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知道是哪年,湖州有个秀才,姓梅名羽虞,字落雪,从小父亲早逝家境贫寒,但他聪明伶俐,天资过人,又肯刻苦用功,不到二十岁就考中了秀才,进了府学读书。
年纪轻轻就考中了秀才,诗词文章样样出类拔萃,可谓前途无量,再加上他面如冠玉貌比潘安风流倜傥,至今尚未婚配,引得不少闺阁少女倾慕,官绅豪富都想招他为婿。
这年,梅落雪租住在苏州一位姓刘的员外家里,屋子后面有一个花园,景色宜人,他有事没事都会到那里走一走。
这天春雨过后,云开日出,万物如洗,梅落雪读书读累了,就让人打开了后院的门,到园中散心。
院子里山重水复、假山林立、怪石嶙峋,转过几个弯后,但见东北一带杏花正开,一眼望去像是覆盖着一片粉红色的雪,下面是一个水塘,桥上有座小亭子。
梅落雪刚想过去坐一坐,忽然传来一阵风铃声,循声望去,看到矮墙外有一个更大的院子,楼阁参差,树影婆娑,有两株海棠当风乱舞,上面云窗雾阁,杰构俯临。
他越过矮墙,徘徊其间,忽然听到楼上传来吴侬软语,声音似水如歌,赶紧凑上前仔细聆听。
只听楼上那燕语莺声说的是“他生纵有浮萍遇,正恐相逢不识君”两句,声音中带着无限哀怨,让人不忍细听。
梅落雪现在也是漂泊江湖,听到这两句诗特别有感触,不自觉一声长叹。他不禁有些好奇,上面住的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女子?
没过多久,风动帘开,楼上走出来一位女子,靠着栏杆向远处眺望。
只见这名女子亭亭玉立,明艳动人,却是愁眉紧锁,清澈明眸间含着泪珠,犹如带雨梨花,好不令人陶醉。
梅落雪见到如此美艳动人的女子,魂儿都被勾了去,贪婪注视良久,突然眼前一亮,对女子喊道:“敢问小姐是不是苏家的月兰姐姐?”
女子听见有人叫她月兰,立刻循声望去,看到了楼下的梅落雪,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敢问先生是?”
梅落雪兴奋不已,赶紧说道:“在下是梅羽虞梅落雪。你怎么会在这里?”
女子本来住在苏家巷,是梅落雪的堂哥的妻子的妹妹,小字月兰,出嫁之后跟着丈夫远游,前年丈夫得了一场大病,不久便撒手人寰,于是带着丈夫灵枢回到家里。
月兰从小就跟梅落雪认识,已经六年不见了,随即下楼打开院门,请梅落雪进屋叙话。
梅落雪问月兰家里还有什么人,月兰说:“还有一个叔叔,去年带着家眷去了京城,已经去世了。家里婆婆还在,姓卫,住在苏州长洲县,因为那边人丁稀少无以为靠,所以租住在这里。”
月兰诉说着自己的悲惨境遇,已经是泪流满面,梅落雪赶紧站起来为她擦泪。
月兰突然脸色一变,生气地说道:“才刚刚见面,你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怎么就敢动手轻薄于我?”
梅落雪这才意识到自己失礼了,赶紧道歉,月兰却破涕为笑。梅落雪这才明白,月兰是在跟他开玩笑。
月兰问梅落雪,姐姐和他堂兄近来可好,他又为什么会在这里。梅饮雪把自己的近况说了说,接着说道:“妹妹以后有什么打算?”
