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非洲当酋长》211

2022年08月14日16:52:02 故事 1387


《流落非洲当酋长》211 - 天天要闻

作者:老犇

【请书友请关注点赞,有些章节管得严,只推荐给粉丝,直接删掉的也有,那就无奈了】


第十五章 全民公敌1


在小偷的眼里,看到地上有钱包的人不拣肯定是眼睛有问题,或者就是他根本没看见。同样,在加布的眼里,世界上没有人是不贪财的,包括这个名声在外的南方部落区的大酋长也是一样。

听到周吉平的提醒,加布露出了一副眉开眼笑的表情道:“谢谢你,周。感谢你的提醒,也感谢你为我们做的一切,我会支持你的,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够长久的延续下去。”

加布对周吉平刚才的话的理解是:周吉平“赶走”希多古是在向他示好,提醒他让蒙塔亚保持长期繁荣的缘由,是打算双方长时间合作的意思。在他看来,虽然希多古跑到周吉平这里来告状,但周吉平却非常“明智”的选择了他这一系,不然也犯不找专门把他找来私下谈话。

有了这个想法,处事“老道”的加布立刻取出支票薄,略一琢磨便迅速的填写了一张。然后撕下来递给周吉平道:“周,我的总理阁下,我想我们的合作会非常愉快的。在这之前,您和蒙巴顿将军的合作就非常成功,我们希望我们双方能够进行更深一步的合作。”说着话,加布上校满脸热切的望着周吉平,等着周吉平接过这张支票。

周吉平望了望一脸热切的加布,伸手接过了支票。这是一家欧洲银行的支票。这家来自欧洲的银行是最早在蒙塔亚开办银行业务的外国银行,信誉和服务都是一流的。目前在蒙塔亚,只有少数人才有条件和实力来享受这家银行的服务。

周吉平仔细一看,加布刚才在支票上填写的数额是:五十万M元!

五十万M元!同样这个数字,是一个强大国家的全部捐款;同样是这五十万M元,却是一个弱国中的上校一次行贿用来示好的贿赂额度——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面对这张巨额支票,周吉平禁不住犹豫了一下。但很快,他淡淡的一笑,从容的把支票收了起来。显然,加布这个人是个无可救药的人。在他的眼里,只有赤 裸 裸的利益交换,而没有其他的什么道义规矩。对这样的人,讲理无异于对牛弹琴。既然对方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盟友,那还不如将错就错就让他这么一直误会下去,也正好为自己将来创造机会收拾他而打好基础。

看到周吉平不动声色轻车熟路的收起了支票,加布上校更加确信周吉平和自己是同一类的人。这样一来,他本来还有些放不下的心完全放下了。

“加布上校,你看这次救灾我们该怎么办?”周吉平非常客气的问加布道。

周吉平的表情落在加布的眼里,已经可以理解充满诚意的商量了。一想到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部落大酋长,百战胜的战争之王,在自己的银弹攻势下连一轮都没有坚持下来,加布的心里便充满了自豪感。他在心中禁不住暗想,别看我加布上校没怎么上过战场打过仗,但我用银弹战术依然可以击败别人无法击败的对手。

不过,加布只小小的兴奋了一下,便迅速冷静了下来:“周,你刚才说的很有道理,很有道理。我打算捐出一笔财物来救灾,你看怎么样?”

看到加布如此上道,周吉平脸上的笑容更盛:“好,很好!加布先生的确是个聪明人。只是不知加布先生能损出多少呢?如果加布先生捐赠的物资足够多,我想我可以请蒙巴顿电视台进行一下专题报道。”

“一百万M元,怎么样?”别看给周吉平行贿加布不心疼,但真要把钱用在寻常平民身上,那可就不是一回事了。报出一百万的数字时,他已经有些肉疼了。

“一百万,太少了!”周吉平遗憾的摇了摇头道。

“那,一百五十万!”加布往上加码道。此时的他,果然没了给周吉平写支票时的豪气干云。

“啧,啧,啧……加布先生,”周吉平用责备的口气说道:“实在是有点……要不把这些也加上吧!周吉平把那张五十万M元的支票又推了出来。”

“不,不,不。”见周吉平有些不满,加布有些慌了。“两百万,如何?”

“呵呵……”周吉平淡然一笑道:“这样吧,加布先生,两百五十万。然后从现在起你正脱去军籍,着手成立一家实体企业,如何?”

