸福的家。
可命运终究是给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没过多久贵英病了,马有铁心疼她带她去城里治病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了。
庄稼活更是埋头苦干,那天他把贵英安顿好了就去地里干活,拉着驴车回家时,发现桥头围着许多人。
原来是贵英担心丈夫,在地里干活不能准时回家吃饭。她强撑着病恹恹的身体去给马有铁送饭了。
因为头晕,一头栽倒在水沟里。扑腾了几下就被淹死了,一旁看热闹的人没有及时去救她,等到马有铁急慌慌地跳入水中救起贵英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她的身体已经发僵没了呼吸。
马有铁很平静地处理了贵英的身后事,他知道贵英走了,这个世界上就再也不会有人真心关爱他与他白头偕老了。
过上了“幸福”生活的马有铁,内心是无法承受贵英的离去。他深知自己和贵英都是苦命的人,可上天却没有怜悯这对苦命的人,没能让他们相伴到老。
习惯了有人陪伴的日子,谁还愿意再次选择孤苦无依的生活呢?
马有铁把收割回来的麦子苞谷都卖了,还清了赊账,还了邻居的鸡蛋,把跟了他半辈子的驴也放走了。
回到家看着贵英的遗像,吃了一个他一直舍不得吃的鸡蛋,只为了掩盖难以下咽的农药。
而后,静静地躺到炕上,手里紧紧地拽着贵英编织送他的草驴子。
这就是他的选择,他对贵英的爱,他追随贵英而去了。
1.马有铁和贵英结婚后,为什么没有想过带着贵英逃离家乡呢?
《隐入云烟》我初次看的时候就在想,马有铁为什么不带着贵英远走他乡呢?
他们明明都是苦命的人,都被家人抛弃,贵英被村里的人嘲笑、欺凌,选择离开不是就可以逃离这些人了吗?
可现实生活就是如此,他们都是社会底层贫苦的人,无依无靠能去哪呢?他们的身份不管去到哪都是会某些人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的。
远离了家乡他们靠什么维持生计呢?孕育着他们的那片土地,虽然有人看不起,被人嘲笑。但是,两个人起码不用饿肚子,还有破旧的房子能住,穿得暖和有睡觉的地方,还能靠自己的双手种庄稼,卖了粮食可以挣点小钱。
如若,远走他乡没有积蓄的两人靠什么生活?贵英病恹恹的身体和她的隐疾,只会把她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中,同情与怜悯之心不是人人都有的。
让我无法接受的是,这部影片才上映了两个月,就出现了各种批判与质疑。
甚至连阴谋乱都有人说出来了,这些人仗着自己的认知批判和诋毁影片。觉得是在刻意抹黑新时代农村,和丑化人性的弱点。
他们这是不懂人间疾苦呀,他们是生活得太好了,总喜欢用自己的认知标榜着自己的见识。
现实中多的是贵英与马有铁,这样的人物原型。影片不是在抹黑和丑化,只是把真实的一面暴露在大众视野,让人们对这类群体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善意!
2.贵英走了,马有铁为什么要殉情,不选择远离家乡呢?
《诗经》里那句,“尘归尘,土归土,及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
人终归会有死去的那一天,落叶归根才是好的归宿。
选择逃离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何况在这片土地里埋葬着他的父母,与他相守了几年的贵英。
逃避并不是好的选择,即使马有铁选择离开了,身在异乡的他难道就可以忘却痛苦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吗?
任何时候不要把一切想得太美好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时候你看到的还未必是真实的一面,多一份善解人意的心才是难能可贵的修养。
如今,像贵英和马有铁的人物原形还大有存在,他们就遍布在贫困潦倒的山区农村里,而且这些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是自杀群体的高危人群。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归根到底这是一种病,一种让人有着健康的身体却也活不下去的“绝症”,死亡对于他们来说是解脱。
外部的压力,精神上的折磨,不愿成为他人的累赘,这三个因素是加速死亡的病症。
外人永远不会懂他们所承受的煎熬,有多么的痛多么的难过。
贵英的出现,是马有铁五十多年来黑暗人生的一束光,他们互相救赎,互相温暖,把彼此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
远离这片土地,并不能给马有铁带来欢乐,他也不会这么做,只有他自己觉得选择结束才能更好地和贵英相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