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故事《吃小灶》

2022年07月02日07:25:18 故事 1581

现代故事《吃小灶》 - 天天要闻

 周泰是个粮商,闲暇时喜欢徒步旅行。这天,他路过一个偏远山村的村口时,看到村头一户人家的仓里堆满了未脱粒的玉米,便想了解一下这个村的粮食行情,于是敲开了那家的大门。

 开门的是一位七十来岁的老太太,听说周泰打听粮食的事儿,就对周泰说,因为年纪大了,家里家外的事儿都是儿子做主,她只管看门望院。老太太还告诉周泰,村里人家粮食多得是,想买粮,可以到村里上房梁的那家去问,她儿子名叫朱二能,和村里其他青壮劳力都在那儿帮忙。

 周泰按照老太太的指点,在村里找到那户上房梁人家。见大家都在紧张地忙碌着,知道这时打听事儿如同捣乱,便放下旅行包,上前帮起忙来。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周泰,对农村打墙盖屋这套活儿非常熟悉,他一边干活,一边向身边的人打听,很快就找到了朱二能,如实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朱二能表现得格外热情,房梁上完后,饭都没在这户人家吃,把周泰拉到家中,让母亲炒几个菜,他要陪周泰好好喝几杯。

 老太太答应一声,将已经热好的剩饭剩菜从大铁锅里端出来,重新点火炒菜。周泰急忙阻止老人家,说吃点儿剩菜剩饭就行,可老太太执意要做。周泰见劝不住老人,便洗了手帮着忙活起来。

 菜很快就炒好了,吃饭时,朱二能告诉周泰,他们村土地不少,土质肥沃,盛产优质玉米、大米,只是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公路太窄,大型运输车无法开进来,所以来他们村收粮的粮商,都把价格压得很低,村民们吃够了这份苦头。如果周泰能给出一个合理的收购价,他愿意帮着组织卖粮户们,用自家的三轮车、四轮车,把粮食运到公路旁过秤装车。

 见朱二能如此热情仗义,周泰觉得真是遇上好人了。吃完饭后,周泰让朱二能领着他在村里挨家挨户看过玉米质量,当即拍板,说这个村的玉米他全要了。

 周泰临走时,在村口遇到了朱二能的老母亲,问周泰看好村里的粮食没?周泰说都看过了,很满意。老太太见左右没人,小声对周泰说:“今天中午做饭时,你一伸手帮忙,俺就看出你是个实诚孩子!记着大娘一句话,收粮时多长个心眼儿,山里人也有不实诚的!”周泰点头答应说:“放心吧大娘,谢谢您老提醒!”

 周泰意外收获了一个大收购点,经过第一次比较满意的合作,双方就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一合作就是好几年。来这边收粮时赶上饭口,朱二能总是拉着周泰到自己家吃饭,关系越处越熟。

 这天,朱二能正在院子里清扫粮仓下散落的玉米粒,大门口传来小汽车的喇叭声。他抬头一看,是周泰的车,便急忙过去打招呼说:“周老板真是踩着点儿来的呀!我这前脚刚脱完玉米粒,还没收拾利索呢,你就来了,你是能掐会算吧!”

 周泰将车窗玻璃放了下来,对朱二能说:“你猜错了,我今天来是为了拜访和我有过合作的种粮户。这几年,我的粮食生意顺风顺水,离不开你们的支持。为了感谢大家,我在县城饭店订了几十桌,明天把大家都请去吃顿饭!”

 一听有酒宴,朱二能高兴坏了,满口答应下来。第二天一大早便早早起床,换上出门时才舍得穿的好衣服,和村里受到邀请的人一起,坐上周泰雇来接他们的大巴车,进了县城。

 朱二能平时很少出门,活到四十多岁了,还是头回到这么大的饭店里吃饭,一时间眼睛都不够使唤了!单说大厅,不光能摆几十张酒桌,还有个可以表演节目的小舞台。当被请的农户们都到齐后,周泰走上舞台,发表了一番感言,感谢大家多年来的支持,然后让大家观看歌舞表演。