“脱去军籍?”加布一时没转过弯来,损赠和脱去军籍有什么联系?

“加布先生,你难道不想让蒙塔亚电视台不遗余力的宣传你吗?你难道不想让你的生意从此披上合法的外衣吗?以你现在的身份,有没有那身军装又有什么关系?”

“哦,对对对,只要我现在成立了企业,我的财产就都是我的了。”加布高兴了起来,情不自禁的说出了一句病句。可是他却忘了,在此之前他犯了事要归军事法庭管,而此后他再犯了事却要归蒙塔亚法律管了。正所谓,鱼见饵而不见钩。这样的人不是二百五,又能是什么呢?

大规模的救灾活动开始了,一大批被加布上校等蒙塔亚上层贪污的救灾物资,又被这些贪图名利的家伙主动吐了出来,这些自诩聪明的家伙都希望能借此攀上周吉平的关系。一来可以向这位蒙塔亚总理示好,二来可以从蒙塔亚民众那里谋取一个好的口碑,第三点就是这些家伙都希望通过周吉平的关系,能够从南方部落区的矿产中分一杯羹。

面对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周吉平并无半点歧视之意,

《流落非洲当酋长》211 - 天天要闻

反倒不断的接见、赞扬、褒奖了其中的一大批人。在他的努力之下,蒙塔亚内部自筹的救灾物资就对灾情的缓解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一度因为灾情有些糜烂的蒙塔亚局势,慢慢的走向了正轨。

看到周吉平和自己的手下配合得如此之好,乐得轻闲的蒙巴顿更加沉缅于他的“忘年爱情”之中了。看到蒙巴顿如此重视这份爱情,周吉平也非常凑趣儿的从新出产的钻石中选出了一块最大的,作为礼物送给了蒙巴顿和他的黑珍珠美人。

雨季渐渐走向了尾声,今年肆虐一时的雨季终于没了当初的嚣张,蒙塔亚国土上的积水也渐渐退了下去,这标志着蒙塔亚的救灾活动逐渐向恢复重建上转移了。

在蒙塔亚政府的组织下,蒙塔亚的平民们开始纷纷忙碌了起来。整修道路,修复水毁的堤坝,整饬田地,播种适应季节的快熟作物……周吉平忙得根本没一刻松气的时候,连刚刚解决完反对势力,正在深入肃清反对派的草原那边,他都没功夫回。

在周吉平看来,虽然一些宵小之辈他还没有来得及腾出手来除去,但蒙塔亚的局势还是总体安定的。只要过了这一段,等那些敌手都麻痹了,他就要接照自己的打算来了“清算”了。可惜周吉平不知道,在他暗暗打定主意准备将来清算别人的时候,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朝着他兜头罩了下来。

表面上看,蒙塔亚的局势还算比较稳定。但实际上,表面平静的假象下,一股股的暗流正在汹涌的涌动着。

蒙塔亚的平民们已经习惯了雨季懒上小半年的生活,这种生活已经养成了他们懒散的生活习惯。而今年,人们不得不持续的劳作着,才能赚取到足够的可供养家糊口的食物,这让他们实在不太适应。

更让他们气不顺的是,他们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不干就没的吃。因为在他们身边的田野里,除了水,就是几个月前按照政府的意志种下去,如今却颗粒无收的作物。以前遍布田野里的野菜野果,早就为这些据说高产的作物让道了。

现在田里的作物绝收,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得不需要靠为为政府工作,然后才能换取单调的食物。这让一向自由惯了的平民们颇有微词。这就像是一个习惯了钓鱼为生的闲散人,忽然让他去劳动压力很大的现代化工厂去上班,他肯定会感觉无法适应的。

人只要想抱怨,就总是能找到理由。在蒙塔亚民众中,类似:政府胡作非为,才引来了今年的洪水……那么多人垒起的堤坝,那么多人修筑的道路,还有那么多人整饬的土地,仅仅几场雨就全完了,还不如保存一些些野生果树和植物,好歹也让人们可以换一换口味……

这些还是流传于普通平民中的抱怨,顶多算是一些人排解不满情绪的牢骚而已。但在这些牢骚之中,一些诸如:蒙塔亚闹灾时总统和总理出国游玩;灾害严重时总统只顾谈情说爱,准备娶第二个老婆;政府容不下能干亲民的人,以至于把他排挤走;许多政府官员借灾害敛财……

