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亲情如水(原创连载4)

2022年07月16日10:46:33 故事 1805

【引子】真亦假来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文本真假自天成,世人无需辩真假。

外婆是小裹脚,受了不少罪,妇女裹脚的传统,真是残害了一代代女人。“一弯软玉凌波小,两瓣红莲落步轻”,畸形的审美情趣沿袭已久,外婆也是受害者。

在我的记忆里,从没有看见过外婆的小脚,整天缠着又臭又长的裹脚布,走起路来一摇一晃,煞是难受,看得人心疼。

外婆的小脚限制了她的劳动范围,加上照顾孩子做家务,田地里的活她干得少,而舅舅年龄尚小,因此,母亲被迫成为外公的得力助手。不论什么时候,外公出门干活都会喊上母亲。

在母亲的记忆里,最难干的活就是拦牲口。所谓拦牲口,就是吆喝着牲口下地耕田时,要给套上各种枷锁,干完活回来后又要卸去这些枷锁。在套和卸这些东西时,对它的身体形成触碰,牲口大概会感到不适,没有安全感,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会有些不温顺的表现,因此除了直接做装卸的操作人,得再有个人帮忙拦挡,制止牲口大发雷霆,以免挣脱缰绳跑掉或者发威撂蹄子,难以顺利完成套或者卸的动作。

外公养的牲口是大骡子,体格健壮,一身棕色皮毛,有几分英俊,被滋养得油光发亮,它是家里的劳动力,地位很高,外公一直把它捧在手心里。

“小说”亲情如水(原创连载4) - 天天要闻

来源于网络

每当母亲听到外公要套牲口下地,就发愁,她那时不到十岁,个头小,胆子小,看见大骡子就害怕,更别说上前去牵去拦挡。不只是大骡子欺软怕硬,还是本性暴烈 ,开始套的时候还好点,牲口不累不饿,大概它也想到田野里去浪,跟人一样渴望外面广阔的天地,它的配合度就高一些,母亲只需站在前面做做样子即可,但畜牲就是畜牲,兴奋的一声长嘶,配合着摇头晃脑,吹胡子瞪眼,这些看似潇洒的动作却让母亲害怕不已;碰上外公上工前有个好心情的时候,他耐着性子指导母亲怎么去做,情况能好些。

母亲完成了套牲口的协助工作,更愁卸,当干完一晌活卸牲口的时候,难度就大大增加,大骡子又累又饿,外公也一样,都没了好耐心,牲口哪里管这些,拖着长腔大声嚎叫,撩蹄子甩尾巴,一副不合作的模样,吓得母亲踌躇不敢上前。而外公的大声叫骂更让她手足无措、惊恐万分,外公的骂有时候有明确的指向性,骂牲口或者骂母亲,有时候没有明确,或者骂的是母亲,或者是大骡子,或者一起骂了。

面对大骡子的嚣张气焰,外公的厉声威逼下,母亲进退两难,两面夹击,对谁都不能反抗。她不敢拦着大骡子的胡扭八扭,胆怯地后退,也不敢违抗外公的命令,鼓足勇气试探着向前。这个时候她最期盼村里能有个身强力壮的大人刚好路过,可以帮她解决这个问题。

在一次次拦牲口的惊吓中,母亲的胆量并没有见长,外公每次卸了牲口回家后,仍气愤难平,他的气没办法发泄到牲口身上,如果外婆做的饭刚好不合他胃口,外婆就成了接盘侠。

外公整天给一家老小安排着各种活计,让人不得闲,不能像同龄孩子们有更多的玩耍时间,但最辛苦的还是外公本人。

他的磨面坊够他忙的啦,还利用空闲时间走街串巷给人修理竹篾工具,比如簸箕,俗称“找簸箕”,有时候背着一口袋干馍馍,一走就是好几天。

他外出的时间,是外婆和母亲她们最放松的时光,尽管不能耽误外公安排好的活,但心里没有了在外公眼皮下面干活的紧张。

外公的脾气暴躁还体现在他喜欢砸东西,家里的面翁、水缸、面盆,以及外婆本人等,在他脾气上来时,都要经历他的敲打,母亲和舅舅姨姨们,吓得躲在一边,根本不敢吭气。

但事情过后,看到一地狼籍,他又花钱一一重新添置这些家用物件,除了对外婆没有修复行为。他后悔他的行为,甚至会抱怨说怎么没人拦着他。可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人出来阻拦,只会增加他的怒气,只会砸更多的东西。

当母亲对我回忆这些事情时,我以为她对外公肯定有很多话怨气,令人意外的是母亲没有怨气,她理解外公不能自控的火爆脾气,她感激外公过着那样艰难的生活,仍愿意送她和姨姨们上学堂读书识字。让她的一生过得知书明理,能写会画,虽眼睛有缺陷,却比亮眼睛的看得更多更远。

在外公的操持下,一家几口人的生活有着落,虽说顿顿是粗茶淡饭,但起码没有饿肚子。

那几年全国即将解放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一些进步青年走出家门,投身到革命的混流中。有的人后来功成名就,造福了一方百姓;有的人误入歧途,当了土匪,成了祸害。

那段时间,父亲在他舅舅家里跟着学习竹编手艺,编家里用的大小蒲篮、大盘笼、小盘笼、牲口戴的牛笼嘴,除了在家里编制,还要赶集逛会去售卖。每次赶会挑担这些东西是很吃力的事情,刚开始时他舅舅先让他少挑一些,第一次跟着舅舅挑担,在他十二岁的年纪,走一阵歇一阵,回到家里两个肩膀退皮流血了,后来经历一趟趟血肉的磨练,父亲能挑起的担子越来越重。

父亲的舅舅,也就是我的舅爷,家里也是单传,跟父亲年龄大小差不多的是几个表妹,能帮舅爷出摊赶集的就只有父亲,虽然苦,但也练就了父亲见人识人的胆量和能力,后来父亲当了多年的大队书记,帮许多家庭协调矛盾,大概跟这段经历有关。

星光不负赶路人,世上没有白吃的苦。

舅舅不仅跟着舅爷干活,也帮舅婆带表妹们,没有一个表妹没被父亲背过,孩子小时候大概是越惯越懒,被背得越多,一出门越不想走路。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