月兰听了,低下头不说话了。
婢女拿来了茶水,两人喝了茶,又开始聊别的,不知不觉间太阳就要落山了。
梅落雪起身告辞,月兰亲自送他出门,小声对他说道:“以后要是有闲暇,多来看看小妹。”
梅落雪赶紧点了点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当天晚上,月兰辗转反侧睡不着,直到半夜才昏昏睡去,并且梦到了梅落雪。这边的梅落雪也是一夜没睡,只要闭上眼睛,月兰的倩影就会立刻在他眼前浮现。
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月兰才起了梳洗打扮,一个人坐在桌前,手托着下巴看着窗外,神情恍惚若有所思。
忽然婢女来报,说梅落雪来找,月兰赶忙出去迎接,见到他以后满脸兴奋地说道:“哥哥可真是有尾生之信。”
尾生之信说的是春秋时一位名叫尾生的人与女子约定私奔的故事,梅落雪立即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说道:“自从昨天见到妹妹,我一夜没睡,只恨文君未许。”
月兰听了这话,立刻羞红了脸,梅落雪看得神魂颠倒,一把握住了她的手。
月兰挣脱开来,说道:“哥哥不要这样!要是被丫鬟看到了怎么办?”
到嘴的鸭子怎能让她飞了,梅落雪上前一步拉住月兰的手不放,月兰在他耳边悄悄说道:“哥哥晚上再来。”
梅落雪听到这话,才放开了手。
刚刚到一更天,梅落雪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小院,发现院门是半掩的,楼上还亮着灯,月兰的身影映照在窗前。
梅落雪立即上了楼,月兰看到他来了,高兴地跳了起来,梅落雪上前一把将她抱住。
片刻之后,月兰推开梅落雪,一本正经地说道:“我的命不好,丈夫丢下我一个人走了,如今是风前孤燕,飘泊无依。昨天见到了你,看你风流倜傥,知道以后一定能飞黄腾达,如果你愿意与我共度余生,那就等婆婆归天之后再说。若是你始乱终弃,只想与我有露水情缘,我可不答应。”
梅落雪明白,月兰这是不想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跟了他,想要他一个承诺,于是他拉着月兰来到窗前,对着天上明月发誓:“我对月兰一片真心,明月可鉴,此生一定与她白头偕老,三生三世,绝不相负。若是有违誓言,让我三世潦倒,永无出头之日。”
发了誓以后,月兰让他起来,他却跪在地上不肯起,抱着月兰说道:“半天见不到你,我就觉得像是过了一年,若是等到你婆婆归天,只怕我就因相思而死了。”
月兰拽着他笑着说道:“有这么着急吗?”
不等月兰说完,梅落雪一把抱住了她。
第二天早上起床,月兰一边帮他整理衣服一边说道:“我已经是你的人了,以后你要是负了我,我做鬼也要缠着你。”
梅落雪听了抱着她笑道:“你就放心吧,我都对月亮发过誓了。”
从此以后两人常来常往,后来房主知道了他俩的事,不仅没有为难他俩,还夸他俩是郎才女貌。
梅落雪家里穷,当年乡试又没考中,月兰千方百计劝慰他,甚至把自己的首饰变卖了供他读书。
后来梅落雪又去应试,月兰得知他没有盘缠,把家里能卖的都变卖了,换成银子全都给了他。
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梅落雪到月兰这里跟她告别。
天还没亮,月兰就起来给梅落雪收拾行李,他看着眼前的月兰,不禁念道:“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
月兰听了这两句,呆呆地看了他好久,然后哭了起来。
唐僖宗时,经常让宫里的宫女缝制战袍赐给前方将士,一位边将得了战袍,里面竟然夹了一首诗:“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