民怨,就像是连绵不绝的火星。如果没有引爆的力量,火星很可能会慢慢熄灭。但如果有一股足够的力量引爆它,这火星就可能会变成燎原大火。

就在雨季快要结束的时候,引爆这股怨气的人居然真的出现了。


这天,三辆汽车突然开到了周吉平的总理官邸大门前。负责守卫官邸的野战连卫兵立刻上前检察,结果从车里走出来的,却是中国商人江浩之。

江浩之是来避难的,避难的直接的原因是他的商品出了质量问题,买到了伪劣商品的蒙塔亚百姓几乎要打死他。

直到这个时候,江浩之才算完全说实话。其实他的那一船货开始并不完全是他一个人的,而是在一些欧洲国家发生了抵制中国商品的事件后,他从刚刚抵港但还没办完通关手续的中国籍货主手里,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来的。这批货物大致三部分:一部分属物美价廉的小商品,一部分是仿造的名牌商品,质量还算过得去,另外的一部分商品,则是货真价实的伪劣商品。而这最后一部分商品的数量最大,几乎占据了所有商品总量的一半还要多的份额。

由于吃进这批货的价格极低,江浩之根本不用担心赚不到钱的问题。他之所以在蒙塔亚进行了一次所谓的投资,就是想以正常商品的价格把这批货推向整个东非市场。至于他以货抵款支付给蒙塔亚政府的那些货品,却是质量较好的商品。这些质量较好的商品数量并不是很大,因此江浩之打算用这些高质量的商品作为打开东非各国市场的问路石。一旦这些国家的市场向他敞开,随后输入各国的就是将大量的伪劣商品了。

而那个所谓的小商品仓储批发基地,根本就是江浩之用来骗人的幌子。他根本没想真的建设什么基地,只不过想用一个空泛的概念把人们唬住。等这批商品换成了钱,他就会逃之夭夭。在刚刚过去的这个雨季,他就利用施工不便的借口,没有在建筑上投资一分钱。完全是在莱加洛港借着雨季能够出海的时机,雇佣大量的货船尽可能的出货。

可不知怎么的,一直守在莱加洛的江浩之出货居然出昏

《流落非洲当酋长》211 - 天天要闻

了头,竟然把应该留在蒙塔亚本地销售的高质量商品卖到了其他国家,却把一些质量低劣的货品就近销售给了蒙塔亚人。也该他倒霉,这些商品在蒙塔亚雨季恶劣的环境里早早的露出了原型——拖鞋断带,毛巾掉色,服装鞋帽开线的开线,掉底的掉底。感觉上当受骗的蒙塔亚平民们一看不对劲,纷纷找到了江浩之那里。

本来江浩之还想息事宁人,来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谁知不知怎么搞的,江浩之雇佣的一些知道些内情的当地人主动站了出来,揭露了江浩之在销货中使用的把戏。这下子事情可就闹大了,群情激奋的蒙塔亚人闹将了起来,纷纷要求退换货物赔偿损失。到后来,不仅仅是蒙塔亚人闹将了起来,一些邻近国家的商人也发觉上了当,纷纷找到了蒙塔亚,要江浩之给个说法。紧接着,被江浩之拖欠了运费的船主也闻讯赶来,事情急速升级……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那些被江浩之买通了的蒙塔亚政府官员也一改以往的笑脸相迎的状态,来了个突然变脸。他们先是冻结了江浩之的财产,封了他的全部货物,然后又宣布限制江浩之离境的措施,要求江浩之在事情完全调查清楚前,不得离开蒙塔亚。

可是,限制就限制吧,奇怪的是蒙塔亚的政府官员们却并不保护江浩之,而是放任被江浩之欺骗的受害者们继续找江浩之的麻烦。一时间,受骗的人、债主、想趁机捞好处的流氓恶棍……纷纷盯上了江浩之。逼得江浩之不得不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买通了几个打过仗的亡命徒,然后在他们的帮助下直接逃到了周吉平的总理官邸。他来找周吉平不为别的,只想周吉平能够保住自己的一条小命,把他送出蒙塔亚。

听完了江浩之的讲述,周吉平久久不语,脸色阴沉得与雨季的天有一比。自己的祖国出了这么个国际骗子,周吉平的心中简直是五味杂陈,怒火难平。

怪不得,怪不得当初托江浩之联络中国政府而不得。这家伙本来就是个骗子,就是想借蒙塔亚和中国没有外交关系的当儿骗上一次。得手后就逃之夭夭,又怎么会为两国建交牵线?

