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帐篷里的光亮了:妈,我挺好的!

2022年09月29日02:54:37 故事 1976
楼下帐篷里的光亮了:妈,我挺好的! - 天天要闻

妈妈,一觉睡醒咱们这栋楼被拉上了警戒线,我已经居家隔离了。

邻居应该是在蒸羊肉,我一个从不吃羊肉的人怎么闻着味道还挺香,我有一周没吃到肉了,为什么还是没瘦下来?你肯定又要嗔怪我乱吃零食了,就让我吃吧,等疫情结束吃到你做的饭谁还能记起来吃零食呀。

楼下帐篷里的光亮了:妈,我挺好的! - 天天要闻

妈妈,我知道这段时间你一定忙的焦头烂额,你抽空跟我打视频的时候我看到你满眼的疲惫,桌子上摞了一沓要处理的文件,我开玩笑说你的头发油的能炒菜了,你说脸都顾不上洗哪还能顾得了头发,口罩就是你最好的“保护色”。你总是担心我吃不好,放心,吃的喝的都有,我什么都好。买的菜“大白”会帮忙放到家门口,每天三遍楼道消毒,大家都很自觉不乱跑,听从工作人员安排。

楼下帐篷里的光亮了:妈,我挺好的! - 天天要闻

妈妈,今天已经是第八轮核酸了。我下楼做核酸的时候,看到有一只“大白”累的坐在地上登记大家的信息,听说话的声音应该和我差不多大,她的妈妈如果看到了一定又心疼又自豪吧。

翻看朋友圈,雁岭社区党支部书记丁存琴累的只能在椅子拼成的“床”上小憩,军民路社区居民自制蛋糕慰问防疫工作者,我的同事们深入一线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着感动……

楼下帐篷里的光亮了:妈,我挺好的! - 天天要闻

妈妈,我想起今天你跟我说,你的一位同事在执法过程中遭遇了某店主的暴力威胁仍不畏无惧……

抗疫的这段艰难日子,我们见证了太多太多的感动。昔日有“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今天有“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的坚定。面对疫情大考,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公安交警到社区工作者,从下沉干部到志愿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换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楼下帐篷里的光亮了:妈,我挺好的! - 天天要闻

妈妈!“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黑暗有多让人咬牙切齿,光明就会有多让人热泪盈眶,纵然千钧压顶,依然保持信心,信心就是消毒水,信心就是免疫力。

楼下帐篷里的光亮了:妈,我挺好的! - 天天要闻

妈妈,晚上只有10℃,你有没有穿暖和?楼下帐篷里的光亮了,你放心,我有志愿者们的默默辛苦守护。我听见值班的下沉干部在给孩子打电话,叮嘱要专心上网课,不要一直吃泡面,她的孩子说:“妈,放心吧,我挺好的。”

楼下帐篷里的光亮了:妈,我挺好的! - 天天要闻

来源:原州区融媒体中心

楼下帐篷里的光亮了:妈,我挺好的! - 天天要闻

编辑:郝诗梦 责编:惠玉堂

监制:李雪宁

权威发布 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新闻线索:0954--2077646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