这位边将赶紧把战袍和诗呈给皇帝看,皇帝便问是哪个宫女写的诗,有一个宫女立刻跪下祈求饶命。
皇帝没有生气,而是对宫女说,既然你对他有意,那就别等来世了,这就为你们了了今生缘,于是把宫女赐给了这位边将。
梅落雪随口念出了这两句诗,不就意味着两人今生恐怕无缘,要等到下辈子才能结为连理吗?他立刻后悔自己失言,急忙把她抱在怀里再三安慰。
考完放榜,梅落雪如愿以偿考中举人。
当时月兰的婆婆已经去世,月兰听到捷报,觉得梅落雪很快就会来娶她,每天翘首以盼。
可是过了很久,梅落雪都没有来,后来听说他娶了苏州府一位官宦人家的小姐,月兰当然不信。
第二年春天,梅落雪离开苏州赴京参加会试,从此就没了音信。
月兰这下终于彻底绝望了,很快抑郁成疾,不到半年就离开了人世。
月兰走的时候只有二十三岁,临走前一直大叫着梅落雪的名字,说做了鬼也要报仇。
月兰为给了梅落雪凑够乡试的盘缠,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她死去的丈夫又是家里独苗,所以是她姐姐帮忙料理的后事。
再后来,梅落雪过了会试和殿试,进士及第,很快被分派到礼部任职。
转过年来,他差人回乡接家眷来京,才想到了被他抛弃的月兰,从家仆那里得知月兰已经过世。他听到这个消息,也只是感慨了几句,而已。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还残存了半点良心,从此以后变得神情恍惚,家里人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说。
有一天晚上,梅落雪喝醉了,刚刚躺下,就看到月兰披头散发,脸色苍白,手里握着一把刀,从门外冲了进来,举刀直刺他的胸口。
他疼得大叫,从梦中惊醒。
家里人都被他惊醒了,赶紧跑过来看他,只见他手捂胸口,呼吸急促,冷汗直流。
家人要去给他请大夫,他说已经没用了,将这个噩梦的来由告诉了家人。
他说自己命不久矣,让家人为他准备后事。
没过几天,梅落雪就病得下不了床了,临死前念了一首诗:“只知好梦欲求真,岂料翻成恶梦因。到此回头知已晚,好留孽镜赠同人。”
万历四十六年浙江乡试头场,在陶字十七号号舍中参加考试的,是一位来自嘉兴的秀才李辛。
他自幼聪明,文章出类拔萃,从拿到考题到晚上点灯时分,文章草稿就已经写好了。就着油灯对文章反复检查修改,越看越满意,到后来竟然小声朗读起来。
忽然,一阵冷风吹进号舍,油灯晃晃悠悠,被吹得几乎要熄灭了。
这时,一名妇人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妇人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一身素装,淡扫蛾眉,来到李辛面前,一双杏眼死死盯着他看了半天,随后高声喊道:“原来你在这里,我找了你好久了!”
李辛看到女子进来非常吃惊,这是乡试考场,外面有兵卒严密把守,一名女子怎么可能进得来?
李辛不明白怎么回事,看这名突如其来的女子花容月貌,仔细打量了片刻后突然大叫道:“兰儿,是我对不起你,饶了我吧!”
之后李辛就像着了魔一样,手舞足蹈又蹦又跳,嘴里胡言乱语,发出的却是女人的声音。
天亮的时候,巡逻的兵丁把十七号舍这事禀报了巡绰官。
等巡绰官来时,只见李辛两个胳膊抬高挡在身前,手指的指尖都涂成了红色,看到有人来,一边挥舞着拳头一边高声呼喊:“看你能把我怎么样!你能把我怎么样!”
巡绰官看他这副模样,并没有感到惊讶,哪年乡试没几个发疯的,早就习惯了,一边摇头一边拿过他的试卷看。
看他文章写得还真不错,巡绰官是真的替他惋惜,随即叹了口气,招呼几个兵卒把他抬了出去。
刚走出头门,李辛又发起了疯,大喊不要过来,不要过来,接着又拍手大笑道:“好了,好了!”