不过,当周吉平稍稍冷静下来,把前后的事情联系起来时,却发现整件事都透着一种不同寻常的诡异。

首先,江浩之怎么会大胆收购这些伪劣商品,然后贩到蒙塔亚来?他怎么会对蒙塔亚当时的国情那么了解,知道蒙塔亚急需外部资金的注入?他又怎么能知道自己在蒙塔亚的骗术一定会成功?

其次,江浩之所经营的骗局之前可以说是非常的成功,而最近怎么却突然的穿了帮呢?而且怎么会有人跳出来揭露他?那些受骗的外国商人和船主又怎么会来得这么巧?怎么看这件事,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暗中推动着。

再次,蒙塔亚政府官员们处理这件事的时候为什么根本不及时上报?就算如今事情闹大了,可周吉平却还是没有接到过相关的报告。还有,为什么处理这件事时却不保护江浩之这个活物证?为什么江浩之又能顺利的跑到首都来向自己请求庇护?难道真的是那些亡命徒为了几个小钱把江浩之送来了?可他们干嘛不弄条船把江浩之送到国外去?那不是更容易吗?

不对!周吉平猛然反应了过来。这件事绝对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商业骗局,不然的话,怎么事情偏偏在这个时候闹大?而且江浩之这一来投奔自己,怎么看怎么像是把火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你当初怎么会到蒙塔亚来?你又怎么敢在别人宁肯亏本也要把货甩出去的时候,还胆大包天的吃进?”周吉平拧起了眉毛,眼睛死死的盯着江浩之道。此时的他已经没了蒙塔亚总理的淡然与洒脱,取而代之的是个久经战阵的人所具有的无边杀气。“说!”最后一个字,周吉平完全是在恶狠狠的逼问了。

江浩之被周吉平的样子吓坏了,他完全没想到那个平时看起来无害的华裔元首凶起来居然会这么可怕。

“是,是一个蒙塔亚裔的商人告诉我的。他说他没有足够的钱,但他有关系,可以替我疏通这一切。是他告诉我蒙塔亚现在的局势的,他说有利可图……我是按着他的意思向蒙塔亚政府官员们行贿的,一切都很顺利,他也赚到了不少钱。可谁知道后来怎么穿帮?”说着说着,江浩之突然醒悟了过来。“难道?他是在骗我?可是他为什么这样做?我能帮他赚钱的,那批货至少能让他赚上两百万!就连送我来的那几辆车,还有那些保护我的人,都是他安排的。”

明白了,全明白了。周吉平轻轻的吐出了一口气,心中禁不住在暗暗苦笑。没想到对方算计得如此之久,如此之深。看来早在蒙塔亚政府成立之初,对方就布下了这招暗棋——不,是一盘棋,很漂亮的一盘阴毒棋局!对手用这盘棋把他吃的死死的,也肯定会把他吃得死死的。

周吉平想:如果自己估计得不错,对手后面的招数应该就是源源不断而来了。

果然,就在这个时候,总理官邸门口乱了起来。

“交出骗子,惩办奸商……”

“打击腐 败,惩治贪 污官 员……”

“依法治国,拒绝黑色政治……”

一叠声的口号声从窗外传来,让屋里的众人大惊失色,除了周吉平。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周吉平反而冷静了下来。他知道,在这样危急的时刻,只有冷静可以救自己,任何慌张和愤怒的情绪都会给对手以可乘之机。

很明显,对方并不只使了这一招。恐怕先期伊玛拉草原的内乱,恩格罗的权力争斗也是他们计划中的一部分。对方这个诺大的计划并不仅仅是针对自己的,看起来应该是针对整个蒙塔亚政府的。如果自己被民众以充足的理由赶下台,或被议会否定,那么整个蒙塔亚政府的行政体系就解体了,就连蒙巴顿的总统之位也坚持不了多久。对方的图谋很大,自己又该如何应对呢?

