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喊我妈妈给我取的名字

2022年07月05日10:47:23 故事 1115

你喊我妈妈给我取的名字 - 天天要闻

桂花是我的小学同学,从一年级一直同到四年级。

桂花出生时,他们家门前那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正开花。她的因患眼疾双目失明的妈妈便为她取名桂花,希望女儿长大后像桂花一样香气袭人。可惜,她辜负了妈妈的期望,也辜负了这个㺯丽的名字。

妈妈眼睛看不见,对孩子的照顾不可能周全。桂花一天到晚身上脏兮兮的,衣服穿到油光可鉴了也不换洗,头发像鸡窝,从来都没梳过,也很少洗过,身上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臭味。每次调换座位,都没有同学愿意和她同桌,老师只好把她的座位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让她一个人坐。

一年级发蒙,刚学写字的孩子都要老师扶着手写一段时间,老师在扶桂花的手写字时,总是把头扭向一边。有一次,终于忍不住了,说:“桂花,你妈妈的眼睛看不见,你要自己学会捡拾自己,自己洗脸洗手洗脚,搞好个人卫生。桂花本是一种很香的花,如果你总是脸不洗头不梳澡不洗脚不洗,那就不是花了,就跟山里的野物一样了。”

老师说这话本无恶意,但是,被一帮淘小子活学活用了。他们不再叫桂花的原名,都直接地叫她野物。桂花哭着背起书包回家,不读书了……

妈妈得知桂花被同学取了野物的外号,气冲冲地拄着棍子来到学校里,跟老师反映了情况,又跑到教室里恶狠狠地骂了那些给桂花取外号的男同学,扬言谁再喊她女野物她就要撕烂谁的嘴。

但是,桂花妈妈的护犊子行为不仅没有震慑到孩子们,为桂花摘掉“野物”的帽子,反而为她自己博来了一个更难听的外号—— “乓臭”。

带着报复的性质,孩子们路过桂花的家门口时,像大队修桥修路时打抬硪一样,由领头的男生大声喊桂花妈妈的名字:“容伢几堂客——”(桂花的爸爸叫容生,小名容伢几)其他的学生齐声回应:“乓臭——”

桂花妈妈气急败坏地一边骂“娘卖B的!你娘乓臭你爷乓臭你祖公十三代都乓臭——”一边追到禾场边上捡起压斗垫的石头砸向他们。大家哄笑着跑远,“容伢几堂客乓臭”的喊声更加响砌云霄。

老师以扫地抄作业罚站的形式惩罚过那些操头的同学,可是,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取外号是一种娱乐方式,村里的男人们上到八十多岁的老人下到刚出生的孩子,没有外号的极少。

每个人的外号都取自这个人身上的某一个性格特征。脚不方便的叫“掰的”(跛子),眼睛不方便的叫“瞎的”,耳朵听不见的叫“聋的”,脑子不灵光的叫“哈的”,个子不高的叫“矮的”,脸上有疤的叫 “疤的”,头顶不长毛的叫“癞的”,手有残缺的叫“瘸的”,嘴巴有腭裂的叫“缺的”……

桂花妈妈眼睛看不见,家里的卫生条件很差,身上总有一股难闻的臭味。请匠人做事,别人吃饭都吃不下。饭里有老鼠尿,菜里有虫,潲勺子当成饭勺子菜勺子是常事。小孩子拉了大便她眼睛看不见,往身上一抱,衣服上到处是屎,用手指头给孩子刚刮了屁股,又往炉锅里探一下,看水热了没有,可不可以放米煮饭了。

因此,大家都觉得用“乓臭”来称呼这个女人很贴切,很有创意,很有水平。于是,不仅不制止孩子们喊,自己也跟着喊。有一回,我爸爸在路上碰到队上的新篾匠,问他去哪里?他随口说去给乓臭补斗垫。

个人的力量怎么能战胜群体的力量?桂花妈妈在骂骂咧咧中也不知不觉地被洗了脑。有一回,桂花跟邻居家的小孩玩捡子游戏玩得入了迷,错过了晚饭时间,她妈站在屋前的禾场上大声喊:“桂花——桂花——”喊了一阵没听到桂花回应,她便骂:“那是野物!那是野物!”

这个场景立马引发了孩子们大面积的模仿。

那时放学回家都排路队,按不同路线编队,一边唱歌一边往回走。往水口山和月光山的路队绕过大禾场便开始分路,由一队变成两队,歌声慢慢地弱了下来,变成了桂花妈妈喊桂花回家的情景再现。月形山队高喊:“桂花——桂花——”月光山队回复:“那是野物——那是野物——”开始只有男孩子喊,后来就成了大家一起喊,一直喊到家。

桂花只能默认了这个外号。大家都把她的本名忘记了。小组长喊:野物,你的家庭作业快点交来!劳动委员喊:野物,今天你扫厕所!班长喊:野物,今天放学后你留下来背32课……

老师也不再制止同学们喊她野物了,有时甚至自己都脱口喊出野物两个字来。

桂花学习成绩一般,但是劳动特别好。那时上山砍柴都是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去的,桂花总是飞快地爬到树上砍枝丫,让不会爬树的同学在下面捡。得到帮助的同学会嘻嘻笑着说,不亏是野物啊,爬树这么厉害。她会又尴尬又羞涩地笑。

我捆柴技术不好,老是散架,桂花就帮我捆柴,挑不动,她半路上还回头接我,帮我挑。

可那时的我把这一切都看得理所当然,觉得她对我的好只是希望我能在她想加入我们的游戏圈子时接纳她。直到有一回,我把奶奶卖了一箩筐红薯得来的五毛钱放在自己的空钱包里,想过过有钱人的瘾,却在捕蜻蜓时丢了,晚上奶奶一边哭一边对我兴师问罪时,桂花把我的钱包送过来了。她在去供销社买盐回家的路上捡到的,开始不知道是我的,准备第二天交给老师,听到别人说我丢了钱,立马就送来了。

那时的钱真的很稀缺,但那时的民风真的很纯朴。谁丢了钱只要一说,全村人就自动地开始帮忙寻找。家长都会盘问自家的孩子,有没有捡到,有没有看到别人捡到?然后十有八九能找回来。

有歪心的人也不是没有的。有一回,供销社开交流会,一个孕妇丢了十块钱,找到线素是我们村里的一个男孩子捡到了。人家找到学校,找到老师,老师从男孩子嘴里得知他把钱交给妈妈了,要他回家去找妈妈拿回来还给失主。男孩的妈妈领着男孩到学校时一脸愤怒:“你什么时候捡到钱给我了?”男孩便不再吭声了。

孕妇的亲戚不停地跟男孩和他妈妈讲好话,说孕妇很可怜,这十元钱是家里托她买种子买肥料的钱,她的婆婆特别恶,她丢了钱,她回去会被打死。最终这十元钱男孩和他妈妈没有还给人家。从此,他们一家的名声在村里就不太好了。

桂花把我的五毛钱还给了我,对当时的我来说无异于救了我的命,毕竟,那是半筐红薯,是一笔巨款,如果丢掉了,我觉得愧对了奶奶的惯纵。我送桂花一根粉红色绸带表示感谢。她犹豫了半天没有接,说,我不要。

我说你想要什么?

她红着脸不说话。

我说,你是不是要和我做朋友?我答应你,以后我们是好朋友,我做游戏都带上你,谁敢欺侮你,我就不跟他玩了!

她低着头,用右手拇指刮着左手的指甲,半晌,才期期艾艾地说:“我要你喊我妈妈给我取的名字。”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