每年的考场,都会有几个发疯的,甚至还有在号舍里闹自杀的,人们早就见怪不怪了,只是替他惋惜而已。
回到住处后,秀才们围在一起询问李辛的状况,这时候他已经完全正常了,对朋友们说,他其实并不是考试急得发疯,而是另有缘故。
李辛说,当时那名妇人进来的时候,很快就意识到她不是人。怎么会有妇人能进到考场里,而且自己根本就不认识这名妇人。
他说自己好像被那名妇人控制了,她控制着他拿出刀刺自己,又让他解下腰带自缢。
就在这时候,他的祖父和叔叔出现了,把刀夺了下来,把妇人推了出去。
之后祖父告诉他,妇人与他有前世宿怨未了,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嘱咐他明天卯时初刻,关圣帝君行香会路过这里,到时候向帝君求救,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晨光熹微,天色微明,天空中忽然号角嘹亮,远方果然祥云环绕,一群金甲神人簇拥着关圣帝君的御舆缓缓而来。
他赶紧跑出去,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帝君准了诉告,随即命左右翻阅档案查找情由。
一个长得像庙里的判官模样的人,取出一本黄册反复查阅,然后奏禀帝君,说这是他三世以前的事了。
帝君将黄册拿过来仔细审阅,然后命人取出善恶二簿看了看,对李辛说道:“这都是你造下的孽,亲口发下的誓言,也算是咎由自取。爱得深恨得也深,可怜可叹。
但她执念太深,在你那世已经报了仇,却又缠了你两世,确实有些过了,看在你今生没有罪恶,每逢春秋祭祀也都毕恭毕敬,理当保全你的性命。”
帝君随即取来朱笔,将他的十指指尖全部涂红,并且嘱咐道:“你回到号房之后,十指向前,便能将她喝退。她一定愤恨难消,在外等着你,到时候本君为你们了却这三世的宿怨。”
李辛回到号舍后,看到那妇人正在挨个号房找他,见到他以后,立即向他扑了过来。
他赶紧伸出十指格挡,妇人看到他朱红色的指尖,吓得连连后退,愤怒地喊道:“负心汉!不要以为这样我就拿你没办法,我是绝对不会放过你的。”
李辛见帝君教的法子果然有用,兴奋无比。可是走出头门之后,他又看到有十几个披头散发青面獠牙的站在两旁,拿着刀剑向他乱刺。
就在这时候,关圣帝君身边的那位判官突然出现,大袖一挥,眼前的恶鬼便都不见了。
秀才们听完,全都面面相觑,有些人感叹他逃过一劫,有些人却不相信他的话,也有人问,如果那女子再来找你,你可怎么办?
李辛被这么一问,也害怕起来,赶紧跑到集市上买了祭品,到照胆台祈求关圣帝君护佑。也许是有了神灵护佑,一连几天那名妇人都没有再出现,李辛才稍微有些心安。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李辛做了一个梦,梦见了那名妇人。只是这次,妇人已经没有了之前那样的凶神恶煞,而是变得明眸清澈,楚楚动人。
妇人告诉李辛,她叫月兰,与一个名叫梅落雪的秀才缘定三生,但秀才考中举人后却忘恩负义,娶了官宦人家的小姐为妻……
李辛听完后,也为月兰的遭遇感到不平,大骂梅落雪忘恩负义。妇人接着又告诉李辛,他就是梅落雪的第三世。
李辛听后问道:“你这次来,是向我索命的吗?”
妇人莞尔一笑,说道:“当年你对月发誓,与我定下三世情缘,你忘恩负义,我已经向你索命。可是在你死后,我依然执念深重,又缠了你三世。如今得帝君开解指点,我已决定放下仇怨。帝君看我可怜宽恕了我,准我转世为人,我这就要投胎去了。”
话一说完,妇人便消失不见了。
醒来之后,李辛感叹良久。
天亮以后,他立即买了祭品纸钱,赶到关帝庙,这次是为月兰祈福,祝她投个好人家,来生无灾无难。
再看那高高在上俯瞰众生的关圣帝君,往日威严肃穆,今日看上去却变得慈眉善目。
经这么一折腾,举人肯定是考不上了,秀才们都替他惋惜,可他却不以为然。
之后李辛再也没有进过科场,而是在家乡办了一间私塾,教书育人。随后就是明亡清兴兵连祸结,他有幸躲过了兵荒马乱,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故事根据《埋忧集》改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