“报告!”一个战士跑步来到了周吉平办公室的门口,向门内探了下头喊道。

“进来!”周吉平又恢复了平常淡然的作派道。

“总理阁下,外面来了很多人,至少有几千,他们正在总统官邸前请愿。他们请求总理阁下严惩奸商,还人民一个公平可靠的生活环境。”战士扫了一眼被吓坏了的江浩之,向周吉平报告道。

“知道了,下去吧。”周吉平轻描淡写的回答道。

看到周吉平这个样子,汇报情况的战士禁不住在心里暗暗赞叹:不愧是蒙塔亚的总理,在这样紧张的时候还能保持镇定。其实这个战士哪里知道,别看周吉平外表从容,可实际上周吉平对眼前的局势也是毫无办法可言。


周吉平知道眼前的局面正是那个处心机虑的人所追求的,甚至他可以肯定这种达到了老谋深算水平的布局筹划绝对是出于马昆达之手的,可他就是想不出一点的解决办法。整个蒙塔亚,能使出这种类型招数的,恐怕只有马昆达一个了。如果再要给他加个帮手,那恐怕就是——M国。

一想到M国,周吉平就禁不住想起了不久前的M国之行,想起了他和蒙巴顿拒绝伯兰特等人提出的合作要求后,伯兰特那有些阴森的微笑。如果这件事情后面真有M国的影子,那他和蒙巴顿就都无路可逃了。

虽然他现在可以想出一些常规的,比如解释、规劝、化解矛盾之类的解决办法。但凭直觉就可以猜到,在马昆达布局筹划了如此之久的进攻策略面前,自己能想出的招数绝对敌不过马昆达为他和蒙巴顿准备下的戏码。如果再算上M国这个欲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敌人,他和蒙巴顿简直绝无还手的道理。

“联系总统府、议会、桑加城警察局、城郊的驻军,向他们通报我们这边的情况,再向他们了解他们那边的情况。同时让政务院联络全国各大城市,了解其他城市工业的相关情况。提醒各大城市的警察局,让他们严密关注事件的进展,注意防范可能发生的骚乱。提醒议会,并且通过议会通知人民军总参谋部,军队和预备役注意,随时随地注意事件的动向……”担心归担心,在略作沉吟之后,周吉平还是通过助手连续发布了一些命令。

紧接着,周吉平又派人通知蒙塔亚电视台,请电视台派出一个摄制组,赶赴总理府正面报道这次请愿事件。接着,总理府新闻发言人授命而去与请愿的人群进行了对话,表示蒙塔亚政府及总理周吉平愿意与请愿者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对话,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得到合理合法的解决。

很快,各方面的的消息迅速反馈了

《流落非洲当酋长》211 - 天天要闻

回来。总统府和议会那里都没有人群聚集,只是有少数人在请愿开始的同时向议会和总统府递交了请愿书。请愿书的内容与那些请愿者所喊的口号一致,都是些什么——惩办贪官、打击奸商、补偿损失之类的话。

明目张胆的动作!看来对方根本不在乎有人会看出这件事情背后有推手在推动的情况。对方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傲慢的问周吉平,问蒙塔亚政府和议会——就是这些招数,你们应付得了吗?

周吉平有种奇特的感觉,马昆达似乎是在用这种方式傲慢的对他说:也许打仗、抓战机,我不是你的对手。但若论起权术运用来,你却不是我的对手。

而且,这种有选择的请愿行动,只会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议会,军队,甚至蒙巴顿都会在请愿于已无关的情况下在一边观望。最终来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坐视自己被请愿的人们弄得焦头料额,最后主动引咎辞职。

至于辞职的罪名,无外乎是与奸商勾结收受贿赂,出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最终,周吉平只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结局。如果蒙巴顿见机得早,还可能会从温柔乡里醒悟过来,在关键时刻拉自己一把。毕竟双方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可是如果蒙巴顿还沉浸在他的爱情里,那就等着蒙塔亚政权大变天吧。

其实,失去什么权利,当不当这个总理周吉平都无所谓,反正他早就有了急流勇退的想法。但以这种方式退下来,却是无法让周吉平接受的。这不仅仅关系到他的名誉,更意味着通过这种手段取得权利的新政府成员,除了会使阴谋诡计,根本不会在蒙塔亚的国计民生上下多少功夫。对于经历了连番大战,亲手缔造了这个国家和平局面的周吉平来说,这是万万所不能接受的。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弄得这么糟?”得到消息的莱丝赶来了。焦急的神色写在她的脸上,表明她内心中的忧虑极为深刻。这大半年来,周吉平所付出的劳动和辛苦她是知道得最清楚的。她实在不理解为什么周吉平做了那么多好事没有赞颂,出了这么一个奸商人们倒把责任归到她爱人的身上。