 天近中午,歌舞表演结束,酒宴即将开席,周泰再次走上舞台,点出朱二能和另外几个人的名字,说这几家都在他收粮时请他吃过小灶,今天,他专为这几个人安排了小灶,请他们到单间用餐。

 能被周泰点名请到单间吃小灶,说明自己在周泰心里的位置非同一般,这可是有面子的事儿!朱二能受宠若惊地站起身,感觉所有人都在羡慕地盯着自己,激动得都有点儿不会走路了。

 朱二能等人在单间落座后,周泰告诉他们,在单间吃饭和大厅有所不同,会有专职服务员站在一旁随时提供服务,有事儿只管吩咐便是。说完,他就出去招呼其他人。

 既然被周泰视为贵客,那还客气啥?酒菜上桌后,朱二能等人甩开腮帮子吃喝起来。

 酒喝得差不多了,服务员端上了饭店的特色主食——玉米面饼子

 现如今的人吃腻了细米白面,粗粮反而成了时尚的主食,大家倒也不奇怪。朱二能第一个拿起大饼子,想尝一尝这县城大饭店做的大饼子和农家做的有什么不同。谁知他刚咬了一口,便“呸”的一声吐了出来,苦着脸问身后的女服务员:“你们这大饼子是怎么做的?牙碜不说,咋还有股臭霉气?”

 同桌的人以为朱二能喝多了,纷纷拿起饼子,一尝果然如朱二能所说,气得让服务员赶紧去问问是怎么回事儿。

 服务员出去之后,不一会儿便用方盘端来几碗米饭,向朱二能等人解释说,她们老板说了,如果嫌弃大饼子不好吃,那就改吃大米饭。

 朱二能等人心里虽然很生气,但想到他们毕竟是被周老板高看一眼的贵客,怎么也得有点儿度量,于是都端起了饭碗,可谁知刚吃了几口,又在大米饭里吃出了黑黑的东西!

 起初,朱二能还以为是米饭里加了黑豆等杂粮,等仔细一看,没被恶心死——竟然是老鼠屎!这下这桌人被彻底激怒了,拍着桌子让服务员把老板找来,必须给他们一个说法。

 这时,周泰走了进来,向朱二能等人解释说,这事儿可不能怪人家饭店,因为这桌单间上的大饼子,就是用收购他们这几家的玉米磨的;大米饭,也是用他们这几家的粳稻加工的。

 说到这儿,周泰显然有些激动,加重语气说:“我跟你们几位说过多少次了,我收购的粮食是要加工后卖给人吃的,可你们几个仗着请我吃过小灶,从来不拿我的话当回事儿,年年都把有石子和老鼠屎的垛底、仓子底,掺到卖给我的粮食里……这次被我发现了,下次照旧,我被你们气得实在没办法了,才借今天的机会,让你们几个吃回特别的‘小灶!”

 朱二能等人吃“小灶”的事儿,很快在种粮户们中间传开了。这几个人无地自容,把收起来准备要往粮食里掺的那些仓子底、垛底,统统倒进粪坑沤了粪。朱二能的母亲看到儿子的做法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原来,朱二能之所以热情地把周泰领回家,让母亲开小灶炒菜招待周泰,目的就是为了让周泰在收粮验粮时开绿灯,不好意思拒收他的劣等粮食。在他眼里,周泰是做大生意的,家大业大,不差他这点儿。朱老太太几次劝儿子别这样做,不讲诚信不说,也对不住实诚的周泰,可利欲熏心的朱二能非但听不进母亲的劝告,还让她少管闲事儿。老太太一气之下,就让周泰想办法治治缺德的儿子,这才有了请“吃小灶”这码事……

 这个收粮季结束,周泰收到了干干净净的“放心粮”,知道朱二能等人已经决心改过,于是他将这几个人请到了家中,让妻子做了一桌好菜,好好地招待了他们一顿。席间,周泰告诉他们,他的老婆非常简朴,每日三餐的饭菜都很简单。这次,他可是借了大伙儿的光,真正吃了回小灶!

 朱二能等人听后,心里不由得五味杂陈起来……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