“放心吧,我会好好应对的。”周吉平做出一副大局尽在掌握的样子,安慰莱丝道。

“我陪你去见见那些请愿代表们好不好,这段时间我没少做基础工作,相信和他们沟通起来,他们更容易接受些。”莱丝不放心的要求道。

面对莱丝的关心,周吉平想不出拒绝的理由。尽管他凭借着直觉知道莱丝根本帮不上忙,但他还是想不出理由拒绝她的好意。另外,周吉平发现这段时间莱丝很醉心于蒙塔亚的国内建设。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很想把这个生养她的地方,建设成美丽的伊甸园

为此,莱丝参加了蒙塔亚很多项目的建设工作,在事业上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以至于她的身体在持续的劳累情况下,身体状况有了很明显的下滑。可即使这样,她却仍然不肯停下来,连周吉平的劝慰她也听不进去。

如今,蒙塔亚又出了这样的事情,所以周吉平也有意想让莱丝接触一下,了解了解这幕后的阴谋。想适当的打击一下莱丝那颗有些“不安分”的心。

很快,总理府新闻发言人传回了消息:请愿代表们选了出来,并且被带进了总理府。电视台的摄制组也已经到位,随时可以召开对话会。只是外面请愿的人群太多,警卫连的人手有些少,有些忙不过来。

忙不过来?听到这句话,周吉平的心里突的一抖。自己的那半支警卫连现在正在索约,正是被不久前索约的内乱吸引过去的。难道,这也是对手早就布下的一招?这么说,对方早退就料到了自己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种战术上的虚实谋划,难道真的是出自马昆达之手的吗?难道M国人也真的在这件事情上有干系?

而对方如此布局,吸引自己派出野战连的目的恐怕只有一个,想借助自己身边警卫部队不足的情况下,用强攻的手段消灭自己。

自从来到草原上,周吉平就一直在为生存战斗着。好不容易等蒙塔亚建国了,三权分立的政府也成立了。军队不能随便被调动,军事政变的可能性也很低了……谁想到,就在自己认为足够安全的时候,守卫自己安全的野战连居然被自己调走了一半儿。这一来,自己的人身安全又成了大问题。可是事到如今,事情已经没有可能迅速解决了。

告诉巴法达,在总理府外设置警戒线,按照以前演习时做的样子做就可以。另外,安排人手警戒线总理府的围墙,尤其要加强夜间的守卫。清查周围的制高点,消灭一些可能藏匿狙击手的地方……关乎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周吉平不得不认真对待。

警卫连长巴法达去布置总理府的警戒去了。周吉平则携莱丝及一批总理府官员,来到会议室接见请愿代表,针对江浩之伪劣产品之事进行对话。

出乎周吉平意料的是,整个对话进行得异乎寻常的顺利,请愿代表们并没提出什么让人为难的要求。当他们亲眼见到让他们仰慕以久的国家总理和美丽善良的总理夫人时,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几乎激动得不能自已。尤其当周吉平满口应允由江浩之赔偿受害平民的损失,向被拖欠了运输款的船主全额付款,并且承诺打击那些与江浩之沆瀣一气的贪官污吏时。请愿代表几乎是以兴奋的欢呼声,宣告了这次对话活动的完美结束。

看着这些皮肤粗黑,眼光淳朴的请愿代表们,周吉平心里禁不住暗暗生疑:难道对手真的会这么容易的放过自己?

当然不会!仅仅两天功夫,情况再度急转直下。当总理府和议会派出的资产清查小组赶到莱加洛港,对江浩之设在港口的所谓小商品市场进行物资清查时。人们却惊讶的发现:江浩之存放在港口的货物已经丢失殆尽,余货根本无法赔偿受害者的损失,更不要说江浩之还欠着的那一大笔运输款了。

消息传来,包括周吉平和江浩之在内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要知道,江浩之扔在港口那批货的总量还是很大的,就算其中一部分是伪劣商品。但仅凭销售那些正常商品和仿冒商品,就足够偿还所有损失的。可就在江浩之逃到周吉平那里,以及请愿民众包围总理府的一天时间里,那么一大批的货物竟然就不翼而飞了,这怎么不令人震惊。

可就在周吉平在总理府这里召集相关部门人等,向资产清查小组询问事情的全部情况时,坏消息再度传来——刚刚通过电视节目了解了事情的前后经过,情绪逐渐稳定下来的人们,不知怎么听到了最后的清查结果。当受害民众一听到这个消息,被欺骗的感觉一下子把他们的愤怒情绪推得更高,请愿的人群再次包围了总理府。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